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台灣史

翁佳音:【文獻外的廣深牛肉文化】20200215

原文出處:【Kaim Ang】(所有圖文版權皆屬原著作權人所有)

昨天水療後與一位同樣心病的青梅竹馬友人,在杭州南路吃「正宗本土黃牛肉麵」,貴喔,但年齡似小於老番的師傅煮得好。老番邊吃又不正經亂想起來:吃牛肉的故事。很多人告訴老番,臺灣人日本時代才開始吃牛肉。

又是日本時代,臺灣歷史好短。

沒錯,黃牛、水牛是舊時代臺灣人交通與農業的重要夥伴,捨不得撕食落腹,文獻常常這樣講。不過,如果實踐老番課堂口訣「多吃多喝多看」,就知道臺灣從南到北,邊鄙山區通常有刣牛坑、刣牛寮,甚至牛灶間的老地名。牛公牛母一世苦勞,休息病死之際,還得貢獻人間。牛皮、牛油、牛肉,無一不是舊社會的海陸重要不可或缺物資!

不信?清代律令不是常頒佈禁宰牛,還刻碑示禁?!但貼有「嚴禁小便」、「講究文明」標語之處,不多是尿味、野蠻稍多之處?中華儒佛文化好像沒有教好臺灣人,雖然「吃了牛犬,地獄難免」,但「不食牛犬,功名不顯」!讀書人祭孔祭魁星,得刣牛刣狗咧,真假掰。

文獻確實可看到十九世紀台東牛隻多時,阿美與卑南族臺灣人「宰牛、豬以祈禱」。老番故鄉彰化員林、鹿港等地,在十九世紀後半「歷年私宰無數」、「販賣各鄉村吃食」,臺中大屯在十八世紀後半有牛肉買賣;十七世紀後半,老番表弟鄭成功率領殘軍敗將侵略臺南時,邊打邊吃牛肉。

臺灣人吃牛肉淵遠流長,但記憶被學術文化界剪斷了。老番一九七零年代來北讀書才吃到牛肉麵,但似乎以前就愛吃牛肉乾了。牛肉乾,可是「海洋史」出口要課稅的重要貨品之一咧。結語:老番居然不知我們彰化臺中有無「名牌」牛肉料理。若有,請告訴老番,而且要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