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MOVIE

「完全費里尼」:訪策展人王派彰

原文出處 : http://movie.cca.gov.tw/Case/Content.asp?ID=401&Year=2007 (台灣電影筆記)

什麼是一個影展的視野?是需求,還是趕流行?

 

2003年我們舉辦「小津安二郎影展」時,觀眾多是中年人,而非一般台灣影展常見較為年輕的觀眾群,這次「完全費里尼」,我想也是如此。如何讓看電影變成一種需求?這是我們在做這一類導演回顧影展時,想去努力達成的。

所謂「喜歡電影」是:你發現電影帶給你什麼新的視野,會感覺飢餓,看完一部會想去看第二部,不停地去吸收。譬如說:台北金馬影展,雖然表面上票房不錯,但觀眾看完影片後就沒了,接著就在等明年會有什麼新的東西出現,這種現象比較類似一種「流行」,而不是基於「需求」來看電影。

影展有非常多種,各有它該存在的理由,但台灣的官方單位好像只在乎票房和新聞曝光。就像金馬影展,它的功能有點類似坎城、威尼斯影展,旨在介紹新的大師作品及年度好影片,但若要求它具有「視野」,基本上有先天的困難。像今年威尼斯影展就有法國的評論寫說它有一種「戰爭關注」的視野,這太好笑了!你或許只能說:「最近剛好有很多跟戰爭相關的電影。」

台灣缺乏真正有「視野」、有「想法」的影展,因為我們完全沒有這樣的資源。我覺得在台北至少要有一個往這個方向努力的影展,所以,我們嘗試著利用「國民戲院」的資源來朝這個方向運作,但這種想法在中南部完全行不通。例如上一檔「聲音影展」在中南部做免費放映時,遇到有現場觀眾反映:「看不懂!乾脆放歌仔戲給我們看好了!」諸如此類的問題會出現。但是,我相信中南部一定也有愛好這類影片的族群,卻因為免費放映的設計,導致真正想看的觀眾可能索不到票。「國民戲院」顧名思義好像要放映一些普羅的、大眾的電影,但我認為,台灣這樣的影展實在太多了。

什麼是一個導演的視野?是記者,還是藝術家?


有些人會指責老一輩「台灣新電影」的導演(譬如:侯孝賢楊德昌)不照顧市場、不注重宣傳,而現在新一代的年輕導演關心市場、懂行銷。但事實上,你會發現那種「跟電影(或者說跟著『導演』)一起成長的東西」不見了!費里尼的影片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生活的甜蜜》The Sweet Life,1960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