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台灣史

Friedrich Tu : 現在的歷史教育或教育體制到底出了什麼問題?20201028


剛剛一位歷史老師朋友傳來這張照片,文字之簡單,讓我一開始以為這是國中歷史課本,沒想到這是高中歷史,而且是目前正在使用的課本。我沒念高中,沒讀過高中歷史,不知道二十年前的高中是怎麼教歷史的,但這段文字之錯誤、內容之粗淺,連放在國中都是非常不合格的敘述。看完之後的最大感想,何必要爭什麼108課綱、何必要吵什麼歷史教育的問題?如果目前第一線使用的歷史課本,還是使用這種充滿錯誤又老舊的敘述句,那麼爭論再多,又有什麼意義呢?

先不談詮釋和觀點的部分,這段不到五百字、針對「十九世紀民族主義的歷史」敘述,就有幾個基本錯誤:1. 希臘建國及民族運動,基本上跟1848年革命無關,希臘也沒有受到奧匈帝國的控制。近代希臘起源於1821年的希臘獨立戰爭,希臘獨立戰爭結束於1827年,宣布建立共和國,又在1831年改制為希臘王國。若往上追溯,可追溯到十八世紀末期的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統治衰微時,希臘人在巴爾幹地區掀起的「希臘啟蒙運動」,而這遠遠早於1848年革命。2. 1861年建立的「義大利」,其實是指義大利王國而非義大利。3. 1848年革命最重要的事件是匈牙利革命,但匈牙利在文中反而沒有提到。

再者,比起一些基本事實的錯誤,最讓人不解的就是觀點和詮釋的問題了:為什麼還要用幾十年前國立編譯館的「富國強兵」,去描述這段民族主義的建國歷史呢?我們都知道,「歷史就是當代史」,中學課本的歷史教育以往之所以談到民族建國運動,要使用「富國強兵」來形容,不外乎是基於時代氛圍下的愛國教育產物。因為民族分裂、所以國家積弱不振、若要實現富國強兵的大國氣勢,那麼一定得進行「統一運動」,普魯士要統一德意志、薩丁尼亞要統一義大利、希臘要統一巴爾幹、北伐軍要統一大中國,富國強兵的終點,似乎就是「實現民族偉大復興」。

這本課本的書寫者未必有這個意識,但卻仍然使用這種傳統的語句去敘述,這是最讓人疑惑不解的。現在談到民族主義的歷史,不是應該探討在啟蒙運動之後,在帝國和宗教等傳統結構的作用消逝時,「認同」與「身分」是怎麼被建構,被「發明」出來的?在建構的過程中,又透過那些工具(比如語言學)?去確定「我者」與「他者」的邊界線?用安德森的話來說,民族主義最重要的,就是共同體如何透過「想像」建構其邊界線?

以本段課文來說,最重要的問題其實是,法國大革命所激發的民族主義,如何引起1848革命,以及在這場失敗的革命之後,所引起的第三波民族主義運動,也就是安德森的「官方民族主義」,或是劉仲敬所謂的「帝國超民族主義」。而不是只使用一句「民族主義轉而成為統治階級動員的力量」,就這麼不知所謂的帶過去。為什麼民族主義會從「被統治階級」轉而成「統治階級」的力量,進而掀起一系列統一建國運動的「大國崛起夢」呢?

在俾斯麥主導下的普魯士王國,最終統一德意志的時候,普魯士的國王威廉其實是非常無奈的,因為俾斯麥給他挖的坑太大了,實在讓他擔不起。為什麼威廉國王不想成為一個統一的德意志國皇帝?為什麼「認同」或「想像」的無限延伸,讓普魯士、義大利王國最終成為一個具有龐大帝國結構的大民族國家,並成為一次世界大戰的「原爆點」?我想這才是在歷史課中提到「民族主義」時,應該被討論的問題。

上述的討論會太複雜嗎?高中生會看不懂嗎?2016年的高中經典閱讀書單,不是就有《想像的共同體》?現在的歷史教育或教育體制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才會產生這種108課綱與課本極度不協調的斷裂狀況呢?還是這就是所謂的一綱多本、多元開放呢?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原文出處 Friedrich Tu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