分類
MOVIE

12月22日上映:《他和她的男人》贈票活動

彌勒熊的電影世界贈票活動開跑~贈送12月19日星期二晚上19:20於長春戲院放映之~他和她的男人~電影首映卷~一人2張~並請先加入好友以方便連絡~不然就請在留言時同時寫下你的MAIL亦可~~請不用擔心你的MAIL~別人是看不到的~但是請加入好友者注意也要在贈票訊息留下你對問題的回答以示公平~謝謝~^^

預告欣賞:
 

 

因為愛,看見最真實的自己

上片日期:2006/12/22。
上映戲院:長春戲院。
發行公司:佳映娛樂JOINT ENTERTAINMENT。
出 品 國:法國、義大利\法語發音(2006)。
    型:愛情文藝片。    長:114分鐘。    級:限制級。
    片:
菲利普古杜Philippe Godeau)。
    演:莎寶布里曼(
Zabou Breitman【記得我愛你】。
    莎寶布里曼Zabou Breitman)、阿涅絲迪薩斯(Agnès de Sacy
    貝納恭朋(Bernard Campan)飾演 費德烈【記得我愛你】。蕾杜嘉Léa Drucker飾演 費德莉。查爾斯貝林Charles Berling飾演 雨果。

得獎記錄    2006多倫多影展參展片。

劇情介紹
仲夏時光如夢似幻,愛戀在眉目間流轉
費德烈與費德莉一家人如往年到普羅旺斯度假。一天費德烈在林間慢跑,巧遇新搬來的同志藝術家雨果,他熱情邀約雨果來家中聚會。那晚,他們暢談飲酒直到天亮,雨果任性妄為、享樂生命的態度,喚醒費德烈體內沈睡的慾望。兩個男人互動親密,每個早晨的慢跑就是秘密約會時光。漸漸地,費德莉發現丈夫似乎離自己越來越遠……
這是【記得我愛你】導演莎寶布里曼最新電影,以一夜發生的愛情為題材、同志情愫為催化劑,從丈夫、太太、情人三方探索人性深層情慾。曾獲法國凱薩獎最佳導演獎及最佳男主角提名的才子貝納恭朋,和多次提名凱薩獎最佳男主角的查爾斯貝林首度合作,兩位實力派男演員精采飆戲,擦出動人火花。片中唯美攝影將普羅旺斯拍得宛如夢中仙境,光影捕捉了天使般的美麗男體。這是一部重新定義「一夜情」的電影,也是勇敢面對真實自我的愛情故事。
 

 

12月22日上映:《他和她的男人》贈票活動< /strong>

 


A.B兩個問題請擇其一作答,並回答於本篇以下之回應區,請先加入好友,以方便我連絡。謝謝!)

A.請問你看完預告後,對這部電影有何感覺?

B.請問你看過那些佳映公司發行的電影,請舉一部並略談一下電影感言?

(活動於12月14日24:00結束-以回文留言時間為準,得獎名單於隔日12月15日本部落格公布,並於12月18日星期一於長春戲院前晚上六點到八點集中取票。)

***請大家合作~一人留言一次~以示公平~謝謝~ ^^~***

分類
MOVIE

《真情影展》-預告、簡介與劇照欣賞:

 預告欣賞:

 

 

這是內地一系列電影學院有計劃訓練與培養新導演的作品,本人有機會先看了兩部(王首先的夏天、白色梔子花)的試片,相當驚豔。可以看到對岸新一代導演不同的風貌,還蠻值得一看的。因此,借這個園地來與大家分享資訊,心得會另外來發表…… ^ ^。
影展將於
12月8日晚場起,在絕色影城獨家獻映喔!

今年冬天,最適合相約取暖的電影
北京老胡同中,沒有血緣關係的祖孫倆最難忘的一段相處歲月,西北村莊裡,熱愛電影的小學生王首先最轟轟烈烈、一夕成長的那年夏天,真摯動人的【我們倆】、歡笑勵志的【王首先的夏天】,讓你想起生命中最重要的那段回憶。

【我們倆】

電影簡介:年輕的大學女生小馬在風雪交加的冬天,騎著單車四處找房子租,最後落腳在獨居的老婆婆四合院裡的小柴房,老婆婆對家裡添了的熱鬧心裡偷偷歡喜,嘴上卻仍不由分說地刻薄計較。年輕活潑的小馬為老婆婆帶來各種轉變,生活裡瑣瑣碎碎的小事總是讓他們爭吵不休,直到老婆婆已屆適婚年齡的孫子出現,小馬和男友也大吵一架……冬天過完、盛夏落幕,兩個耿直又頑固的老少配逐漸發展成為令人羨慕的祖孫情,故事也將要落幕。

導演馬儷文以親身經歷譜寫成這段扣人心弦又趣味橫生的電影,節奏活潑清脆,畫面唯美動人,簡簡單單的一個景、兩個人、四個季節,一老一少的關係動人心弦又趣味橫生,中國知名歌手竇唯的電影配樂更有畫龍點睛之妙。飾演老婆婆的老藝人金雅琴初次演出電影即以自然流露的感情榮獲2005年東京影展最佳女主角獎。

【我們倆】參展及得獎紀錄:2005東京影展最佳女主角、金雞百花獎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2006柏林影展兒童單元開幕片、2006香港電影節。

【我們倆】劇照欣賞:

【王首先的夏天】

電影簡介:對王首先來說,這是一個永遠忘不了的電影夢的夏天。
王首先是生活在西北村莊裡的12歲小學生,這個夏天有部電影要在村裡徵選主角「星星」,大家都卯足了勁展開十八般武藝。特地把辣椒塗在眼睛裡好去試鏡、滾滾淚水博得滿堂彩的王首先,還得闖過背劇本這關,原本連課本都背不上三句,可為了完成電影夢,他卯足勁地一字不漏背誦,於讓他得到了演出機會。可是劇裡的星星一點也不像個鄉下孩子,拗不過彆扭台詞的王首先,還是面臨失去這個夢想的危機!劇組離開那天,一個掉在家裡的測光錶,讓跟著尋去的王首先為這部電影、那年夏天,寫出了不一樣的美好結局。

《王首先的夏天》通過生活在偏僻、封閉山村12歲的小主人翁王首先對美好的憧憬和嚮往,展現了他的內心世界。自然質樸的情感,在全世界影展當中被讚譽為中國版的《何處是我朋友的家》,影片的劇

分類
REVIEW

代貼:刺繡佳人part2 博悟行逸於2006/12/1學不足齋記

居然會有人點名在下的心得「迷離」,真讓我有些過度的興奮了,試片中心希望大家幫忙宣傳,卻又不太希望影迷知道太多的劇情,而冷了進電影院的熱情。

站在影迷的立場,電影公司似乎是多慮了。視覺的藝術表現和劇情所延伸的討論,其實是兩種會互相吸引的享受,缺了其中一項都會讓人感到遺憾。更何況,藝術片如果沒有人做過「稍微仔細一點」的介紹,正如同窖藏的陳酒一樣,光知道年份也只是「喔!」一聲而已,不破封的話,又怎能讓人感動呢?

在彌勒熊大大的版面休提閒話,免得有喧賓奪主的疑慮了。

這一次,我用其他的角度來分享《刺繡佳人》這部電影的心得。

克萊兒是一位有著紅頭髮與淺藍色(在某個角度下有著淺綠的錯覺)瞳孔的女孩--理性與感性的象徵在她的身上揉出一種獨立但卻被壓抑的美感。

克萊兒因為懷孕的關係變得胃口大好,讓超市的同事們產生懷疑,加上克萊兒總是把自己包得緊緊的…克萊兒氣憤的告訴他們:

「我有癌症,醫生在做化療。」

克萊兒拉下頭巾,在同事面前用力扯掉一綹紅髮之後掉頭就走……多麼痛的自尊……多麼痛的謊言。

導演不用太多的對白來表達克萊兒的無助,只是把畫面跳到故事主軸以外的森林,克萊兒靜靜的伏在母親腿上,母親用手指梳著女兒的頭髮,梳著…梳著……女兒的頭髮在母親的手裡,變成隨風飄去的紅絲。

紅絲隨風飄去,施與受……兩個女人都面無表情的承受痛。

這是女人的命運?古今中外似乎都找得到類似的影子。出嫁的女兒臨去之前丟出聚頭扇,期盼仍是家裡的一份子,可以像拋出的折扇開合那樣時常回家聚頭,而母親則是在女兒身後潑水……那是你決定的男人……覆水難收啊。

飛揚的紅絲是蒲公英,從這個家到另一個家落腳,變成另一棵蒲公英。

「你確定是我的嗎?」這是男友知道克萊兒懷孕之後的第一句話,克萊兒不想依附懦弱的男友

「我不恨你,但請你滾!」

蒲公英沒有落腳的地方,只能偷偷摸摸的活,偷家裡田地的包心菜換兔皮,加上女工專長把兔皮變成美麗豪華的時尚。

即使自己的手藝給了自己一點自信,但匿名產檢之後的克萊兒,沒有勇氣打開那個裝有醫師註記胎兒性別的信封。

電影鋪陳先在此告一段落,對一部電影而言,最容易被忽略(或記住)的配樂,在這個作品裡,恰如其份的烘托劇情而不搶光彩,類似「卡農」氣氛的旋律,一層層快速的堆積情感,卻又在最濃烈時平靜無波……

配樂在有與無之間的運用,比貫穿全篇的音樂或是通篇的無聲……更……那是無言的相應,手心知道的感動。

分類
REVIEW

代貼 :「刺繡佳人」觀後感—博悟行逸 2006/11/29 於學不足齋記

男人可以怎樣形容女人?一朵花…一隻鳥…皎潔的月光……

那麼,女人又可以怎麼樣形容自己?

因為保險套的破洞,讓孩子藉由克萊兒的身體有了降臨世間的機會,但這對十七歲的女孩而言,還沒享受夠青春的荒唐便要成為女人、母親,似乎不是一件可以高興得起來的一件事。

 

厚重的大衣可以遮掩日漸隆起的小腹,卻遮不住旁人的猜疑,克萊兒離開了原來的工作,藉著女紅專長投靠刺繡師梅夫人。

 

女人的命運,就像是一塊純淨白紗,在自己的手中一針針繡上金線、一片片縫上亮片……純淨、華麗……如滿天星、小雛菊……豐富且單純的付出……卻也脆弱,一個不小心就破了。

如夢一樣,薄紗是少女的夢,那個在神聖的殿堂與眾人的見證下,由新郎掀起象徵含苞的純潔與綻放的祝福……

破了

純白而華麗的頭紗讓克萊兒不小心弄破了,像幻滅之後的真實,如未婚卻懷孕的自己一樣--克萊兒無力面對完美中的殘缺,但這樣的殘缺對喪子的梅夫人而言只是一笑。

女人的巧手能修復殘破的白紗,也能在上面創造獨特的繡花,命運也是,即使是未婚生子又如何?生命的延續如同手裡的針線--女人,就這樣靜靜的、一針一線的傳承著男人無法體會的秘密,含苞的純潔與綻放的燦爛,全部在手裡的針線中,繡成神秘的圖案,在美夢與真實之間,回歸最平凡的……愛。

女人,靜靜的為愛而生,為愛而活,為愛而創造……如此的堅強……不為男人,而是肚子裡的生命。

這部電影之後,身為男人的我,突然失去了形容自己的能力。

分類
REVIEW

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觀後感2006.10.24


創意、閃亮、炫耀的場面之下,松子一顆讓人為之鼻酸的純愛心靈,在導演最後一場長達10分鐘的回顧巡禮下,像是為她一生的悲劇,賁發最珍貴的光芒,並施放了一朵最美麗的煙火。

繽紛炫目的色彩、極盡誇張的手法,幾乎已是日本導演-「中島哲也」個人相當明顯的標誌(請參考前作:下妻物語),我想如果換了一位導演,也許松子的一生就沒有如此荒謬而弔詭的對比了,可能只是一部悲慘到不行的個人傳記。人,生活的絕處逢生,人,存在的無名價值,令人討厭的松子原來也只是千千萬萬不幸女人的縮影,標示著女性地位的低落與社會價值的荒唐。

她那十段離譜的感情,儘管在電影裡逗的觀眾們哈哈大笑,但是細細體會卻給人心如刀割的現實。家人對她的遺棄,更是讓她錐心泣血、萬念俱灰的痛。最可笑的是那不爭氣的學生,居然變成是她的最愛。讓我不禁想起法國影后-茱莉葉畢諾許Juliette Binoche的早期作品(片名忘記了),電影裡她是一個以服務男性為神聖志業的妓女,最後在檢回一個流浪漢並給他衣食住供養之後慘遭背叛出軌的命運。這不是女人在作賤自己,想要尋得感情最終歸宿的不幸,實在是她們終其一生,永遠也無法瞭解的男人下半身的秘密。還是,是否像佛家說的:「女人要吃上500世感情修行的苦,才能昇華與解脫。」,我們也無從得知。

導演在資金雄厚的奧援下,這一次更讓人大呼過癮的飆場面、飆創意,一些場景的提點、銜接不禁給人有超乎想像、瞠目結舌之感。而日本人在CG動畫方面技術的先進,也是讓人大開眼界而印象深刻。一些效果的複雜程度,幾乎可以當成電影教學的基本教材,這種大場面與舞蹈、音樂、編劇、攝影、化妝、美術、道具、編排…等等各部門配合的掌握能力,其實相當難得。可想而知,中島先生與日本製片團隊在這方面直逼好萊塢水準能力的再升級。

另外,女主角在電影裡由年輕演到老,由清純、可人一直到臃腫、肥胖、惹人嫌,表現的可圈可點,也可以說幾乎是整部戲的重心與成敗關鍵,尤其進入中段之後,身份思想的激烈轉變與先前為人師表的形象大異其趣,她似乎也是信手捻來毫無勉強輕鬆應對,讓人為她自然的表現感到激賞佩服。當然,還有其他演員稱職的綠葉角色,一樣是為戲加分而功不可沒。

劇中一些對日本傳統意識、家庭觀念的描寫,也是深刻而令人動容,父親形象的巨大,維護家族可笑的尊嚴身影,背後暗暗的低泣,都成功的打動人心,為電影更添豐富的思考層面。

PS:特別更正~謝謝大家用心的看在下的文字~內文所述之電影非茱莉葉畢諾許Juliette Binoche的早期作品而是導演貝特杭布里葉 Bertrand Blier1996年執導之《
Mon homme
(浪的過火)女主角為雅努葛琳柏Anouk Grinberg~由新竹dvd網站之Nyserq大大特別指正~也謝謝本站網友小方指出~其實我不更改的目的~是要特別提醒自己囉~很奇怪吧~呵呵~~ ^^|||~有機會再與大家分享10年前看過浪的過火之後~對其帶給我的震撼到今天仍念念不忘的感受~謝謝大家
~


分類
REVIEW

真愛?永恆?《真愛永恆The Fountain》-觀後感2006.11.23

這部電影主要場景、角色如舞台劇般的少,關鍵性重覆的對白、畫面更多,這些一般不利於敘事電影裡的種種條件因素,導演卻能一一轉化並提煉成一種非常單純、乾淨的境界,讓觀者能沉浸於其中,在視覺與聽覺上,享受著導演創造出來的氛圍,並向大家講述一個關於生死與共及何為真愛的故事!

電影在我看來,另一魅惑奇特處,還在於它充滿西方文明:啟示錄、神話、傳說、符號…等等的外表下,居然有一股與東方哲思、佛學文化異體結合的反動。是以片中一開始有休傑克曼打太極的剪影,結束前又有光頭休傑克曼造型的人(或靈體),橫跨時空出現在馬雅金字塔守護者前。

休傑克曼在戲裡既是現代科學家、過去西班牙宮廷武士、未來太空人(我更覺得是再高一層生命體的狀態),但最後又像是進入大涅槃悟道圓滿的阿羅漢,甚至於他還可能是人類的起源-亞當。而瑞秋懷茲則飾演既是患病的人妻、西班牙女皇,及可能是只被口述出的夏娃(亞當與夏娃是筆者自己觀影後的臆測)。

不過,主要還是以西班牙武士為女皇前往馬雅人已隱藏失落的金字塔,取回生命之樹不老甘泉的旅程;與為得到癌症的妻子不斷努力,希望發明新藥來醫治她的科學家。以兩處場景來大量對比、交錯。再配合光頭造型太空人與女皇、妻子質疑、命令、交代、推動的不斷對話,來引發他與觀眾們的省思。

那極為美麗的不老古文明傳說、極為美麗一顆永恆愛著她的心、極為美麗願犧牲一切換取妻子一分生命的表情,交織幻化成作品最為底層打動人心的一片土地。上面不斷閃耀的是更為廣闊無邊、浩瀚無極的點點星光與淚水,及妻子不懼死亡體會到生命真諦,一剎那間安詳的放手,面帶不可思議的微笑與環視。還有讓人驚嘆到來不及思維,原來渴飲生命之樹不老甘泉之後的真正真相。

科學家終於在妻子墓前,埋下一顆既新鮮又古老的生命種子……。真愛或是珍愛?永恆、剎那亦不可得…愛與追尋的故事,如同電影中一飛衝天,身上沾滿金色光芒的畫面,將成為真正的傳奇而永遠被傳唱下去,因為此部令我無限喜愛的電影-《真愛永恆The Fountain》。

這件作品值得你細細品嚐,只因生命亦是如此值得玩味…。

分類
REVIEW

死亡筆記本後篇觀後感(含大量劇情,欲觀者請自我斟酌)2006.11.23

在觀賞初篇時,我尚未看過漫畫原版,印象深刻的是,電影節奏與敘事有一新觀眾耳目之感。它沒有出現日本電影或連續劇裡,常常讓人垢病,煽情而聲嘶力竭式的演技;而初登場的兩位年輕男主角鬥智橋段,表現雖尚為生澀,但仍讓大家在腦海裡留下鮮明形象,並出現預期與期待心理。電影整體成績,不管在視野、創意、CG動畫上,都有讓人致為激賞的出色成果;而這一切,絕大部份應該歸功於編、導傑出優秀而努力的表現。

但是不幸的是,所有前篇沒發生的問題,卻在後篇一一浮現,這真是讓幾乎快變成死亡筆記本信徒的我,無法接受這樣的結果。前篇大功臣,到後篇卻變成最大的罪人。“L”與“月”兩位主角,看得出他們對角色成長與完整性掌握的更好,其他演員表現也尚稱職。獨獨腳本上,出現兩大致命傷:1.筆記本使用者的行為,終於觸怒與觸犯了人性的底限,月竟然在最後寫下父親的名字,這已經讓觀眾超越欣賞的樂趣,被拉回現實對自我信條選擇的一大挑戰,我聽到自己內心對之嗤之以鼻、無法置信,現場觀眾也是一片嘩然聲中,似乎還夾雜著憤怒的情緒。

雖然弒父情結或情節,在藝術創作題材及歷史上,屢見不鮮。但是,他們可以是希臘神話傳說,可以是政治上豪取權力的必要,可以是報復與反抗父權。但是在這裡,夜神父親強大慈愛的形象,有若一般廣大父親身份的等同,他先是盡力維護自己小孩絕非奇樂的信任,諄諄教誨何為正義並以自身為榜樣。後篇一開始,更是一身勁裝,衝入人群不畏生死,搶救自己的女兒。而身為一代奇樂的月,也是擔心害怕自己妹妹與父親的安危,被二代奇樂瘋狂殺人行為而意外波及。

但編劇最後在缺乏更佳背景之下,不管是因為劇情轉折的需要,或是想製造更驚人聳動的效果,還是想要挑戰觀眾對罪惡接受的底限,月於是就如此這般順手寫下自己父親的名字,一方面觀眾情感認同上無法接受。再一方面,就算編劇希望大家更加認知月的喪心病狂,人人得而誅之的大快人心。但是對照真正呈現的戲劇效果,恐怕編劇的過失是無法得到原諒。因為月在得到筆記本之前只是一介平凡、聰明有正義感的年輕人。雖然大家一步步跟著他慢慢進入那邪惡的地獄裡,但畢竟仍是以藝術、漫畫、趣味的角度來欣賞,如此將觀眾隔離出電影氛圍的作法實為不智,並讓人覺得是編劇的江郎才盡、喪心病狂,而非千千萬萬以奇樂為名者。

2.雖然最後月以符合漫畫原版裡的結局,仍由死神路克親筆寫下他名字來賜死,但他那一大段心臟痲痺發後的演講,不單單沒有令觀眾得到理解與同情,反而得到此起彼落的訕笑。因為導演在先前已示範過太多病發者一瞬即斃的畫面,唯獨身為主角的月可以邊叫邊說,整個情境煞是令人啼笑皆非。更不用說,在這在之前另一大段父親、月、L,將近20分鐘令人生懼而長篇大論的辯論,似乎所有讓人害怕的日片缺點全部還魂,並將格局拉回有如連續劇的品質。月的死,一點也沒有讓人得到淋漓盡致、同仇敵愾或罪有應得的快感。雖然“L”的犧牲,顯得是有價值而令人不勝欷歔!

整體而言,本篇失去前篇讓人佩服的精簡剪輯、明快節奏,並有場面明顯縮水的問題。所有二代、三代奇樂下手的對象,似乎只局限在日本本土,與前篇整體宏觀、國際參與、大件事的格局,真有恍如隔世之感,這絕非我所期待的死亡筆記本後篇的電影版作品啊!其它問題我想也就此打住吧!唉……

分類
MOVIE

2007年1月19日上映:《縱慾》-預告、劇照與簡介欣賞。

驚世駭俗!感官震撼!。光有愛不夠…THE FREE WILL。

預告欣賞: 

得獎記錄:
榮獲柏林影展「銀熊獎」最佳藝術貢獻獎等雙料大獎。
《2006柏林影展競賽片》。
芝加哥國際影展-「銀雨果獎」最佳男主角。
紐約翠貝卡影展-最佳男主角。

德國名導 馬提亞甘斯勒(Matthias Glasner)爭議鉅作。盧卡諾影后:莎賓蒂莫提歐(Sabine Timoteo)、德國影帝:約根沃格爾(Jürgen Vogel)最驚人演出。

 


【禁慾與縱慾】
 
驚世駭俗!影帝約根沃格爾連續《縱慾》163分鐘。

今年初,長達163分鐘的德國電影《縱慾》(The Free Will)在柏林影展首映時,當場就引起觀眾驚嘩,看畢更是奔相走告。《縱慾》是今年柏林影展的競賽片,它可能也是近年來最受爭議和討論的一部電影,電影中除了有幾場極為逼真駭人的強暴戲外,連手淫的戲男主角竟都親自上場,敬業到一種驚人的程度。全片的戲劇張力可說緊繃到極至、從頭到尾絕無冷場:電影一開始的強暴場面就已令人瞠目結舌,結束時的自殺戲更是令人喟嘆,甚至難以卒睹。將近3小時的電影中,充滿了戲劇性、心理性、社會性、道德性和複雜的情感性,以另類卻爭議的觀點,近距離感受一個強暴與愛的世界。

《縱慾》原名The Free Will指的是「自由意志」,這是基督教的用語。基督教相信人有「自由意志」,並將人類的一切罪行歸咎於此。《縱慾》描述一個無法控制自己強烈性慾的人,一旦與女子獨處就會蠢蠢欲動,導致後果不堪收拾…。男主角約根沃格爾(Jürgen Vogel)身兼製片、編劇,表現成績斐然。他在戲中強暴、自瀆、自裁的戲均親身登場不說,連身材都在瞬間從爆肥練成一身肌肉,敬業程度讓人咋舌,也贏得了所有觀眾和評審的尊敬,影展當時即傳說他必奪下本屆柏林影帝。但由於約根沃格爾在《縱慾》中的大膽演出因為有女性評審無法接受,這使柏林影展在頒獎時陷入了天人交戰。最後決議頒發與去年《天邊一朵雲》相同的「最佳藝術貢獻獎」銀熊獎,來表彰他在製、編、演三方面的「特殊」成就。約根沃格爾雖與柏林影帝失之交臂,但隨後卻在勞勃狄尼洛所創辦的紐約「翠貝卡國際影展」上大放光彩,順利奪下了最佳男主角獎;之後更在美國「芝加哥國際影展」上,再度榮獲了最佳男主角「銀雨果獎」。這讓美國觀眾一次又一次震撼於這位38歲的德國影帝,其超級出類拔萃的驚人演技…。

【縱慾的劇情】
故事從兩個年輕人說起…。

李奧是個強暴犯,性慾極度強烈的他,在獄中接受了長達9年的囚禁和治療。當他被釋放後,他竟失去了對女人的欲望,並將自己封鎖在一個「禁慾」的世界裡…。

娜蒂生長在一個複雜的家庭,與父親的關係向來緊繃曖昧。對男人了無興趣的她,決定要擺脫這一切,開始過屬於自己的全新生活…。

當李奧和娜蒂相遇相識時,愛卻開始在兩人心中萌芽。然而他們的愛情,能救贖一個正在肉體慾望上煎熬的男人嗎?…

【縱慾的導演】
1965年,馬提亞甘斯勒(Matthias Glasner)出生於德國漢堡。他在進入影視圈前曾投身漢堡歌劇行列,直到1993年與好友共同成立傑克影音製作公司,並於1995年完成了第一部電影作品《Die Mediocren》。馬提亞甘斯勒在首部作品中即展現其多樣化的才華,集導演、編劇、製片等多重身分於一身,並以此片獲頒法國翁熱歐洲人首部作品影展「歐洲藝術獎」(C.I.C.A.E. Award)獎座。

繼《Die Mediocren》的合作後,馬提亞甘斯勒與該片演員約根沃格爾(Jürgen Vogel)結下了不解之緣,兩人於隔年設立黑與白電影製作公司,創業作電視電影《Sexy Sadie》即由兩人分別擔綱導演、男主角,深諳音樂的馬提亞同時在片中出任音樂總監一職。之後,馬提亞甘斯勒轉戰電視圈,直到2000年推出第二部電影長片《Fandango》。

《縱慾》則是馬提亞甘斯勒的第三部電影作品。他表示,單是思索如何呈現強暴犯的外在行為與內心世界就足足花了六年的時間,儘管在開拍時已有明確的構想,卻仍一度產生放棄拍攝的念頭;所幸,在全體演職員的戮力與堅持下共同完成了這部鉅作。《縱慾》是今年在柏林影展競賽片,首映時引起舉座驚嘩並造成廣大迴響,同時也讓身兼製片、編劇、男主角的德國影帝約根沃格爾獲頒「最佳藝術貢獻獎」銀熊獎。截至目前,《縱慾》已陸續受到世界各地影展爭相邀請,11月中旬則將來台參加2006台北金馬影展「影迷嘉年華」單元。

【縱慾的影帝】
現年38歲的約根沃格爾(Jürgen Vogel)出生於德國漢堡,青少年時期即開始從事表演的他,戲齡已長達二十餘年。約根沃格爾屬於天才型的演員,他曾在中學畢業後進入慕尼黑戲劇學校接受表演訓練,但僅待一天就離開了,原因是他認為該校的教學方法太過理論且不夠自然。

 
1990年,約根沃格爾在《Rosamunde》片中飾演一名性情多變的綁匪,鮮明突出的表現為他贏得巴伐利亞影展最佳新進演員獎。

1993年,約根沃格爾又以《Kleine Haie》(Acting It Out,1992)再度在巴伐利亞影展大放異彩而榮獲最佳男主角獎,自此聲名大噪、片約源源不絕。之後,約根積極拓展演藝領域,分別在他主演的《Die Mediocren》(1995)與《Sexy Sadie》(1996)兩部片中兼任製片。

1997年,他更以湯姆提克威(Tom Tykwer)擔任編劇的《Das Leben ist eine Baustelle》(Life Is All You Get,1995)榮膺德國奧斯卡影帝頭銜,演藝事業攀上高峰。

其他較知名作品還有:2003、2004台北金馬影展「影迷嘉年華」單元的《再見列寧》(Goodbye, Lenin!,2003)、《光脫不戀》(Naked,2002)以及2005女性影展的《玫瑰圍牆》(Rosenstrasse,2003)等。

2006年約根沃格爾一口氣接演了6部電影,火紅的程度可見一斑;但才華洋溢的他,從不因此而自滿,《縱慾》中不僅身兼男主角、製片,還首次嘗試與導演馬提亞甘斯勒合作編寫劇本。約根沃格爾在《縱慾》裡飾演一個亟求控制自己強烈性慾的強暴犯…,片中所有強暴、自瀆、自裁的戲均親自上場,敬業的表現令人咋舌,也贏得了柏林影展評審們的尊敬而獲頒「最佳藝術貢獻獎」銀熊獎,表彰他在製、編、演三方面的「特殊」成就。此外,精湛的演技也讓他先後榮登紐約「翠貝卡國際影展」影帝、芝加哥國際影展「銀雨果獎」最佳男主角寶座。

【縱慾的影后】
1975年,莎賓蒂莫提歐(Sabine Timoteo)在瑞士首都柏恩出生,之後跟隨父母移居美國新墨西哥州,長大後才又搬回瑞士西部的洛桑。

1991~1993年間,她在瑞士芭蕾職業學校接受舞蹈訓練,之後在德國劇院裡工作僅兩個月時間,即表示因感受不到古典舞蹈的未來而毅然離開。

 
1996年,莎賓蒂莫提歐在慕尼黑的一場演員研習會中巧遇導演菲力浦葛洛尼(Philip Groning),並受邀在他的新作《L’amour, l’argent, l’amour》(Love, Money, Love)中挑樑出飾女

分類
REVIEW

《超速先生》觀後感 2006.11.14

與其他公路電影主角在一趟旅程之後,而有所改變不同。本片反而是由安東尼霍普金斯飾演高齡62歲的柏特蒙羅,沿途帶給大家希望、熱情、溫暖及啟發,將一個對生命擁有無比力量的角色,詮釋到讓你笑中帶淚不得不尊敬而佩服他。

真人故事改編的傳記電影本身對我就有一定的吸引力,更不用說是我的偶像之一:安東尼霍普金斯的作品,當然必看。男演員中只需要出場5秒鐘,就能讓你印象深刻,他算是中翹楚!在《沉默的羔羊》裡殺人不手軟、吃人肉不眨眼,殘忍至極又深解人性的心理學教授,來到本片,轉身一變是懷抱遠志理想與突破人類極限的夢想家與實踐者。他那眼神、動作、口條、全身上下每個細胞散發出的氣質,都在做著說服你的工作。

在戲裡一開始他是隔壁鄰居小孩的導師與啟蒙者,每天一大清早,雞啼未鳴就起身,跑到檸檬樹前撒一泡尿,雞棚裡拿兩顆蛋,就急急開始一天忙碌的工作,對機車的專業與執著,固定的工作時數、動作、實驗,滿架滿櫃自製的零件器材,甚至於他以跟小男孩借的家用水果刀,來削去輪胎皮增加機車奔馳的速度…等等,看似瘋狂的行徑,已經讓人完全信服與進入角色立體的情境當中。一個既頑固又可愛的老頭兒…。

千辛萬苦,終於湊足了錢,能前往美國參加比賽,來到賽事現場前延途發生的趣事,更是讓人宛爾絕倒,他就像一個小太陽一樣,發光發熱,對待陌生人親切友善,也為他自己贏得他人的尊敬與幫助。他言必稱自己是紐西蘭人,雖然遇到困難仍然是信心滿滿勇往直前,來到賽車場之後,依然如是…。並在所有人帶著懷疑的眼光下,上了戰場,也打破地表上幾項至今無人能破的速度記錄。

整部戲最讓我震撼的場景就是賽車的鹽湖,那一片安靜無聲的湖面,雪白而堅硬,當印第安(戲裡車名)滑過湖面時,就像一位奔馳疾行的武林高手一般,前無人、後無人,唯有人車一體的向前急馳,突然間連戲院裡所有人都摒息了…。

這是一次讓人難忘的觀影經驗,不只是因為笑滿場的攝護腺笑話,也不是他抱怨女伴整夜折騰他的背,還是鄰居男孩乖乖的聽話在檸檬樹下尿尿,或是隔壁爸爸終於忍不住幫他割草,只因那螢幕上消失已久的濃濃的人情味與影帝精湛的演出…又害我邊笑邊哭了一個晚上。

非常推薦必看的傳記電影-《超速先生》柏特蒙羅先生可愛又可敬的一生。

八款海報欣賞:

劇照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