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http://orzmovie.com(彌勒熊電影網)
片名:【不能沒有你NO PUEDO VIVIR SIN TI】
上映日期:2009-08-14。
類型:溫馨/家庭、劇情。
片長:1時30分。
導演:【台北晚九朝五】戴立忍。
演員:陳文彬、趙祐萱、林志儒。
發行公司:原子映象有限公司。
官方網站:http://atomcinema.pixnet.net/blog 。
劇情簡介:
★2009年第46屆金馬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著劇本、年度台灣傑出電影。
★2009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台北電影獎最佳男主角。台北電影獎最佳男配角。媒體推薦獎。
★日本SKIP CITY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
★2009鹿特丹影展競賽片。
★韓國全州影展、香港電影節、日本福岡影展、英國愛丁堡影展、西雅圖影展。
台灣真實社會事件改編,
一則父親與女兒最令人動容的親情告白,
如果能再重來一次,我不會讓任何人把你帶走。
父親:妹仔,妳看得到我嗎?
女兒:看得到啊
父親:海那麼深,妳怎麼看得到?
女兒:我一直看、一直看、一直看……就看得到。
在高雄港的碼頭邊,無照的潛水伕父親,與七歲大的女兒相依為命,靜靜生活著。儘管物質上沒有奢華的享受,作息簡簡單單,兩個人的心裡卻是充實而溫暖。直到女兒屆臨入學年紀,沒有監護權的父親為了替女兒報戶口南北來回奔波,警察、社會局介入,眼見衝突一觸即發,父親為了要和女兒共同生活下去,不惜作出大膽行徑…。由台灣真實社會事件改編,在困頓的時代裡,為了最愛的人,要如何不放棄生命的希望與努力,2009年最真情催淚的台灣電影!
◎幕後訪談:
Q:請談談拍《不能沒有你》的動機,以及這個故事想要傳達給觀眾什麼樣的情感?
導演:三年前,阿彬給我看了一份兩頁的故事大綱,內容是發生在五年前的一個社會事件。我當然對這個社會新聞還是有印象的,但那時的我就如社會大眾一般,只當它是眾多的新聞之一,看過也就算了(不然又能怎樣?)。但那兩頁的大綱引發了我的好奇,原來聳動的新聞背後,卻有一段令人動容的故事。其實我們生活在一個被媒體虛構出來的世界裡,在那個世界中,所有表面的現象與衝突都被一再地放大且重複,而社會大眾便透過這樣的方式來認知、進而曲解我們存在的真實世界。一個不留神,那些真實而溫暖的存在頃刻間便被一幕幕驚心動魄的定格畫面所取代。從那兩頁大綱開始,我開始了歷時一年半的劇本寫作,這期間重寫過七稿,整個過程是一場「探索真實之旅」。
最後定稿《不能沒有你》故事變得很簡單,如同吃飯喝水一樣,是發生在真實生活裡的故事。我想拍出真實台灣的樣貌,與我們共同生活在這個島上的其他人是如何生活?喜歡的人、事、物又是什麼?他在乎的是什麼?最愛的是什麼?這對我而言才是一個真實的世界 。對於故事中的主角,他存在的希望就是他的女兒,他沒有太偉大的夢想與希求,他只想和女兒在一起陪她長大。親子關係是人類社群最基礎的一層,家庭由此出發,有了家庭才會有社會、國家、世界,整個人類社會文明就是奠基在親情之上。而如果由人制定的社會法令和制度,不但無法維護最基礎的情感,這樣的制度規章是否出了問題?
Q:會採用黑白攝影的原因是?
導演:當我放棄色彩來說這個故事的時候,大家都很疑惑,因為黑白對大多數人而言代表了沒有市場、觀念的落伍、上片的困難與觀眾不易接受;但我不想再剝削這個事件了。五年前,因為媒體的「精彩報導」:一個壞人挾持了一名小女孩,在天橋上…,已經讓我以很扭曲的方式剝削過他們一次,我覺得很抱歉。那這一次呢?如果使用彩色底片拍出美麗的電影,也許可以彰顯我的品味、甚至讓我得幾個獎風光一陣子,但事情過去以後,我想我又得再抱歉一次。所以我想還原到最基本的狀態,盡量避免視覺性的裝飾,我選擇了黑白色調,希望觀眾不會被五彩繽紛的世界打擾,而更能專注去感受這個故事,進入這對父女小小的世界。但是後來我才發現,拍攝黑白影片反而比彩色影片更困難,有很多意料之外的挑戰,但是我們工作團隊還是一路堅持走過來了。
Q:印象最深刻的一場戲?
導演:海底攝影是我們花最久時間等待的部份,台灣大部分的水底拍攝都是在游泳池中進行,因為要直接在海中、在大船的底部拍攝,需要很多條件同時成立,像是天氣要夠好,水要夠清澈,拍攝前一個禮拜不能下雨,因為需要一週讓海中懸浮物沉澱。尋覓了許多海港,後來選擇小琉球,除了當地周邊乾淨的海域,也有些許數量的遠洋漁船來往,以提供我們拍攝需求。去年夏天連續來了五個颱風,這是我最難忘的部份之一,因為一直等了三個月才把海中的戲拍完。另一場則是在新聞事件發生現場,場景是在台北忠孝東西路車行地下道上方的天橋, 當時的情境非常危險,由於地下道車流量極高,加上天公不作美,演員所處的情況更是危險。雖然事前我們做了非常多的標語,提醒駕駛人不要因為影片拍攝而忽略了行車安全,可是民眾還是相當的熱心,當天119就被打爆了 ,連真的救護車都來,最後真假警察、救護車、圍觀民眾、臨時演員全都混雜在一起,大家就這樣完成了這一場戲。
阿彬:有場戲萱萱讓我嚇了一跳。當時拍的是父女倆要躲避警察追查,而懸空掛在房子外的戲。排戲時風浪並不大,但正式開拍後卻遇到貨輪經過,激起大浪,我們就被浪捲到房子底下去(房子有大概三分之一是懸在半空中。)那下方有很多岩塊,被海浪一直衝撞的我們都受傷流血了,當時被綁在輪胎上其實有種孤立無援的感覺,但萱萱完全沒有哭鬧,這個讓我非常的驚訝跟佩服。
Q:妹仔比較開心的戲?
萱萱:抓螃蟹很好玩。有一個網子要放到海裡去抓螃蟹,有抓到四隻。
阿彬:可是那不是海裡抓的螃蟹耶,那是美術去街上買的。
〈導演說:事實上是一半一半,兩隻是萱萱丟下海的補蟹籠捕獲的,兩隻是美術組從市場買來的。但美術組買來的螃蟹都快樂不起來,而萱萱捕獲的則是精力充沛,所以後來表現得很好。〉
Q:給觀眾一個非看不可的理由。
導演:《不能沒有你》可是一個補給站,補給什麼呢?對我來說,這部電影可以補充勇氣、力量、執著、關懷、愛和溫暖。這個故事提供了這些補給,支持我拍完這部電影,我希望它也能提供觀眾和社會這些能量。如果你覺得自己需要這些能量,或是想告訴身邊的人 「NO PUEDO VIVIR SIN TI」(西班牙語中「嘸你我會死」之義),要是你說不出口,歡迎帶他來看這部電影。
演員介紹:
◎陳文彬/飾 李武雄
早年曾經擔任過記者,第一次正式的演出就演活了一位淳樸底層工人角色的陳文彬,本身也是一位紀錄片與戲劇導演,他長期用影像關心社會與族群議題,2004年執掌的《家》獲文建會地方誌影展優選作品、入圍第41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2004年女性影展。而2006年編╱導的HD短片《泰雅千年》在第41屆休士頓國際影展大放異彩,榮獲民族文化類白金獎。世新大學社會發展學碩士。曾任記者、國會助理。參與多部電視、電影、紀錄片拍攝工作。
◎趙祐萱/飾 妹仔
第一次演戲的萱萱,母親則是雲門舞集的主要舞者之一,父親則為電視台編導,才八歲的萱萱有一種渾然天成的氣息,也許是從小耳濡目染的緣故,萱萱聰慧早熟且有著超乎同年齡小孩的世故。萱萱的表現在拍攝現場可以看出相當的穩定且專業,很快的,也有不少的工作人員變成了她的後援團,甚至都再片場開始稱起萱姐。導演說:在兵荒馬亂的拍攝現場,她總是專注且安靜地等待,彷彿隨時準備起身投入演出。這是一種相當難得的特質,而她對表演這件事情顯然也有濃厚的興趣, 我想在她的身體裡流著就是表演的血液吧。
◎導演介紹:
戴立忍是台灣知名的電影工作者。他以導演主修畢業於國立藝術學院。自1990年開始參與電影工作,剛開始以演員為主,至今共在超過30部電影中演出,並且多次獲獎。2001年他執導第一部短片《兩個夏天》,獲得金馬獎最佳短片、台北電影節首獎,並且入圍法國Clermont-Ferrand影展國際競賽單元。2002年戴立忍受邀執導劇情長片《台北晚九朝五》,這是一部由香港影人出資在台灣攝製的商業電影。2009年《不能沒有你》則是第一部由戴立忍自編自導的劇情長片。除了導演與演員之外,戴立忍也從事電影編劇和剪輯工作。興趣廣泛,但都離不開電影。
◎導演的話:
《不能沒有你》是一真實事件,發生在2003年。當父親和女兒站上天橋的那一刻,超過六個台灣電視台做了實況轉播,過程長達二十分鐘。兩天之後,再也沒有任何一份媒體後續報導,更別提關注這對父女試圖彰顯的事由。對於這個題材該如何呈現,我不斷嘗試與思考,卻始終找不到屬於它的色彩,最後我選擇最簡約的黑白色調來拍攝。或許因為這樣而失去了所謂的市場性,但我希望看過這部影片的觀眾,能因此擁有更大的空間來找到屬於這部影片的色彩。這部電影並不是要讓大家去同情這對父女的處境,直到最近,類似的新聞事件仍比比皆是,我希望這部電影一方面能夠喚起社會大眾的同理心,他們的生活簡樸平凡,卻仍有小人物的堅持與自尊,為了自己的生活努力奮鬥,另一方面,也希望在這個經濟崩解的時代中,能夠帶給人堅持下去的力量與勇氣。
劇照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