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臺幣價值問題
關于本省目前的經濟措施,這次經與中央商洽返臺的嚴財政處長家凎,於廿日在省署擧行臨時記者招待會。
報告接洽經過謂:「依中央規定,原則上,臺灣須以臺幣為單位,因此。臺幣與法幣自有密切的關係,則臺幣之對外價值,在理論上,實際上均應明定。此後臺幣仍然存在之間,當需維持相當價值」。
頃來本省,物價高昻飛漲,一時幾乎不知其底止,其原因,不外是臺幣的對外價值趨落,對內紙幣異常膨脹,失信於民,人人爭取囤貨。
所以,為抑止這癲狂似的經濟現象,一方面,需要回收投機的放款,緊縮通貨。另一方面,須要維持臺幣的對外的信用和價值。
奈因臺幣很有密切關係的法幣頭寸,將近枯渴,以致一對三十五元的滙率,幾乎不能維持。
因此,對本省進口貨物,失了償還的能力,殆將本省所有物資,如五金糧食等,有一掃盡而空之概、本省經濟的危機,直迫眉端,當局的臨時措施,似可一時對付僵局,但今後如果不樹立根本對策,恐不能避免鬧出更嚴重的經濟恐慌。
照本省目前的經濟實力,實尚不至墜入破產田地。對此嚴處長亦顯明地承認謂:「本省貿易無論在數量及價值上,均為出超,此事對于臺滙率實成有利」。可是具有如此有利的條件,竟然化為不利,而且將近碰壁。
嚴處長既公表謂:「去年七月間,根據國家政策,本省一部份物資歸屬國庫收入,此批物資之出口在貿易上,不發生兌滙關係,如拾五萬瓲食糖,歸屬於國家,乃其一例而已」。
我們在此特要注意者:「根據國家政策,本省一部份物資歸屬國庫收入」,是否指示日產物資?那末,日產的物資,何止拾五萬瓲食糖而已,進一步說,臺灣既歸我國,在本省所有產生的物資,豈不是都應當歸屬國有的嗎?
所以我們為國民的一份子,要求當局公表,在本省所接收的日產公有私有的物資有多少,如何處理,食糖以外應歸屬國有的,尚有什麼?此等物資今後亦如食糖,不發生關係,盡搬出省外嗎?
我們知道所謂國家政策,應當含有整個全國的問題,我國強盛則臺灣幸福,有能力貢献國家。是臺灣的光榮,但絕不可削瘠而圖肥,如果因為失了這拾五萬瓲食糖,中央財政就不平衡的時侯,本省很喜歡地無條件來貢献。如果發見含有藉公為私,我們很不客氣應當鳴鼓而攻之。
總而言之,我國今後建設的前途尚遠,假使不去私為公,不斷絕官吏為商的行為,政治的明朗化,如待黃河澄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