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BOOK

金子展也:【遠渡來台的日本諸神:日治時期的台灣神社田野踏查 / 台湾に渡った日本の神々】概說


【概說】

明治二十八年(一八九五)四月十七日,日清簽訂《馬關條約》,台灣與澎湖群島從此成為日本的領土。隨著台灣割讓給日本,同年五月二十一與二十二日,近衛師團第一次輸送部隊從清國旅順及大連出發,經由沖繩中城灣前往台灣,在台灣總督的指揮下,成為征台軍。此時的配船有十六艘,人數九千零四十六名,軍馬一千七百九十四頭。此外,近衛師團這個部隊的編制,主要任務在於守護皇室和儀仗(警護)。

最初,近衛師團登陸台灣的地點設定在台灣北部的基隆或淡水附近,但是淡水河口布有嚴密的水雷,陸地上的防備也相當堅實,估計基隆登陸也有相當的困難。因此,搭載近衛師團的薩摩丸及其他十五隻運送船,於五月二十九日避過這兩港,於台灣最北端的三貂角海岸東方約一公里的外海下錨。二天後的三十一日清晨七點,師團長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率領近衛師團,在鹽寮附近,即一般所稱的澳底登陸。從此時起發動「平定戰爭」,三日攻占基隆,十一日進入台北城。

幾乎在同一時間,六月二日就任第一任台灣總督的樺山資紀,與清國全權特使李經方,於三貂角外海舉行「台灣交割儀式」。當時清國官員與部分居民於五月二十三日發表《台灣民主國獨立宣言》,反對日本占據台灣,呈現對抗日軍的態勢。但是沒過多久,總統唐景崧與幹部丘逢甲逃往清國,接任總統的劉永福眼見戰局不利,逃至廈門。至此,台灣民主國僅成立不到五個月即告滅亡。

六月十七日舉行總督府始政式,約一個半月後,七月二十九日,近衛師團自台北城開拔,沿台灣西部南下,與各地稱之為土匪的反抗勢力展開浴血激戰,朝向台南進攻,經歷三個月激烈戰事,才進入台南的台南城。途中的多條河川,正好在這段時期氾濫,阻擋了去路。然而近衛師團在頻頻與土匪抗爭的同時,最令他們苦惱的,卻是從未經歷過的台灣特有溼熱與不衛生環境。因此,能久親王在渡過台灣南部嘉義一帶時,感染了瘧疾。忍受著持續的高燒和腹瀉,於十月二十二日抵達台南城,卻也在十月二十八日,於「平定戰爭」的終點站台南與世長辭。

同年十一月五日,宮內省告示第十五號發表了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薨逝的消息。十一月十一日國葬的前後,在台灣興建總守護神社,以供奉能久親王的呼聲日益升高,之後在多方建議下,明治三十三年(一九○○)七月十四日,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任期:明治三十一年二月∼三十九年四月)向內務大臣西鄉從道侯爵提出「台灣神社社格及社號之呈稟」,同年九月十八日,眾議院通過「於台灣建設別格官幣社之建議案」。同日公告內務省告示八十一號,決定興建殖民地第一座官幣大社─台灣神社,並且定能久親王過世之十月二十八日為例祭日,據台六年後,於明治三十四年(一九○一)十月二十七日舉行鎮座祭。在新開拓的領土台灣,自此時起,能久親王與開拓三神( 注❶ ) ─ 大國魂命、大己貴命與少彥名命共同受人敬拜。

台灣神社落成,成為台灣總守護之後,台灣各地作為行政地區中心的地方都市也興建縣社規模的神社,祭祀台灣神社的祭神,各都被列格為縣社。依列格年代順序分別為台中神社(大正二年)、嘉義神社(大正六年)、新竹神社(大正九年)、花蓮港神社(大正十年)、台東神社(大正十三年)、阿緱神社(大正十五年)、宜蘭神社(昭和二年),以及澎湖神社(昭和十三年)。

各種國家紀念活動,如「御大典」(大正天皇御大典,大正四年)、「皇太子行啟」(大正十二年)、「昭和天皇御大典」(昭和三年)、「皇太子誕辰」(昭和八年)、「振興國民精神十周年」(昭和八年)、「皇紀二六○○年」(昭和十五年)等紀念活動,都成為推動神社興建的動力。

昭和六年(一九三一)九月爆發的九一八事變,加速了神社的興建,緊接著在昭和八年(一九三三)三月,日本脫離國際聯盟,圍繞日本的局勢開始惡化,這個時候開始,根據國家神道(注❷),有必要提高民眾國民精神的涵養。台灣方面,最早是在昭和八年九月,各州知事要求神職會(神社本廳的前身)向台灣所有家庭派發神宮(伊勢神宮)大麻(注❸ ),之後再經由主要神社,正式頒布神宮大麻。在此過程中,除了據台之初的移民村神社、縣社規模的神社之外,於昭和九年(一九三四)末,首次興建具有社格的「神社」,即北港神社(台南州北港郡),作為地方土地的守護神。同年九月,倡導「一街庄一社(注❹ )」的興建政策,規畫在行政單位各個地方興建「神社」,以強化敬神精神,再配合各家庭中奉祀大麻,台灣呈現出神社興建熱潮的氣象。

昭和十一年(一九三六)七月,總督府帶頭發動「振興民風運動」,倡導敬神崇祖思想,要求民眾尊崇皇祖、本島人常用國語(日本語)並普及。一年後,昭和十二年(一九三七)七月發生盧溝橋事件,繼而演變成中日戰爭。於是,同年九月第一次近衛內閣發起「國民精神總動員運動(注❺)」。

這種情勢中,海軍軍官小林躋造取代了以往的文官總督,就任第十七任總督(任期:昭和十一年九月∼昭和十五年十一月),並且將原本的「振興民風運動」更加升級為「皇民化運動」,重新提出神社的「一街庄一社」政策,施行要點包含神社參拜、奉祀大麻,還有對本島人家庭展開改善正廳(將祭祀祖先牌位、道教等神明的祭壇,改成奉祀大麻的日本式神壇),以及寺廟整理(參照五六頁)措施,又剛好趕上「皇紀二六○○年紀念事業」,神社興造因而加速進行。

盧溝橋事變引爆中日戰爭之後,昭和十六年(一九四一)十二月,日本發動了太平洋戰爭。為了防止亂建神社,以「一街庄一社」為限,不准興建新的神社。但是地方財政已出現弊象,神社興建包含用地收購的費用(注❻)愈來愈膨脹,進而神職的任用也出現了障礙,新神社的興建急踩煞車。自昭和九年北港神社興建到戰敗年的十年之間,僅建造了三十座神社。「一街庄一社」淪為口號,最後只達到較為現實的「一郡一社」的程度。

另一方面,新竹神社、台中神社和嘉義神社等縣社,列格為國幣小社,多數無格社也都列格為鄉社(昭和十二年十月∼二十年四月之間共有二十一社),藉此提高神社的尊嚴。除了神社,進而建設隸屬於神社的攝末社和遙拜所,藉此讓國家神道普及到各個角落,因而也開始有神前結婚、宮城遙拜、集團參拜,或當兵時祈求武運長久的參拜。

神社有一定的規格條件,入口需有鳥居,有參道通往社殿(本殿、拜殿),參道旁應設手水舍、社務所。昭和九年九月,倡導「一街庄一社」政策時,台灣總督府文教局首度提出了有關「神社」的規定,即「關於神社建設之要項」

占地 四∼五千坪以上
建築 本殿五坪左右
拜殿 二十坪左右
其他應設置手水舍、社務所、鳥居等。
依祭神的地位有固定規格時,本殿建築則以流造形式與其他神明分為內堂與外堂。
本殿之外的建築與本殿分開。

此外,既為「神社」,崇拜者或氏子(譯注:受該神保護的該土地居民),應有五十人以上,其中的總代表有義務執行維持神社所需要的一切事務。總之,根據台灣總督府文教局社會課發行的《台灣的神社及宗教》(昭和十八年三月發行)及田村晴胤(注❼)所編《神之國日本》(昭和二十年二月發行)刊載的內容,只有六十八座神社符合這些條件。這六十八座當中,以接受天皇或國家奉納之奉幣、幣帛金的官幣社(二座)、國幣社(三座)為首,其他尚有縣社(八座)、鄉社(十七座)、無格社(三十六座),以及護國神社(一座)與建功神社。此外,戰爭結束前夕,有三座無格社列格為鄉社,因此最後鄉社有二十座、無格社三十三座。

第一部前半介紹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受人祭祀為「平定之神」的背景,以及與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有關的「神社」,接著,透過促進興建神社腳步的事件(大正天皇登基祭、皇太子行啟台灣、昭和天皇登基祭、皇太子誕辰、振興國民精神十周年、皇民化運動、皇紀二六○○年),來檢視其中關聯性,繼而,基於國家神道之敬神尊皇思想,為謀求國民精神之提高,在台灣遍地設立神社,我們再來看看「一街庄一社」政策發展到什麼程度,最後再來介紹「國幣小社」與「縣社」,以及作為「招魂與護國」目的的建功神社與台灣護國神社,還有攝末社與遙拜所。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生於弘化四年(一八四七),為伏見宮邦家親王的第九皇子,安政五年(一八五八)成為仁孝天皇的養子,十一歲封為親王,賜諱「能久」,進入日光輪光寺出家,自稱為公現入道親王。戊辰戰爭(譯注:1968-69 年,明治新政府與舊江戶幕府勢力的內戰,最後由新政府獲勝)時支持幕府勢力,受彰義隊擁戴,被捲入上野戰爭中。戰敗逃往東北,委身於仙台藩,而被擁立為奧羽越列藩同盟的盟主,明治元年(一八六八)九月,仙台藩向新政府軍投降,公現入道親王受命幽禁於京都,由伏見宮家代管。

之後,再度剃髮出家,明治三年還俗,回到伏見宮,投身軍旅,並且到德國留學,學習兵學。明治五年,留學期間繼承北白川宮之位。回國後,配屬近衛砲兵連隊,明治十七年升為陸軍少將、步兵第一旅團長。明治二十五年成為陸軍中將、第六、第四師團長。甲午戰爭中雖以近衛師團長身分出征,但直到戰爭結束,都沒有參戰的機會。戰後,明治二十八年五月簽訂《馬關條約》,台灣割讓給日本,遂率領近衛師團,前往征討台灣。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在澳底上岸後,在通往最終目的地台南城的路程間,設置了三十七個舍營所、駐營所、露營所、休憩所與指令所。而且這些地點大多建有「御遺跡」的紀念碑,並且派人保存、管理舍營所。而到了昭和十年(一九三五)十二月五日(台北駐營所及八卦山指令所則是在昭和八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第十六任總督中川健藏依據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保存法,指定這些「御遺跡」為史蹟。同時,大部分「御遺跡」的地點,都在紀念碑之外,興建了祭祀能久親王的神社。

◆ 台灣神宮─台灣的總守護神
【鎮座日】明治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七日(一九○一)
【祭神】大國魂命、大己貴命、少彥名命、能久親王、天照皇大神
【社格】官幣大社
【現址】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四段一號︙圓山大飯店及圓山聯誼會

想必很多人都不知道,以丹朱為主色的圓山大飯店,以前曾是台灣神社(後來的台灣神宮)的所在,主要是因為這裡已經沒有保留多少神社氛圍的遺蹟和遺物。況且,中庭的那對狛犬看起來似乎與神社的遺物也無關。其實,這對狛犬是第十三任總督石塚英藏捐獻,但捐獻者的人名被抹去了,所以連圓山大飯店都不知道。事實上,圓山飯店的簡介說,這對狛犬是日本統治時代三大家族中的「林本源家(參照二一八頁)」所捐贈的,然而它與當時照片中的造型根本不一樣。台灣神社的遺蹟、遺物,包含這對狛犬的新事證,在拙著《台湾旧神社故地への旅案内(台灣舊神社故地的旅行指南)》中都有介紹。

神社的祭神稱為「尊」,台灣神社奉祀的祭神有四尊,大國魂命、大己貴命、少彥名命三尊為一座,另一尊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在另一座,因此為四尊二座。

明治三十三年(一九○○)九月十八日,台灣神社創立,列格為官幣大社,根據東京帝國大學工科大學教授伊東忠太(注❶)設計,包含興建占地約五.一公頃的台灣神社,和基隆河架橋,總工程費達三十五萬六千三百五十八日圓,工程浩大,因而加緊腳步開始興造,預定在能久親王薨逝之日的十月二十八日前夕鎮座日。工程的任務分為神社建築與架橋,神社建築由總督府技師片岡淺次郎負責,架橋工程由技師十川嘉太郎負責。至於神社建材所需的檜木,由三井物產承包,主要採伐長野縣西南部尾州,以及尾張、紀伊、大和及土佐的檜木。砍下的木材共四百七十一根,全部以紙包裝,捲上草蒿,送上有磯浦丸船運來台。明治三十三年一月,建材送抵台灣淡水港。神殿使用的裝飾金屬,由名古屋的岡屋惣助承包,石材主要是大倉組台北分店負責。這是台灣第一次大規模的神社建設,同年四月一日執行地鎮祭(奠基儀式),同年五月二十八日進行動工儀式(釿始式,注❷)。翌年十月二十日全部完工,正好是鎮座日的一星期前。

為參加十月二十七日鎮座祭,敕使宮地嚴夫(宮內省掌典〔譯注:負責宮中祭典的人員〕)請出御靈代,與北白川宮王妃一行人於十月二十日,分別搭乘須磨及淺間艦自橫濱出發。鎮座祭從十月二十七與二十八日盛大舉行了兩天,出席者包括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及各界名流共六百零八人。二十七日鎮座祭之後,還有煙火、角力(相撲)、擊劍射弓、龍船競技、奏樂等餘興節目。第二天的例行祭典,兒玉總督以幣帛供進使的身分參加,接下來的餘興節目,表現了煙火、藝妓手舞及騎兵武技等,娛樂一般的參拜者。尤其是藝妓的手舞從台北城內外,招聘了吾妻、浪速、日本亭合併共同組、一力組以及艋舺組等三組共一百八十人,最受內地人和本島人的歡迎。鎮座祭結束後,台灣神社成為海外第一座官幣大社,而且是台灣的總守護神,照看著瞬息萬變的時局,各國或內地高官來台時,一定會先去參拜台灣神社。

建成經過三十多年後,社殿狀態因台灣特有的白蟻蟲害,朽壞不堪,到處都需要修理,而且社內狹窄,設備也不完善。所以,昭和十年(一九三五)七月,決定了台灣神社社殿改建案。那時「皇紀二六○○年紀念事業」(昭和十五年,一九四○年)即將到來,可以說是改建的絕佳時機。

進入昭和十一年,提出了在台灣神社東方,建設第二代台灣神社(遷座)計畫,作為「皇紀二六○○年紀念事業」的一環。此時,為擴展神社外苑,本鄉高德博士(注❸)受內務省神社局委託,特地來台調查。但是本鄉博士的調查結果,認為擴張有其難度,因而建議改建。之後,在總督府的招聘之下,內務省營造課長角南隆技師、宮內省星野輝興掌典、東大名譽教授伊東忠太博士一同訪台,為台灣神社進行翻修檢查,當時即決定約在現在社殿的東方改建。最初考慮到工程為四年長期事業,花費總額二百萬日圓,同時也討論到為了奉祀明治天皇,是否需將神社改名為台灣神宮。但是,昭和十二年中日戰爭爆發,工程大幅延宕,因此增祀明治天皇一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這項重大企畫中的社殿設計,由內務省招聘的小川永一技師執行,負責建設的是總督府營繕相關部局的技師群。井手薰(注❹)就任興建神社的工程部長,負責總監督,他也是後面會提到的建功神社設計人。後來井手退休,昭和十五年七月,由大倉三郎(注❺ )接任工程部長。

關於台灣神社的遷座,建材決定採用阿里山與新太平山的台灣檜(注❻),社殿與明治神宮一樣採流造(注❼)形式。依據這個設計,屋舍可以設有迴廊(連接屋舍的走廊),可遮蔽本島特有的炎夏與風雨,執行祭祀時較為方便。此後,新建造的神社都以流造為主流。總工程費六百萬日圓,包含國家撥款三百五十萬及島民捐款二百五十萬日圓,除了原有的土地外,加上新收購的土地,神社的占地總面積為五十八萬五千坪(約一百九十三公頃),形成廣闊的神域。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