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處 央廣 (所有圖文版權皆屬原著作權人所有)
中國武漢肺炎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持續蔓延,對中國經濟會產生哪些影響?淡江大學產業經濟學系教授蔡明芳在中央廣播電臺「這樣看中國」節目中指出,除了對餐飲服務業衝擊外,工業廠商因面臨到很大的不確定性,會轉單、外移,對於整個供應鏈重組都會產生影響。
對於這一次武漢肺炎疫情對全球供應鏈的影響,「這樣看中國」節目主持人蔡明芳指出,因為中國是世界的工廠,主要品牌廠商的產品都會在中國製造,中國沒有控制好這次疫情,讓這些廠商在生產上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短期而言,這些在中國的廠商面對到一些生產上的障礙時,因無法管控,因此會轉單到台灣、東南亞的國家,日本或韓國等等。
疫情時間拉長 將導致廠商出走、技術流失
蔡明芳表示,一些廠商未來會在自己國家或其他地方保有一些廠房,如果遇到一些不確定性時,還可繼續生產、維持供貨穩定。
因此,在武漢肺炎疫情的當下,要關注全球供應鏈會怎麼去變化。而且這個影響絕對不是只有短短一年,如果情況延續下去的話,像是顯示器、記憶體、主機板或印刷電路板等產業大概都會往外移,可以猜想得到,如果這個供應鏈的移動加速,中國過去幾年透過一些技術竊取或一些不公平貿易手段所獲得的經濟成長,有可能瞬間或很快消失。
一旦先進國家廠商慢慢離開後,這些廠商的技術就跟著出去,中國的員工無法再去學習,這對中國的影響會非常非常大。
另外,在武漢肺炎疫情和美中貿易衝突對中國產生很大影響時,必須要反思,在不斷想辦法增加經濟成長的背後,有可能必須要花更多的代價來抑制因為經濟成長所產生的負面效應。蔡明芳指出,比較沒有錢的國家、開發中的國家或低度開發中國家,這些國家的政府大概也知道生產環境、生活環境很重要,要把它弄好,可是因為沒有錢,只能先拚產量,先賺錢再說。一旦每個國家都這麼做,整個世界的環境就會越來越糟。
單純追求經濟數據 不代表生活就更好
另外,蔡明芳表示,從武漢肺炎疫情中還看到一件事情,整個經濟不斷成長,可是這個國家或城市裏的醫療設備、醫療機構有沒有相應的提高。因此要反思,經濟成長的目的是為了要蓋更多的醫院醫治更多的病人嗎?絕對不是,經濟成長目的應該是要讓大家過更好生活,生活水準更好,環境更好,而不是只有單純的看到經濟數據增加。
蔡明芳最後指出,整個武漢肺炎疫情對中國經濟所產生的影響,絕對不會這麼容易解決,美國華爾街日報也說會持續好幾年了,到底會是幾年,沒有人說得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