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昨臺南親友帶老番乘筏渡海仔到網寮汕,更確定臺灣文獻中裝神弄鬼的「魍港」,就是道道地地「網港」。此外,依然難過地看到大潮水年年月月永恆地把泱泱大國的無用之物越洋飄來我們岸上。有醫院廢棄物、流行飲料瓶等等,也有很多的海洋浮球、浮鉛,比較顯著的大球是:中國浙江省臨海市海洋浮球。
學生有想到民俗學大官柳田國男的椰子文章齁?由海邊漂來的椰子,讓他感性與學術性地聯想到東亞海上之道。老番看到浙江臨海球,也來狗尾續貂一下,提醒學生還是要注意臺灣史研究的另一面,不能不面對。
研究臺灣史的老兵,鐵定知道浙江臨海與臺灣的「關係」。這兩、三年來,強國人又再度發動紀念快兩千年前,即西元230年,衛溫將軍率萬名士兵從臨海市附近出航擄掠幾千「臺灣人」回中國的豐功偉蹟,我們臺灣也有人響應。
中國人的主張,當然有「文獻根據」,文獻即《三國志》與《臨海水土異物志》。問題出在歷史文獻的「訓詁」正確否。老番總是覺得,現在臺灣史研究,似乎多著重於近代後期,亦即十九世紀後半以後的百多年近現代史,不然就來個唬爛鄭成功(Holland, Koxinga)的「大航海」、「海洋時代」。這樣,有點新娘新娘媠噹噹,沒注意褲底破一康,臺灣史會感冒不健康。
原文出處 Kaim Ang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