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台灣史

曹銘宗 食說台灣 : ㄇㄢˊㄇㄢˊ 20201129


有人問,從前媽媽或阿媽餵幼兒吃東西,都會說:ㄇㄢˊㄇㄢˊ,不知這句台語從何而來?

我也想起,以前大人會一邊餵一邊說:Man~ma。

上網查了一下,真的有人在研究這句台語。

有一位媽媽說,她聽到她媽媽或婆婆餵她女兒吃飯,都說:「要不要ㄇㄢ ㄇㄢ?」「ㄇㄢ ㄇㄢ好不好?」

她不知由來,但她猜想,幼兒一直聽ㄇㄢ ㄇㄢ,等到會講話時,肚子餓了就叫諧音的ㄇㄚ ㄇㄚ(媽媽)。

另有人說,吃的台灣原住民語,泰雅族和阿美族有Man的發音,平埔族有Kuman的發音。

我查了《原住民族語言線上詞典》,吃的泰雅語Maniq,阿美語Komaen,噶瑪蘭語Qeman。另外我手上有北台灣原住民馬賽人的詞彙,吃的發音是Kuman。確實有部分是Man的音,但要說是台語吃的語源,會不會太過牽強?

還有人說,「唵」在古代有吃飯的意思。我再查《漢典》,「唵」(ǎn,ㄢˇ)是佛教咒語用字,也有用手抓東西吃的意思,或許是台語吃的語源?

我11/27臉文寫到日本的「猫飯」(ねこまんま,neko manma),ねこ是貓,まんま是幼兒語食物的意思。

我昨天請我媽在潮境公園喝咖啡,我媽懂日文五十音,她說まんま(manma)的音,可能就是以前餵幼兒講Man的由來。

我聽了覺得很有道理!再查日文辭典,まんま是「幼兒語」,指「ご飯」(gohan)、「食べ物」(tabemono),就是飯或食物的意思。日文「幼兒語」就是中文的「兒語」,英文叫Baby talk,即成人對嬰兒使用的語言。

#年輕耆老他媽不是當假的

原文出處 曹銘宗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