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TAIWAN

國史館台灣文獻館整理組研究員顏義芳:臺灣電影事業的起源

原文出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所有圖文版權皆屬原著作權人所有)

明治28(1895)年,臺灣成為日本的殖民地,而此時也正是電影誕生之年。臺灣電影於日據時代開始萌芽,最初在臺灣放映的電影是日本木材商,也是法國電影協會幹部的大島豬市,於明治33(1900)年6月16日在臺北的淡水館放映《海水浴》、《軍隊出發》、《工人喧嘩》等數十支記錄片,開啟電影進入臺灣的第一步。

當時的電影因只有影像,所以等數十支記錄片,開啟電影進入臺灣的第一步。當時的電影因只有影像,所以由映技師松浦章三兼任辨士負責說明。

據說初次觀賞者看完電影後皆瞠目結舌,緊接著便是滿堂的高呼與喝采。爾後在臺北的「十字館」自6月21日起每晚6至10點,連續放映1週,為臺灣最早的電影放映。大島豬市與松浦章三更於7、8月至各地巡迴放映,因此大島豬市可謂是臺灣最早從事巡迴放映的電影業者。

明治36(1903)年,愛國婦人會為支援蕃界隘勇前進隊行動的進展、救護活動及業務的擴增、彌補援助資金供給等需求,乃尋求以電影慈善放映的方式,在臺灣各地巡迴演出勸募救助金,此有助於培養臺灣人觀賞電影的興趣。同時為擴大電影事業的版圖,更邀請高松豐次郎參與推動。高松接受愛國婦人會的邀請後,便在臺灣創設「臺灣同仁社」,從事電影製作等相關事業之活動。

明治40(1907)年,臺灣總督府更委託高松豐次郎拍攝《臺灣實況之介紹》,高松以近2個月的時間至臺灣各地,拍攝120卷的影片收錄日本統治臺灣11年的建設成果。

其目的是要彰顯臺灣的政治、經濟及都市計畫等皆順利推展,讓日本國內了解臺灣統治的必要性及重要性,並自傲的宣傳臺灣統治是殖民統治的模範。此記錄片概略可區分為5大類。即臺北(20卷)、基隆及金山(9卷)、鐵道及地方漫遊(67卷)、「蕃」界(5卷)、日本對「生蕃」及「蕃人」的討伐(19卷)。

臺灣總督府為尋求日本國會的支持,特將上述的影片在預算審議會上放映,以爭取對殖民地臺灣的理解及預算通過。

明治42(1909)年,臺灣總督府評議委員會一致決議為擴大臺灣政績之宣導,全力協助臺灣電影事業之發展,除了聘高松豐次郎至臺灣各地拍攝活動照片外,並在臺北建造高松演藝場,爾後也陸續在臺灣各地設置演藝場(劇院)。

當時的入場券1等成人1圓(兒童30錢)、2等成人50錢(兒童20錢)、3等成人30錢(兒童10錢),軍人1至3等皆半價。此外至全島各地巡迴放映7個月,頗獲好評,票房高達47079圓(1圓=100錢)。翌年,為讓大眾能進場觀賞,票價調降為1等30錢、2等20錢、3等10錢,軍人及小公學校學生半價。

但當時土木勞動者的日薪為70錢,相對觀賞電影是非常奢侈的娛樂。

日本統治期間,臺灣製作的電影並不多,僅大正14(1925)年臺灣映畫研討會的「誰之過」,此為第一部臺灣人製作的電影,導演劉喜陽,演員、劇組人員也全是臺灣人。

而於昭和12(1937)年問世的臺灣民謠「望春風」,也於翌年(1938)由臺灣人集資成立的「第一映畫製作所」投資,日本人安藤太郎導演所拍攝成電影。而臺灣總督府為紀念「領臺40年」舉行的臺灣博覽會,也特別於昭和9(1934)年規劃拍攝第1部有聲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