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TAIWAN

李悟: 世上絕無「微電影」20202019

原文出處 李悟 (所有圖文版權頁原著作權人所有)

世上絕無「微電影」

李悟 現為台藝大當代視覺文化博士生

在台灣截至目前為止,不論政府官方、產業界,或是學校所舉辦的影片活動,都還是用「微電影」這三個字。就因為裡面藏了「電影」二字就感覺似乎比較專業、高級、時尚了,但其實這些都是以訛傳訛的「假訊息」。怎麼說呢?其實世界上並沒有「微電影」這種「電影」或「影片」。那或許你會說很多人都在講,就連政府單位也都在辦「微電影」比賽呀,怎麼會沒有「微電影」呢?

但我反個方式來說,有看到哪個影展裡有頒發「微電影獎」的嗎?不論是坎城、柏林、奧斯卡、日舞影展等等,都只有長片、短片這兩種規格,而沒有「微電影」這種選項;另外,如果有「微電影」,那它的英文又是什麼呢?

是Microcinema、 Micro Movie 或 Micro Film,到現在都沒有個定論,這就可證明沒有「微電影」這件事了。至於為什麼還會有人還在說「微電影」,就因為他/她不是電影專業,我這裡指的有可能是政府單位的人,甚至學校教師,都有可能因為大家都這麼講,他們也就跟著講,好像比較專業,實際上是讓人看出不是專業的。

那「微電影」又是怎麼出現的呢?在談「微電影」之前,大家必須先了解一些網路的成長脈絡,以及網路從何時開始盛行?從何時的頻寬可以讓我們瀏覽影片?再來說關於2007年巴黎市政府舉辦的法國影像論壇在第三屆口袋影展所提出「第四螢幕理論」的概念。

所謂「第四螢幕理論」是指人們日常生活的螢幕從電影、電視到電腦之後,預測第四個螢幕是「智慧型手機」。而反觀在2007年時,世界上有多少款「智慧型手機」的出現呢?因此我們可以斷言,在「微電影」之前的概念就來自於「第四螢幕理論」的「智慧型手機」。

那「微電影」又是怎麼出現的呢?中國在1993年開始進入「互聯網」時代,為因應網路發展與激烈競爭的影音分享網站,土豆網於2010年推出首部自製網路偶像劇「歡迎愛光臨」,而2011年,新浪網舉辦了「2011首屆微電影節」,嘗試提升新浪網作為平台的知名度,並吸引更多產業投資在微電影產業當中。

所以在微電影的定義上就成為在各種新媒體平台,如優酷、酷六、土豆等影音網站上發布的影片,適合人們在移動狀態或是短時間休憩時所觀看,且具有完整故事情節,主要以公益推廣、形象宣傳、商業訂製與個人創意為目的。因此「微電影」就像中國網路上所風靡的「微」特色,如「微信」、「微博」等「微」字輩而出現的流行新名詞,為的就是因應網路世代所產生的「網路影像廣告」,而說穿了就是有劇情的「短片」。

既然已經是所謂的「流行新名詞」,當然也會變成「過氣舊名詞」。據筆者這邊文章所寫之時,在中國「微電影」已經沒人在說,取而代之的是「短視頻」。反觀台灣還有許多人,甚至官方影片比賽或廠商徵件比賽,甚至教育科系及民間所成立的相關協會,仍在用「微電影」這詞,實屬荒唐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