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時評

Chenglap 文章筆記 : 因為權力平衡而生的臺灣

人類自古以來都有戰爭,因為有戰爭,所以才追求和平,這是不分東西方的。中國自古以來追求和平的方法,就是統一天下,相信天下只有一個權力來源與政治秩序的話,那就不會戰爭,秦始皇是第一個做到的人。織田信長的天下布武,也是同一個理論,那就是一個壓倒性的軍事強權壓倒一切地方強權,那就能夠達致萬世的太平。

只是,秦始皇統一了天下,並沒有導致萬世的太平,我們課本的說法,是秦朝的暴政導致天下民變。可是實際上,秦朝並不是特別的存在,中原出現過多個統一王朝,每一個都是民變不止的,而那些民變有時根本就是極大規模的武裝衝突,太平天國這種死了幾千萬人規模的也是「民變」。我們一直認為是溫和鼎盛的宋朝,也一樣是有方臘民變,南宋也屠殺了大嶼山(對,就是望出賭船外面那個)的鹽民起義。

東方的和平論就是天下布武,這卻沒有辦法應用於西方,西方並不是沒有人相信同一套,在古代的羅馬帝國就統一了地中海達成了羅馬和平。道理與東方的天下布武是完全一致的,結果也是完全一致的,那就是羅馬帝國終究滅亡。但東西方最大的分別,就是地理,地中海的存在,以及日後擴張到北海的歐洲文明,令重新統一變成幾乎不可能,羅馬帝國滅亡之後,歐洲就再也沒有統一過,每一次統一天下的失敗嘗試反而引起了更多的戰爭。

所以西方最終發展出另一套和平的理論,在十八世紀,蘇格蘭啟蒙運動出現了一個叫休謨的人,他提出一個新的外交理論,叫作「權力平衡」。

他相信戰爭是基於「對發動者有利而發動」的,強大的國家因為想要弱國的財產領土而發動戰爭想要吞拼或控制弱國。如果強國衡量過,發現發動戰爭失敗率非常高,而且無利可圖,那麼理性的情況下就不會想要發動戰爭。因此,若將地區的權力分割成,讓各國發動戰爭都不會成功而無利可圖,我們就可以盡可能的減少大國間的全面戰爭,這不等於不再有戰爭,但發動戰爭的一方會失敗,戰爭會縮短,而且形勢比較會回復,使戰爭變得徒勞無功。

這刷新了西方政治界的認知,成為了新的理論基礎,西方國家開始明白要建立長久的和平,需要的是一種達成地區的力量平衡。大國們之所以連戰不止,就是因為他們要爭奪一些重要的資源或戰略地區,因為取得那些地區的大國,將會有能力壓倒對方。例如法國與德國之間的萊因河地區,中日之間的朝鮮半島,燕雲十六州,歐洲與俄羅斯之間的克里米亞,都是這種關鍵之地。

問題是這種關鍵之地不會消失,所以歐洲的外交家們,便想了一個解法,那就是這些關鍵地區建立中立而弱小的國家,那就是「緩衝國」。

如果任何一個大國直接佔領該地,都會引致對另一國的壓制與侵攻,或者是另一個為了保衛自己而先下手為強,那麼就只有將這些地區形成獨立政權,使他們可以分隔大國。令他們無法繞過這些緩衝區直接衝突,大國要對另一大國動手之前,必須先攻陷這些緩衝國,這些緩衝國沒有進攻任何大國的力量,但多少有軍事實力與天險去拖延進攻,令其他大國有時間介入協助防禦,而破壞進攻的意圖。

這就是為何近代越來越多小國的理由,民族獨立與殖民地的人權與正義性,這些都是事後將事情道德化,而在現實層面來看,很多時就是大規模戰爭之後的結果。往往是大規模戰爭之後,想要分隔兩強,而把中間分割與中立化。例如拿破崙戰爭之後,成立了荷蘭聯合王國,就是為了將普魯士跟法國與英國分隔;泰國沒有被西方征服,就是因為需要一個國家分隔法國與英國在東南亞之間的勢力範圍不要直接衝突;玻利維亞是為了分隔秘魯與阿根廷。

這些小國在大國之間那麼弱小,為何沒有被吞拼?不是因為他們奉承大國,也不是大國們仁慈,而是因為大國們知道直接吞拼他們會引發更大的戰爭,他們弱小但有效的抵抗能力與遊擊活動,將會成為不利吞拼者戰爭天秤的籌碼。這被證明了是很有效的策略,緩衝國的建立往往令長久的地區衝突穩定了下來。

去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納粹德國周圍其實是有很多緩衝國的,例如捷克,比利時,波蘭,這些小國都是夾在大國之間的緩衝國,他們就是「面對流氓國家的弱國」,納粹對他們入侵的時候,這些小國不是被征服就是投降。經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西方,因為害怕戰爭再臨,而任由縱容緩衝國被吞拼,結果反而證明權力平衡打破的結果,失去了捷克的緩衝後,德國不久就入侵並征服波蘭。而得到捷克的軍備被納粹在日後對法開戰產生巨大作用,使法國被擊潰。波蘭自己也是緩衝國,失去波蘭之後就是德國與蘇聯的全面開戰,緩衝區被吞拼的結果,就是爆發大國們的全面戰爭。

在東亞,就有中日兩強,在清末日本決定征韓開始,權力平衡就被打破。甲午戰爭的結果就是失去了朝鮮這個緩衝國。自從失去了朝鮮之後,中日兩國就陷入了一種你死我亡的處境,不論是朝鮮,滿洲都是如此。我自己在中文大學時有修日本近代史,有讀日本方面的文獻,在我們這邊的教育普遍是講日本是侵略者時,日本那時候的想法,就是覺得日本只是保護自己不要被蘇聯威脅,而先下手為強。我不會把這看成「籍口」,今天你看中國之於臺灣,俄羅斯之於烏克蘭,他們都有類似的說法,對於大國而言,戰略要地不屬於自己就會稅得芒刺在背,但佔領這些地方時就是侵略者,這點是恆古不變的。

最後成功制止大日本帝國的是美國,而且還動用了原子彈,才迫使日本退出了中國。其實代價十分巨大而且難度非常高,美國為了處理日本,建立了強大的海軍並打了多場慘烈的登陸戰,這還要在日本的經濟實力遠不如美國十份之一的前題下。英國的亞洲海軍被重創,日軍留下武裝扶植的東南亞地方軍隊則令英法因此失去了大部份的殖民地,中日兩國的衝突,最終引致了西方慘痛的代價。

東亞傳統的天下布武,最終導致的是民初與中日之間的血戰,而大日本帝國的戰敗也沒有導致和平,隨即就是國共內戰的開打,西方不得不正視東亞和平的問題。

在我們眼中看,日本就是西方的好朋友乖乖牌,但是這其實並不是事實。在日俄戰爭時期,英國就是日本的好朋友,這不妨礙他們二三十年後向英國開戰。至於現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家都知道共產黨是蘇聯扶植的,可是這也不妨礙他們日後珍寶島向蘇聯動手。然後美國在乒乓外交中與中國成為對抗蘇聯的普友,但中國也不是喜歡聽美國的話。日本就算成為美國的的安保盟友,但是對美國的反抗聲音卻時時有之。

這裡核心問題在哪?核心問題就是中國與日本,都是歷史悠久,人口疆域巨大的國家,先不講中國,不少人說日本是「小國」絕對是不合事實的,日本擁有一億人口而且疆域跟德國相約。這些國家就算成為西方的盟友,他們要翻面其實是很容易的事情,因為這些國家雖然強不到成為國際強權,但以地區來說又太強了,根本無法控制。

而中國與日本,誰比較強,都會壓迫另一方,接壤就很容易有軍事衝突,因此,必須讓中日無法接壤,而且令西方勢力能夠在東亞有立足之地。最後的方案,就是建立東亞的權力平衡。這個權力平衡的核心,就是將日本與中國之間的關鍵領域,變成日本與中國都不能控制的地區。

對,就是亞洲四小龍。首先是傳統中日之間緩衝的朝鮮必須恢復獨立,第二是掌握珠江口的軍事基地香港(對,香港是「軍事基地」不是經濟城市)回到英國的掌控下,第三是掌握掌握南洋航線的馬六甲海峽的馬來西亞新加坡,並開發中東的石油與東南亞的資源,供日本民生使用。最後自然就是臺灣,這四個點不屬於中日兩國,都間接被美國陣營所控制,就成功分隔了直接衝突的空間。

臺灣打從一開始,就是緩衝國,公視上的學者稱之為「犧牲區」,但如果任何國家想要對臺灣動手,戰爭就不是從這裡結束而是從這裡開始。正如很多人指出過,臺灣影響了日本向南的航線,攻下臺灣,日本的航線就會受到威脅。

韓戰結束之後,東亞就從一個戰亂的地區變成一個和平的地方,和平到我們都忘了這裡曾經兵禍不止,正是因為權力平衡被成功達成。也就是這些緩衝國存在,而且不被任何強權直接控制。除了釣魚臺或尖閣列島的口水仗之外,中日之間難有甚麼軍事上衝突的可能性,韓國看日本不爽,但韓國也明顯不能跟日本有甚麼大衝突,這就是權力平衡的成就。

而臺灣就是這個權力平衡的一部份,因此,你可以說正是因為臺灣的存在,以及這幾十年好好保護好自己不成為大國的一部份,所以不論中國,日本,臺灣或至於整個東亞,才能夠享受這麼長久的和平。和平不是在於放棄武裝,但也並不僅於備戰,而是在於這些緩衝區背後也有大國去維持與監管這樣的平衡。

如果你看中國的論壇,總會有人力陳為何中國要統一臺灣,理由直接去看他們說的,不論是說臺灣會威脅中國沿海,或者中國得到臺灣就能夠取得釣魚臺,突破島鏈封鎖,以及在南海爭霸中有大優勢,有沒有想過呢?其實這些「大家想得到中國得到臺灣能夠做到的好處」,正是西方不想發生的東西,西方希望的是中國乖乖當個對世人無害的世界工廠,接受西方安排的貿易資源秩序,而不想中國大國崛起,跑去奪南海,問鼎太平洋,直接控制油田等自然資源。西方就是不想中國有獨立發動戰爭的能力,和平說穿了就是因為用各種緩衝國閹割了日本與中國發動戰爭並勝利的能力上。人家就是不想你玩信長之野望好嗎?

這就是戰後的秩序,也是和平的真正源頭,我們常常把事情看成是中臺之間的問題,也有很多學者喜歡把事情濃縮成中臺之間的問題,但實際上他是一個整個東亞與太平洋地區的格局。而臺灣的存在本身就是在為中國與日本製造和平,萬一有一天臺灣成為了中國與日本的一部份,這個緩衝作用就會消失,結果會是和平嗎?

我想不少人真的以為這樣就能和平了,我相信他們並不知道權力平衡是甚麼回事,有時我在疑惑他們在大學花那麼多時間看書,都看了些甚麼?

原文出處 Chenglap 文章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