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MOVIE

李筱峰:中國國民政府在台灣推行「國語」之討論


成立國語推行委員會
接管台灣的中國國民政府,為了讓受過日本「奴化」的台灣人能心向祖國,大力推動「國語」運動,1946年4月成立「國語推行委員會」做為推動國語運動的機關。香港被異族的英國殖民統治了155年,香港人的廣東話依然流利順暢,一點都沒有流失;台灣被號稱「祖國」的國民黨統治不到50年時,台灣下一代子弟已經不太會講自己的母語了。為什麼會這樣?

談起國民黨政府在台灣實行的「國語運動」,絕對不輸給日本人皇民化時代,在台灣推動的「國語運動」。日本人治台的前期,都還在師範學校裡面開有漢文課程,聘請台灣的漢學家用台灣人的母語讀漢文。國民黨接管台灣不久,就開始推動「國語」運動,禁止台灣人使用自己的母語,並將之貶低為「方言」。

國民政府認為台灣受日本「奴化」甚深,對「祖國」文化不了解,所以要積極清除台灣社會的日本色彩。透過「國語」的學習,以便了解中國文化。這項政策,不僅霸道,而且無知,因為台灣的鶴佬話(褔佬話)、客家話,與被列為「國語」的北京語,同屬漢語系。日本人禁止這些漢語系語言,目的是要清除台灣人的漢民族意識,沒想到中國政府來了之後,竟然也以禁止這些漢語系語言來清除日本思想,簡直愚蠢到了極點。當然,國民政府禁止的語言,還包括原住民語。

他們定於一尊的「國語政策」還有另一個重要目的,那就是要防止台灣人的本土意識的發展,以便與大中國融為一體。這種「國語政策」的推動,由「台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開始帶動。

國民政府於1945年10月接管台灣後,隔月即派員來台準備籌設「台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並於在1946年(民國35年)4月2日正式成立。成立之後,首先頒布標準「國音」同時於各縣市設立「國語推行所」、講習班,積極推展國語運動。

陳儀一到台灣之後,即以台灣人不懂國語國文為由,排斥台灣人,許多台灣知識份子,因此而被拒於公職之外。所以,當時的省參議員郭國基,要求政府要登用本省人材,「絕不容以台胞不解國語國文為理由,拒絕登用台省人,此種看法不僅無理由,且侮辱台胞無過於此」。

在推行國語政策的過程中,重要機制之一是透過教育體系,尤其以師範教育為首要。1946年3月25日行政長官公署,頒布了「台灣省三十五學年度小學教員暑期訓練實施辦法」中規定,國語、國文、歷史不及格者,即取消其任教資格(但是如果國語文及格,其他科不及格,但平均及格者,仍發給結業證書)。

自1949年起,省教育廳實施師範學校國語國文畢業統考。1951年7月10日教育廳令各級學校應以「國語」教學,嚴禁「方言」,教師和學生之間談話都必須用「國語」。聘請教員峙,應考慮其「國語」程度,如「國語」程度太差者,不予聘用。

此後更三令五申,強調此項政策。1952年11月28日有「台灣省國民學校加強國語教育辦法」責成校長監督、考核之責;1963年7月2日教育廳再頒「台灣省公私立小學加強推行國語注意事項」,此一命令最重要之處,在於推行國語成為校長考核教師年終考績之一,而學生說不說「國語」,也影響到其操行成績。

在這種「定於一尊」的語言教育政策下,台灣本地的語言,不論是褔佬話(俗稱台語)、客家話,或原住民族語言,都受到極度的歧視。

大約在50、60年代間,本地學生在學校如果說自己的母語,往往要受到各種處罰(或打嘴巴,或罰跪,或罰錢……不一而足),備受屈辱。學生長期接受這種歧視的語言教育,久而久之,產生巴夫洛夫式的古典制約反應,對自己的母語也會習慣性的自我歧視,自認為說自己的母語,是一件鄙俗的事(如果杜甫、李白再世來到台灣,吟起他們的詩作,恐怕,也會被台灣的學生恥笑,講一口鄙俗的方言)。

這種心理愈來愈普遍,台灣本地學生逐漸放棄自己的母語。再加上國民黨政府所操控的廣播電台和電視台,皆大部分以所謂「國語」發音,更使得台灣本地語言日漸沒落,所謂的「國語」,逐漸成為強勢語言。

彭明敏教授曾經這樣感慨地回憶說:「國民黨接收台灣後,立即強行所謂『國語運動』,從小學開始禁止使用所謂『國語』。小學生說一句台語,即予以罰款或公然悔辱。政府也硬性規定在電視上、電台及電影等中,使用台灣母語不得超過一定限度。這類蠻橫無理的語言政策,古今東西,絕無僅有。甚至,南非種族歧視政策最徹底時,也未曾見到。如此苛刻政策,企圖消滅多數住民的母語,這又是代表強烈的「省籍」歧視政策。幾十年台灣人還是乖乖地盲從了。弄到現在,台灣青年能把自己母語正確流利講出來的,不知何幾?(1999.4.29.《台灣日報》)

台灣住民的母語,在經過日本「皇民化」運動的摧殘之後,得不到將養恢復的生機,立刻又受到國民黨的語言霸權政策的再度摧殘。可悲的台灣人,在日本時代,日本人要他們以日語為「國語」;國民黨來了,要他們以「北京語」為「國語」;台灣人的「國語」,隨著統治者的轉變而變換,自己的母語,卻在這些外來的「國語」霸權下枯萎。

教育有一項重要的任務,那就是文化的傳承與更新。語言是文化的重要內容,消滅語言就是在摧折文化。「教育」淪落到在摧折文化,那就是「反教育」了。

好在台灣在解嚴之後,政治逐漸開放,民選公職越來越多,為了選票,民眾的語言也非尊重不可。過去專門替統治集團進行打壓本地母語工作的人,為了選票,現在也開始學習本地母語了。

【參考資料】
1.謝麗君,《戰後台灣語言政策之政治分析》,1998,台大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2.楊聰榮,《文化建構與國家認同:戰後台灣的中國化》,1992,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