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處 : http://blog.chinatimes.com/c4liang/archive/2011/06/25/734844.html
(Talk About Movies梁良中時部落格)
音樂是一種很奇妙的藝術,它可以怡情悅性,又可以激勵人心,更會令人產生揮之不去的回憶,甚至會成為醫學上的治療工具,本片正是針對音樂的種種特性而拍攝的一個真實案例。
原著作者奧立佛‧薩克斯是英國著名的腦神經學家,他研究的一個嗜眠性腦炎病例曾被拍成好萊塢著名的影片《睡人》。本片取材自其《火星上的人類學家》一書中的文章《最後的嬉皮》,劇情描述正步入老年的索耶夫婦突然接到醫院來電,說找到了他們已失蹤二十年的兒子賈伯利(盧‧泰勒‧普奇飾),但出現在他們眼前的,竟然是一名形容消瘦、狀似痴呆且嚴重失憶的落魄中年人。經診斷,賈伯利因患腦瘤而無法製造新的記憶,故一直認為自己還活在那個流行反戰和迷幻搖滾的嬉皮年代。父親亨利(J.K.西蒙斯飾)因被公司無情解僱而賦閒,乃整天到醫院照顧手術後緩慢康復健康的兒子。他偶然發現賈伯利會對音樂產生反應,遂特意向正在作「音樂治療」研究的黛安‧戴莉教授(茱莉亞‧歐蒙飾)求助。經過一番耐心的摸索,黛安發現賈伯利對於六十年代的搖滾樂特別有反應,尤其對巴布狄倫和死之華樂團的歌曲如數家珍,乃加強這方面的治療,賈伯利的記憶狀況果然頗有起色。亨利為了尋找共同話題跟兒子作更多溝通,主動放棄了他自己多年來只聽抒情流行曲的音樂品味,轉而深入體會那些令賈伯利如痴如醉的搖滾樂歌曲,甚至成了這方面的專家。他偶然參加電台節目的問答競猜,贏得了兩張死之華演唱會的入場券。終於,父子倆可以像好朋友一樣,結伴到這個搖滾演唱會去「朝聖」和「圓夢」。
這是一部自始至終充滿感情、同時對流行音樂由衷禮贊的電影,片中既有兩代樂迷對不同類型樂曲的熱情,也有一個父親透過認真聆聽對方的音樂而找回兒子的心的父子情,兩者隨著劇情逐步發展而相互交溶,自然地滲透出一股感人肺腑的力量。屬於老一代樂迷的亨利,很早就將自己對五十年代流行曲的熱愛傳遞給童年的賈伯利,父子倆經常玩「猜曲名」的遊戲,父子倆都從中獲得很大的快樂。但在賈伯利進入青少年時代後,他有了屬於自己的音樂品味,開始跟朋友練團玩搖滾,他渴望「成為自己」,但亨利對此毫不在意,只懂得按自己的意思強迫對方唸書考大學,因為他認為賈伯利始終只是「父親的兒子」。在賈伯利眼中,亨利已從慈父變成嚴父,而且是一個完全自我中心的老頑固,父子之間的裂痕日深。在賈伯利準備去觀賞死之華演唱會的大日子,亨利卻硬是要拖他去參加大學博覽會,雙方的根本矛盾至此引爆,於是在大吵一場之後,賈伯利憤然離家出走,寧願在外流浪受苦也不再回頭。
類似的父子衝突戲碼在很多中外家庭都會出現,一點都不稀奇,本片可貴的地方,是刻劃出父親如何發現問題,並且願意深入自省以至完成自我救贖的過程。本來對失蹤多年的兒子已全無感情的老人,在陪伴賈伯利復健的時候,發現狀似痴呆的他竟在幾個熟悉的音符喚醒記憶下神奇地煥發出常人般的活力時,讓他頓時從迷茫中看到了希望,也讓他甘願放下高高在上的父親身段,開始用同理心去傾聽那些他以前根本不屑一顧的搖滾樂,並透過聽賈伯利對一些歌詞的解釋,才真正了解到另一個世代的生命追求。這個「發現」的過程,不但讓他終於找回了兒子,其實也是找回了他自己,使他最後得以含笑而逝。透過兩位男主角的精彩演出和編導對氣氛的細膩處理,影片的後半部深具感染力和啟發性,可給現實生活中很多「想了解兒子叛逆的原因卻無從入手」的眾多嚴父作參考。
若作為一個特殊的醫學案例來看,本片頗具益智性,也拍得毫不沉悶。尤其賈伯利在狀況穩定後,竟懂得用唱歌來追求在醫院餐廳中打工的女大學生西莉亞,篇幅不多卻趣味盎然,將一段「不可能發生卻發生了」的男女感情拍得十分有味道。
《最後的嬉皮》(The Music Never Stopped )
導演:吉姆‧柯柏格
編劇:格溫‧羅里、加里‧馬克斯
演員:盧‧泰勒‧普奇、J.K.西蒙斯、茱莉亞‧歐蒙
製作:Mr. Tamborine Man
–原載亞洲週刊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