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0一六年,台灣與美國分別政黨輪替──在台灣,中國國民黨(馬英九)交棒,民進黨(蔡英文)接棒;在美國,民主黨(歐巴馬)交棒,共和黨(川普)接棒。三年多來,美國通過許多友台法案和國會決議案,台灣與美國的關係,顯然有長足的突破性進展!
舉凡台灣蔡英文總統電賀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的十分鐘對話、將台納入印太戰略一環的《亞洲再保證倡議法案(ARIA)》、允許美台高級官員互訪交流的《台灣旅行法》、載明美台軍艦互訪的《國防授權法》、對台軍售常態化的《台灣保證法》、協助台灣鞏固邦交以及參與國際組織並增強雙方經貿關係的《台北法案》等等,對台灣繼續站穩民主、自由的腳步,對台灣抗拒共產中國威嚇的信念、決心,都產生正面實質的鼓舞與影響。
不過,台灣因為經年累月遭受共產中國的威嚇掣肘,民主之路走得頗為艱辛,參與國際社會的意願更屢受挫折打壓;但是,像壓不扁的玫瑰,今年1月11日的總統大選,在香港反送中,以及中國國民黨候選人寧願選擇進入港澳國台辦晤談、卻拒絕赴美參訪的背景下,台灣人已經用壓倒性的選票,向國際社會昭告「對中國說不(Say no to China)」的決心!
台灣的民主運作已經步上正軌,台灣人已習慣參與民主的生活(各項民意代表選舉的投票率鮮少低於五成),身為民主世界領頭羊的美國,既然有意帶領這樣的台灣走入國際社會、參與國際組織,吾人認為,最有效率的表白,沒有比宣布「與台灣建交」更好的起手式了!在美國登高一呼、風吹草偃效應下,台灣的邦交國還怕不與日俱增嗎?在國際社會看穿中國隱瞞武漢肺炎疫情、成為危害全球安全體系的「麻煩製造者(trouble maker)」的真面目後,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的中國掣肘還能橫行無阻嗎?
更重要的是:與台灣(而非中華民國)建交,剪斷中華民國對台灣的糾纏牽扯,中國對台灣主權、領土的野心,自然就成為「不可能的任務」了!太平洋第一島鏈,就不虞在台灣這個關鍵據點出現破口了!
美、中由合作夥伴質變為競爭對手(而且是邪惡不正派的競爭對手)關係,並不是川普上任後才發生的事,而是早已有之;只是川普之前好幾任美國總統,都選擇不去碰觸這敏感的棘手問題。問題是:美國不面對中國這個邪惡不正派的競爭對手,它仍然是事實上存在;而愈晚面對處理這問題,問題勢必愈難處理。在商場見過大風大浪的川普,拒絕對中國邪惡不正派的崛起繼續矇眼摀耳,以後的歷史應該會證明,川普的快刀斬亂麻是正確且需要的!
同樣的道理,在台灣問題上,美國的模糊策略不是最後、最佳辦法,美、中終需攤牌,愈慢、愈晚攤牌,代價愈大!台灣二0一六與二0二0的總統選舉很清楚顯示,台灣的主流民意是親美而非親中,職是,台灣(人)困惑的是:(一)美國之所以未與台灣建交,是不能嗎?困難何在?是不為嗎?道理是啥?(二)美國是想要與台灣建交(而且愈快愈好),讓台灣成為民主國際堅強的一員,還是想要讓台灣在中國的染指收編下,終而被逼迫站到民主國際的對立面?
(作者為新竹教育大學退休副教授)
原文出處 台灣英文新聞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