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TAIWAN

台史博的線上典藏品口罩展 : 臺灣口罩的百年親密史

原文出處 台史博 (所有圖文版權皆屬原著作權人所有)
臺灣口罩的百年親密史
先來個安心不亂宣導~依據衛生福利部的建議:目前國內尚無出現社區傳播,民眾無須恐慌搶購口罩。口罩使用時機為「看病、陪病、探病的時候要戴,有呼吸道症狀者應戴口罩,有慢性病者外出建議戴口罩」。

搭配正確戴口罩4步驟服用:衛福部

  
說到口罩,它是我們在現代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貼身好夥伴之一。事實上,不只是在現代,臺灣人早已與口罩相處了近百年的時間。而且,在不同時代中的口罩,其實也各自擁有不同的材質、作法、任務,甚至能夠解讀出它們背後的時代意義與社會現象。
  
現在,就讓我們以臺史博的口罩類典藏品,一起來簡單回顧臺灣人與口罩之間的百年親密關係吧。

不要用到最好:Moldex 8002口罩式防毒面具(典藏號:2005.010.0366)

這個口罩型直入式防毒面具,是戰爭時期的個人防護用具,面罩主體為灰色橡膠製作,僅覆蓋口部與鼻部,口部左右兩側邊各作圓形開口,採用2個濾毒罐嵌入左右兩側,可保護人的面部與呼吸器官,主要可用於軍事、救災、衛生防疫等。這應該是最具防護力的口罩了吧,但一旦用上,則是表示面臨特殊嚴重時期,所以不要用到最好。

近代政府的公衛宣導:新竹州衛生課流行性腦膜炎預防衛生宣傳單(典藏號:2009.011.0278)

面對傳染性疾病,政府當局須採行的措施之一,就是向社會大眾宣導正確的防疫觀念。這張在日治中期由新竹州衛生課印製的「衛生宣傳」傳單裡,就針對「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進行預防宣導,包括了:(一)預防注射、(二)衣類寢具的日照消毒、(三)使用口罩、(四)以食鹽水嗽口。傳單並警示「因為臺南地區正在流行,請大家注意」。顯示在此時使用口罩就已經是很重要的觀念。

騎機車要戴口罩:重光行出品雙輪牌特製口罩文宣品(典藏號:T2018.001.8352 秋惠文庫寄藏)

這張早期的口罩廣告中,強調了噴農藥要戴口罩,還有騎機車也要戴口罩,顯示騎車戴口罩的觀念很早就出現,並且間接呈現了1970年代起機車開始廣泛普及的年代。值得留意的是,旁邊還留有「反共抗俄、增產報國」的標語。

普及的紗布口罩:義豐企業社出品大家好高級紗布口罩(典藏號:2007.004.0053.0004)

這種紗布口罩,或者另一種棉布口罩,對於1980年代前後的人們來說,應該並不陌生。在後來開始出現各種花俏圖案的布口罩之前,這是最常見到的口罩種類。

重大疫疾底下的恐懼:《SARS病毒防治手冊》(典藏號:2004.064.0004)

2003年,臺灣面臨「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重大威脅,當時民間大量搶購醫護人員使用的N95高級醫用口罩,企求能有效阻擋病毒感染,反映出大眾社會面對重大疫疾的恐懼心理。這個牛頓雜誌別冊出版的《SARS病毒防治手冊》,封面女性臉上戴的就是N95口罩。

奮起吧!請聽我的聲音:「憤」口罩(典藏號:2016.032.2127)

這件醫療用口罩,用釘書針將一個大大的「憤」字紙卡固定在口罩上,是2014年318公民社會運動參與者的使用物件之一。口罩是近年街頭社會運動中經常使用的物件,除了能夠抵擋外頭空氣煙塵,遮蔽自己臉部,還可作為表達解除噤聲或公開發聲等象徵意義。

懇請你的選票支持:2016年總統大選台灣團結聯盟宣傳口罩(典藏號:2016.005.0041)

為了更貼近選民,提升宣傳效果,各候選人及政黨不僅發送紙本文宣,更會贈送寫著宣傳文字與圖樣的日常物品,如鑰匙圈、扇子、面紙等實用性高的物品。根據法定標準,候選人贈送選民低於30元的物件才可為宣傳品,超過此價格則屬賄選,所以這些贈品還會更輕巧些。這件2016年總統大選期間的宣傳品,用的就是三層設計加上鼻樑壓條的一般醫療用口罩。

掀起你的口罩來:《客家風雲》雜誌第13期(本館常設展「斯土斯民:臺灣的故事」展品)

1949年起,中華民國政府推行國語運動,進行「獨尊國語」的語言發展政策,導致本土語言文化嚴重流失,直到解嚴後,相關文化復振與社會運動才逐漸成形。1988年,客家青年推動「還我客家語運動」,遊行主辦單位稱向來被視為客家人的「國父」孫文為「名譽總領隊」,而當時《客家風雲》雜誌也以戴上口罩的孫文作為封面,用「掀起你的口罩來」的手法,象徵重新找回母語的訴求。

搶匪的口罩:《大盜李師科》電影海報(典藏號:2004.006.0353)

1982年,李師科首度持槍戴口罩搶劫銀行,轟動社會。這項事蹟,直到1988年仍然被翻拍成電影。海報中的李師科臉上,戴的是不易辨別出來、並有遮擋效果的紗布(或棉布)純白口罩。在此之後,「進入銀行請脫口罩(以及安全帽)」,也成為了常見的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