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MOVIE

2007日本行之卡通篇:

嗨!大家好!這是我帶回來的一些將要上映的日本卡通DM,掃瞄出來跟大家分享囉!

軍曹電影版第二集喔!3月17日在日本上映(正面)

軍曹電影版第二集(背面)

海賊王(正面)

海賊王(背面)

鬼太郎真人版(正面)

鬼太郎真人版(背面)

甲蟲王者(正面)-好像是電玩改編的樣子!^ ^如有錯再麻煩指正一下喔!

甲蟲王者(背面)

魔法學園(正面)-大概是吧!呵呵。

魔法學園(背面)

JOJO冒險野郎第一部的電影版(正面)

JOJO冒險野郎第一部的電影版(背面)

JOJO冒險野郎第一部的電影版長形DM(正面)

JOJO冒險野郎第一部的電影版長形DM(背面)

JOJO冒險野郎第一部的電影版面具形DM(正面)

JOJO冒險野郎第一部的電影版面具形DM(背面)

灼眼的夏娜、奇諾之旅、犬神三部影片DM(正面)

灼眼的夏娜、奇諾之旅、犬神三部影片DM(背面)


以上,謝謝網友 fullmetal 提供部份正確資訊,謝謝!(還有其他的日片及外國片請期待)

分類
MOVIE

百萬殺人遊戲13 TZAMETI

《百萬殺人遊戲13  TZAMETI》4月顫慄犯台!

【基本資料】:
中文片名:《百萬殺人遊戲》。
法文片名:13 TZAMETI。
語言:法語。
長度:93分鐘。
類型:驚悚犯罪片。
國家:法國。
主演:喬治巴布魯阿尼
Georges Babluani
劇本:傑拉巴布魯阿尼Gela Babluani
導演:傑拉巴布魯阿尼Gela Babluani
製作公司:Les Films de la Strada [fr]。
行銷公司:山水國際娛樂有限公司。

【劇情簡介】:
在法國的一個海邊小鎮,一貧如洗的年輕修屋工人塞巴斯第安,在修完屋頂之後卻發現屋主已經吸毒過量掛掉了。因為做白工而心有不甘的塞巴斯第安,在屋內意外撿到一封署名給屋主的信,裡面夾著一張火車票,同時給了一個賺大錢的機會:到外地參加一個有巨額獎金的神祕遊戲。對年輕的塞巴斯第安來說,這無疑是個改變人生機遇的大機會。

沒有太多的遲疑,塞巴斯第安決定要告別清貧而寧靜的生活,冒名頂替前往那個‘可能’可以賺大錢的陌生小鎮。但他一點也不知道,自己即將進入一個什麼樣的賭局遊戲,一個以性命換取巨額獎金的遊戲。

簡單且殘酷的遊戲規則顯示著,最大贏家靠的只是僥倖,沒有別的。然而,塞巴斯第安有足夠的幸運成為贏家嗎?或是,他將輸掉自己的性命?

【獲獎紀錄】:
2005:《威尼斯電影節》 最佳影片處女作獎。
2006:《歐洲電影獎》  最佳新發現。
2006:《聖丹斯電影節》 世界電影劇情類評審團大獎。
2007:《法國凱薩獎》  最佳新人獎、最佳影片提名。

【導演介紹】傑拉巴布魯阿尼 Gela Babluani --蒙太奇的顛覆與重生:

出生在喬治亞大城的第比利斯 (Tblissi),現年26歲的傑拉巴布魯阿尼(Gela Babluani)的身世可說是匯集了各種成為好導演的因素。一方面,傑拉生長在一個風雨飄搖的大環境中;另一方面,傑拉亦受到導演父親的影響,頗早便啟蒙了對影像的熱衷。只有少數的電影愛好者會記得傑拉的父親泰默巴布魯阿尼 (Temur Babluani) 也是一位非常傑出的電影人,曾以La Migration des Moineaux作者的身分在1988年坎城的導演之夜獲選,也以The Sun of the Wakeful在1993年獲柏林銀熊獎。

傑拉的童年時期,經歷了一段政治與經濟大幅變動的時期。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當時的東歐大環境釋放出空前的自由,同時也意味著陷入一陣混亂。在喬治亞本地則是民族主義方興未艾、政權動盪不安。生活在充斥鬥爭、槍殺、士兵的市民戰爭這種環境中,傑拉每天都面對著死亡。17歲時,傑拉被父親送往法國唸書。年輕的傑拉在巴黎發展出對於法語的熱忱,開始書寫的工作,並引發了對電影的興趣。儘管他與父親相隔遙遠,他與父親的關係仍深深影響著他的電影進路。

在他的電影風格中,仍保留了大量的沉默與黑白,重現了蘇維埃式電影的表現手法。對蘇維埃電影的吸收,來自於他與父親在第比利斯當地戲院的看電影經驗。那種圖像與剪接方式的力量,對傑拉的作品造成了深刻的影響。在2002年的第一部短片A Fleur de Peau發表之後,傑拉被看作是具有再創此種影片力量的新生代導演,《百萬殺人遊戲》(13 TZAMETI)是他的第一部故事長片。並且,他才剛在喬治亞本地,與他的父親一同完成的第二部電影L’Ame perdue du Sommet(The Lost Soul),日前亦於日舞影展參展。

相同的童年回憶不時回過頭向我襲來,已經固定的影像,就像劃破黑暗的光線射素一般鮮明。這些影像總是含糊地呈現在我眼前。但當我試著去發現其中創始而純粹的性質,我缺乏了那種滑入過往時光的無辜天真感受。我希望,透過一種內在的封閉世界--內心中不同軌跡與利益動機的相互激盪--的發現旅程,得以把握住這種輕移滑動的現象。這是得出冷酷的殘存直覺的唯一方式。

【影評】:《百萬殺人遊戲13 TZAMETI》的謎團
-節錄翻譯 by Giorgio Gosetti,Director of‘Venice Days’

對我而言,至少有4個好理由看看《百萬殺人遊戲》(13 TZAMETI),一部由喬治亞人所拍出的法語電影)。

首先,在這部電影中,俄羅斯輪盤這遊戲上的張力更勝麥可西米諾(Michael Cimino)的越戰獵鹿人(The Deer Hunter)一籌。再者,當電影結束時,觀者的感受彷彿是處於一個看待現實世界的全新方式的中心點上。感謝黑白寬銀幕的攝影,帶來冰冷卻刺激的視覺感受--一種終極的矛盾。第三,它看起來就像是「寫實電影」 (而說不定它真的就是),不過它談論了幾乎是所有人、憤怒與恐懼,而沒有設定模式或種族,創作者與觀眾之間也沒有預設的規範可循。第四,它是一部俐落且經典的電影,並且立即就說服了威尼斯最佳劇情片的評審們。充斥著各種情緒、故事、明星們、著名導演,以及影評人偏好的11天,都還不足以動搖這個陪審團成員的心意。…我們是如此地喜愛這部令人目眩神迷的影片,並且不計任何代價地想要把它放入我們的選片單中,儘管在第一輪的影片中,它並不令人驚豔。

《百萬殺人遊戲》(13 TZAMETI)這部影片,含有某種獨一無二且真實原創的元素,一種具有強大力量的感知方式,由腦袋清楚且具有獨創性的電影導演--完全有能力處理其所具有之素材,將之轉向他對生命的觀點,還仍然保持在變化無常的流行之上--給把握住。

…這部電影所刻畫的人類喜劇成分中,有一種對抗暗黑悲觀主義的生命力存在。當你遇見傑拉,你就會有種「紳士之狼」的印象,一個憤怒的反抗者卻不害怕對你微笑,一個不抱幻想卻仍然追夢的人。…他對於墮落人們及兇手的看法就在於其最根本的殘酷本質,因此,他的人性觀點說服了你,他的電影使你改觀,即使我們全都發現,在自己幾乎毫無知覺的情況下,可能成了那些墮落人們及兇手。

…《百萬殺人遊戲》(13 TZAMETI)以它的高度對比照明、寬廣的全景活動鏡頭填滿了整個銀幕,但其視覺與聽覺上令人着迷之處卻不落入巴洛克風格或矯揉造作。要愛上這部電影,接受它,並說服其他人去看這部電影,意味著變成一個特別俱樂部的成員。在那俱樂部中的人們知道:我們正在跨越這個新世紀的門檻,電影仍然可以是,並且將持續是一種創造力的藝術。你,想加入這個俱樂部嗎?

【劇照欣賞】:

分類
MOVIE

女變男 男變女 冤家變身大復仇

流行音樂教父 艾爾頓強 銀幕出新招,青春喜劇【女男變錯身】大搞性別顛覆。

流行音樂天王「強叔」艾爾頓強和同志愛人大衛費尼許結婚後,也因為身邊多了這位”電影製作人”讓他對電影的敏感度倍增,台灣即將上映的青春喜劇【女男變錯身】就是由強叔與他的愛人共同擔任監製,這是這對銀色恩愛夫妻檔攜手監製的第三部作品,也是首部正式在台上映的電影。

名片叫【女男變錯身】,顧名思義就是一部大玩性別互換趣事的喜劇。沒錯!強叔強調,他希望這部顛覆性別成見的輕鬆作品,能給觀眾從另一個角度去思考我們平日對「男孩應該如何?女孩應該如何?」一成不變的思維。

【女男變錯身】,幕後編導陣容集合了一群優秀的影人共同參與製作。在監製艾爾頓強的獨到慧眼與深厚音樂功力之下,打造出一部從影片到音樂都洋溢著年輕氣息的浪漫兩性校園喜劇,要讓觀眾笑到流淚又大呼過癮。艾爾頓強表示:「我真的認為這個劇本非常非常有趣,我認為好的故事是成功的一半,這個劇本不只好笑而且還夠嗆辣。」

「每個人可能會想要來個性別互換一天,體會一下那種感覺。這就是那種『如果』的事,如果發生這種事,我們要怎麼辦?我想要變成誰?去做什麼事?」艾艾頓強強調這是部以娛樂為重的電影:「我想大家看了會笑、會哭、會很愉快,基本上這是兩個人相愛的故事,我希望大家看完電影,自己感覺會很舒服!」

當然,電影的原聲帶也是由強叔主導創作,他指出:「我們想要製作一張以年輕樂團、年輕歌手並帶有一點嘻哈風為主的電影原聲帶。」有趣的是,艾爾頓強在片中還拿自己過去寫的歌來開玩笑。電影中一幕男主角在車上無意轉到電台播放強叔的名曲「風中之燭」(Candle in the Wind)時,竟被愛聽嘻哈的黑人死黨吐糟說:「媽呀!這是什麼爛歌?」

【女男變錯身】描述一對毗鄰而居卻互看不順眼的高中男女生「伍迪」和「妮兒」,彼此是校園裡不共戴天的死對頭。某天他們一早醒來,竟發現自己換成了對方的身體!這對冤家剛好趁此機會報仇,盡情利用對方的身份為所欲為,努力破壞對方在學校的名聲與形象。但事情發展的結果,遠遠超過他們想像,到底還有什麼比靈魂出竅更猛的經驗在後頭等著他們呢?

回顧身體靈魂互換的電影,在2003年有琳賽羅涵所主演的辣媽辣妹】,母女身體靈魂互換最為經典,但今年艾爾頓強監製的【女男變錯身】則是說到了死對頭的男女身體靈魂互換,藉由這個主題讓電影不只有喜劇的笑點在,還多了愛情元素,精彩可期。

分類
影評

代貼: 2007-02-09上映電影觀影指南 作者:放洋班

原文出處:http://tw.movies.yahoo.com/weeklyguide/d/a/070207/3/66a.html

年假前開胃菜上桌戀愛沒有假期祭出四張王牌!

年關將近,家家戶戶趕辦年貨、大掃除,上週電影市場冷到最高點,八部新片當中以火影忍者第三集最賣錢,但是票房也才百萬出頭,遠遜於上集成績,讓片商絲毫感受不到勝利的喜悅。本週電影市場預料將持續低迷,片商寧願將ㄧ手好牌留到年節時才打出來,因此,本週盛大聯映電影只有【戀愛沒有假期】一部,小眾電影部份則以勇奪歐洲電影獎最佳影片的【竊聽風暴】為代表,雖然新片量不像以往那麼豐富,但是品質仍在水準之上。

好萊塢才華洋溢女導演“萳西梅爾”以女人的觀點來看待感情格外細膩,前兩部作品【男人百分百】【愛你在心眼難開】票房都輕鬆打破億萬美元大關,堪稱愛情喜劇第一把交椅,這次竟然一口氣邀請到四位大牌演員,雙雙對對陷入熱戀,光看卡司就足夠讓人掏錢進場。【戀愛沒有假期】描述兩名失戀女子,藉由一次假期間彼此交換住屋,找到轉變身分轉換心情的契機。本片可以說是“萳西梅爾”從影以來最私密的電影,以通俗愛情喜劇為包裝,試圖與我們分享生活的點點滴滴喜悅與哀愁,反而更像是一首獻給我們所熱愛電影工業的情詩,劇中人不僅都對老電影如數家珍,甚至還製造一場編劇公會的頒獎典禮作為尾聲高潮。卡麥蓉狄亞在劇中的職業十分與眾不同,是好萊塢當紅的電影預告剪輯師,每每當她的人生進入重大轉折時,腦中就會浮現一段配好旁白的預告畫面,設計十分別出心裁。而令影迷驚喜的是達斯汀霍夫曼、琳賽羅韓等當紅線上藝人的客串演出驚鴻一瞥。

歐洲電影獎最佳影片並強勢問鼎奧斯卡的【竊聽風暴】,是本週要再三推薦的年度超級佳片,若不是因為它還來不及在美國上映,很可能今年連奧斯卡最佳影片都要被它包辦,不只是最佳外語片而已。【竊聽風暴】到底有多好看,我沒有辦法幫你欣賞,但是如果你曾經受到【辛德勒的名單】或是【盧安達飯店】的感召,【竊聽風暴】的震撼力絕不亞於它們,亂世中彰顯出的人性光輝尤其令人動容。【竊聽風暴】描述東西德分裂時期,東德國家情報局是如何灑下天羅地網嚴密監控著人民一舉一動,然而看似銅牆鐵壁滴水不漏的情報網,百密一疏的破洞竟然發生在“人性共振”的關鍵時刻。

另外本週要上映的電影還包括伊朗國寶級大師“馬克馬巴夫”洗盡鉛華後,以「反智」之姿對世界回眸一望所粹取出的「生死寓言」─【心靈印記】,不僅是一場探索心靈的印度遊記,也是追求生命真諦的恆河洗禮。人氣卡通【我們這一家】電影版緊接著在【火影忍者3】後推出,看準寒假廣大兒童市場商機;電影版將大玩母女變體遊戲,令人聯想起好萊塢電影【辣媽辣妹】的情節。年節前夕,你大可以把錢存下等待春節強片報到,或者,現在就選一部口碑更好的電影細細品嚐。

分類
影評

【心靈印記】影評:從未背離我們的真理-彌勒熊

分類
MOVIE

《我們這一家》電影版劇照欣賞:

分類
MOVIE

《我們這一家》電影版預告欣賞:

國家:日本。
類型:溫馨喜劇(動畫)。
原作:けらえいこ。
監督:やすみ哲夫。
長度:95分鐘 。
出品:ADK。
發行:木棉花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發行:向洋影業。
上映日期:2月9日。

《關於我們這一家》:
 《我們這一家》的故事是以立花一家人所發生的生活瑣事為主軸,他們並非模範家庭,既平凡又普通,就像是我們生活周遭的人一般:就算是小事情也非常認真的媽媽;上廁所不關門的爸爸;女兒是個普通的高中女生;兒子則是個乍看之下很酷,但實則不然的中學生。每一個小故事可能都曾發生在你我身邊,非常有親切感,讓人不禁會心一笑。

《我們這一家》漫畫於1994年開始在日本讀賣新聞連載,持續至今,不僅深受讀者歡迎,當中的四個主角--花爸、花媽、橘子、柚子,也都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1995年起,漫畫單行本由MEDIA FACTORY出版,目前出版至第12。這部漫畫不僅在1996年獲得「文春漫畫賞」,2002年更獲得手塚治虫文化獎,可說備受各界肯定。

電視動畫版於20024月開始在朝日電視台播放至今,曾創下12.4的收視成績,遠遠超越《哆啦A夢》、《櫻桃小丸子》等多部人氣卡通。截至目前為止,已經播出超過200,且持續有新作推出,受歡迎之程度可見一般電影版就是在如此高昂的聲勢下誕生,同時更是朝日電視台開台45周年紀念之作

在台灣,花媽極具台灣本土化的說話腔調及方式,深受所有《我們這一家》動畫迷的喜愛。沒有俊美的主角人物,沒有華麗的動畫背景,沒有誇大的故事劇情…這是一部接近現實生活,平實而充滿溫馨歡笑的動畫。

《電影內容簡介》:
某個雷電交加的雨天,「媽媽」和「橘子」同時遭巨雷擊中,兩人的身體更因此被對調過來!從這一天開始,立花家展開了一段不可思議的生活。突然變成媽媽的「橘子」,總是抱怨自己變成『歐巴桑』又食量大增,中午還得固定打盹休息,然而也因為每天與不習慣的家事奮戰,漸漸能體會家庭主婦的辛勞;而變成橘子的「媽媽」則開心地享受著高中生活,還在體育課大展身手,更得意忘形地將球砸到橘子暗戀的岩木臉上;另一方面,爸爸和柚子則不斷尋找著能讓母女倆變回來的方法…。

就在全家人開始習慣了這樣的生活方式,橘子和媽媽也逐漸互相理解對方的心情時,橘子期待已久的校外教學即將來臨,經過幾番思量,變成橘子的「媽媽」決定以橘子的身分參加。在這三天兩夜的旅行中,媽媽是否真能安然度過、不被揭穿,同時與岩木擦出火花呢?面臨接踵而來的各種突發狀況,一家四口重新體認到家人的重要性。

《人物介紹》:

花媽:出生於九州,不管多小的事情都會拼命去做,個性超認真,但也很固執。基本上來說是個小氣鬼,非常討厭浪費,能用的東西都會繼續用,甚至想拿舊窗簾幫女兒做裙子。每天都過得很幸福,是個很容易滿足的人。在電影版中,和女兒橘子身分對調,不僅代替她到學校上課,甚至還參加了三天兩夜的校外教學。轉變身分卻未轉變他開朗不拘小節的個性,因此惹出了不少笑話。然而,為了救女兒,她不顧生命危險的偉大情操,也讓人看到花媽搞笑外的另一面。

花爸:出生於九州,不愛說話,對什麼事情都提不起興趣,老是我行我素,其實他總是看著媽媽的怪異行為偷笑。怪癖不少,常常廁所門開著不關,或者撿一些怪東西。也是個每天都過得很幸福、很容易滿足的人。在電影版中,總是忘了妻子和女兒的身分已經對調,會要橘子幫他盛飯,甚至還要橘子拿藥膏擦屁股上的痘痘。平常總是默默看著一切事情發生的花爸,這次大大展現了他對一家人的愛,不懼風雨執行拯救花媽和橘子的任務。

橘子:平凡的高中女學生。有很多夢想,也很愛作夢,老是為了一些小事跟媽媽鬥嘴。就像時下的高中生一樣,也愛漂亮、趕流行。在電影版中,變成了身材擁腫的花媽,一開始相當不情願地擔負起家務的責任,後來漸漸了解當家庭主婦的辛苦,也更能體會媽媽的偉大。和媽媽回鄉參加同學會,還遇見了媽媽國中時暗戀的對象,到底「那個人」是怎樣的人呢?

柚子:中學生,橘子的弟弟。個性害羞,天真淳樸。老是因為媽媽和姊姊神經太大條而心理受創。在電影版中,為了拯救媽媽和姐姐,發揮科學精神,循著蛛絲馬跡找出讓兩人變身回來的方法,雖然歷經多次失敗,仍不減他的決心!

《新登場角色》

田中:
在電影版中,因兩年前的一場大雷雨在賽馬場上與鴿子身分互換,鴿子的靈魂進駐到田中先生體內,舉止、動作從此異於常人。

鴿子:在電影版中,與田中先生靈魂互換,從此田中先生以鴿子的形態生活,為了尋找靈魂對調回來之方式,一直跟在變成田中先生的鴿子身旁。並大力幫忙花媽與橘子,使他們能順利換回來。

分類
影評

《心靈印記》-推薦語

一個完全跳脫公式、卻引人入勝的故事。透過超凡的影像語言,傳達出人生的幽默與智慧,是一次無比愉快的觀影經驗。—–導演  鴻鴻

終於尋找到用恆河水熬煮的雞湯,每個人的心靈都需要它的澆淋烙印。那股滋味,將會內化成最深沈的養分。—–懶人誌  錢亞東

    “探討人生, 却也暗諷做作的所謂人生哲學,片中人稱“完人”的智者留下的忠告。  和傳誦已久的“青鳥”主題相似:一切其實就在自己身邊或心中,不假外求。”—–影評人  景翔

人生就是生老病死,隨著年華老去…你可曾對真理的了解漸漸模糊而失卻了信心?本片導演馬克馬巴夫,以一介回教背景文化人的身份,藉劇中一對夫妻前往古文明國家-印度尋訪智者的過程裡,不分派別、不分高下,一一拆解人們對宗教的迷思,並提出質疑與反芻,企圖為你我找到生命的真正歸宿。
—-影評人  彌勒熊

當你對生命有迷惘,當你對自己的信仰失去信心,當你對人生充滿無力感,當你對社會充滿憤怒,在這部新婚夫妻尋找完人的印度旅裡,從那充滿禪意的睿智對白,找到你自己的方向。—-影評人  蘇士尹

分類
MOVIE

3月2日上映《39磅的愛39 Pounds of Love》贈票活動:

嗨!大家好!贈票活動又來囉!

時間: 3月1日(星期四)晚上19:20。
地點:
長春戲院(台北市長春路172號
獎品:39磅的愛》首映卷(一人兩張)。

請回答以下問題-請擇一回答,直接於本篇文章之留言區留言即可(並參考本部落格之39磅的愛39 Pounds of Love》預告、簡介、劇照欣賞:之文字介紹與劇照):

A:請問你看完39磅的愛》預告片及簡介之後的感覺及看法為何呢?

B:請問你有看過、聽過、或願意分享自己最感動的人、事、物嗎?

※注意事項※

1.請務必於留言時,在回答的文字最後,留下你的E-MAIL(無E-MAIL者取消資格,如果你文章忘記留,請再貼一次文),以方便通知你得獎。

2.得獎名單將於2月27日(星期二公布於本部落),請參與者注意公布時間與你的E-MAIL,謝謝!

祝觀影愉快!!

分類
MOVIE

《我們這一家》首映 陶子與花媽相見歡! 小燒 報導

原圖文出處~遊戲基地~ http://news.gamebase.com.tw/news/count.jsp?category=total&news_no=26406

2007/02/08

《我們這一家》電影版首映今晚(2/8)在京華城舉辦首映會記者會,遠從日本九州長途跋涉來台的花家一家人全員到齊,首度同台,現場並開放現場民眾一起同樂。在一連串熱烈地搶答下,送出了很多《我們這一家》相關週邊精美贈品,不管是大朋友、小朋友都相當的開心。

  目前台灣年紀最小的團體《小淘氣家族》為首映會帶來了開場表演,又唱又跳炒熱現場氣氛。在《我們這一家》花家一家人登台後,花媽一開口現場氣氛更是HIGH到最高點,就連平常沉穩的花爸、愛耍酷的柚子都忍不住手舞足蹈了起來。花家一家人更是現場演出了電影版中花媽與橘子因為相撞而互換身分的橋段,賣力演出博得相當多的掌聲。
 
 之後產後復出的超級辣媽「陶晶瑩」也受邀來到現場,兩位媽媽相見歡,不過由於花媽和橘子的身體已經對調了,還讓陶子一度搞不太清楚誰是誰呢!現場陶子還與花媽互談「媽媽經」後,並且表示下回一定要帶著她的「我們這一家」和花媽的「我們這一家」一起吃飯聚餐。最後,陶子特地送上了一幅橫幅,預祝《我們這一家》電影票房告捷。

 《我們這一家》電影版將於明日(2/9)於全台戲院上映,不論是大朋友、小朋友都歡迎您到戲院一同觀賞同樂哦!(現在到戲院觀賞《我們這一家》電影版,就有機會獲得紀念筷子一雙,詳情請看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