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MOVIE

【音樂人生 KJ:music and life】


片名:【音樂人生KJ:music and life】。
上映日期:2010-01-01。
類型:紀錄片。
片長:1時30分。
導演:張經緯。
演員:黃家正。
發行公司:CNEX。

劇情簡介:
★2009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最佳剪輯】、【最佳音效】。
★2009香港國際電影節【真的假不了】單元。
★2009中國雲之南影展【特別展映】單元。

17歲的黃家正具有天縱神才的魅力,這位charming leader不論是指揮學生樂團、領導室內樂、為合唱團伴奏,甚至面對音樂比賽的評審,都帶有君臨天下的非凡氣勢!

然而在那自負近乎傲慢的態度下,黃家正帥氣純真的笑容中卻總帶有一絲憂鬱:11歲的他就以鋼琴神童之姿拿下香港校際鋼琴大獎、遠赴倫敦與捷克巡迴演出,更與布拉格的樂團灌錄貝多芬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的唱片。但他卻痛恨比賽、厭惡功利,不僅對生命充滿了疑問,對真理更充滿了嚮往。

他週遭的人對他又愛又怕,卻又心儀而信服他超凡的天才魅力。黃家正自己卻最憎恨那些「天才」的頭銜,永遠只想要做一個真正的「人」!「為什麼要演奏音樂?」、「人生就只有音樂嗎?」、「如果真有神,為何世界不公平?」

從七歲起,這些問題就盤據在黃家正的腦海中。直到現在,17歲的他還是持續在追尋答案……

關於《音樂人生》上映背景
它打敗了《不能沒有你》,奪下戴立忍最想爭取的「最佳剪輯」獎;它打敗許多劇情片,拿下陳珊妮也肯定的「最佳音效」獎。它改寫了金馬獎歷史,以紀錄片之姿入圍三項更悉數獲獎,成為金馬獎有史以來獲獎最多的紀錄片──它就是《音樂人生》!

大提琴家導演張經緯,費時六年拍攝,記錄香港音樂天才黃家正11歲到17歲的生命歷程,從初綻光芒到年少輕狂,如何在音樂與夢想、親友與社會的課題中,對真理和人生一再的探問與追尋。全片以弦歌般交織如詩的敘事手法,牢牢抓住了觀眾的耳目心神。在香港上映院線長達半年,場場爆滿,至今仍未下片,一舉打破紀錄片在香港史上的票房紀錄。

著名藝文人士如王文華、羅智成、張艾嘉、陶喆以及劉軒等人,也都為本片給予衷心的推荐。八月份CNEX在台中進行放映時,包括台中市副市長蕭家旗、國台交副團長曾能汀以及眾多團員、著名鋼琴家陳冠宇、台灣鋼琴協會理事長簡雪豐等人,都對本片讚許有加。如今更因打破金馬獎史上多項紀錄,引起各方詢問,因此CNEX迅速敲定信義威秀影城,在2010年元旦與台灣觀眾見面!

想要一睹2009華語電影最大驚喜,一同參與這場破紀錄的驚喜之旅嗎?現在就來體驗《音樂人生》所帶來的最大感動。

導演簡介
張經緯,香港出生,祖籍廣東深圳湖貝村。

年輕時,學習大提琴。及後,到美國的Brooklyn Colleg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修讀音樂碩士課程,亦因此有機會接觸很多其他科目,最後以主修電影製作、副修哲學畢業。曾製作4部劇情短片及監製1部紀錄短片,作品在多個國際影展中參展及獲獎。他第一部執導的紀錄長片「關心是潮流」已在後期階段,快將完成。

另外,他的第一部長編劇情片劇本《上帝的蘋果》獲得「2001年中港台電影神話劇本創作賽」優異獎,而第二個劇本《天水圍》亦獲得2005年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的最佳故事獎,此劇本由許鞍華導演拍攝為《天水圍的夜與霧》。《音樂人生》是他的第二部紀錄長片,另一部作品《歌舞昇平》入選 CNEX 2007年「錢」主題徵案,並且入圍2007年香港電影節競賽單元。

張經緯導演自我闡述
我以前學大提琴,夢想做馬友友,傻傻的苦練到26歲時,認識了一個拉小提琴的日本女孩、很快就和她結婚。從她身上我明白到甚麼叫「才能」……所以,算了,不拉琴了。在大學東摸摸、西碰碰,結果搞上了電影。2002年我第一次和黃家正見面,他當時11歲和捷克的樂團演出貝多芬第一號鋼琴協奏曲。我就是喜歡聽他彈、很迷人。一直聽,聽到他現在已經17歲。

我羨慕他,他是天才。但是他有時候不太快樂。

萬般皆苦。

做人難;活在芸芸眾生中難;在社會中做一個鶴立雞群的天才……更是難上難。

蘇東坡感嘆曰:「人皆生子望聰明」,可是,誰又不想如三國演義中曹操所說的龍一樣「興雲吐霧、飛騰于宇宙之間」呢?

人——所有的人,因為「天生我才必有用」——就在這矛盾中拉拉扯扯,找尋我們的夢想和希望。

劇照欣賞: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