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禮」可能是大部分人這輩子除了婚禮以外最被隆重看待的時刻。當然,死人是看不到別人對他的「慎重其事」;否則難保他不想從棺材裡爬出來叫大家「別鬧了」!
我很怕參加葬禮,是因為一些看來奇怪又做作的儀式,常令我懷疑這是給死者的交代,還是向活著的人炫耀的表演?身為長子,我曾在至親的葬禮上因為沒流下眼淚而被責難,卻不明瞭一些人宛如唱戲的哭調,真摯在哪裡?
尷尬,我真覺得這是葬禮最常給人的感受。綿長的憂傷,總被刻板的形式硬生生切斷;私隱的情感,卻被迫要公開表達。你會發現,如果保持一點距離,仔細觀察不同人在卸下肅穆神情後的真實瞬間(譬如要趕場的牧師或法師、讚美人家服裝出色的恭維話語),說不定它更接近一場喜劇。
死者為大,或許因此華人世界沒什麼電影敢拿這件事開玩笑。倒是儀式化最厲害的日本,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有伊丹十三的【葬禮】(1984),以敏銳、誇張的手法諷刺死人被活人擺佈的荒謬,以及家庭成員互動的虛偽可笑,還一舉囊括日本金像獎最佳影片等多方肯定。
不久前才在瑞士盧卡諾影展及美國喜劇影展雙奪觀眾票選最佳影片的英、美、德合拍片【超完美告別】(Death at a Funeral),也是無所不用其極地要你「笑」看這檔事。
【超完美告別】其實是一齣非常符合古典三一律的笑鬧劇,事件、地點、時間都在一日之內完成。三年前已以億美元預算拍攝【超完美嬌妻】(The Stepford Wives)卻跌得灰頭土臉的導演法蘭克歐茲(Frank Oz),這回改走小品路線,把場景設定在他的老家英國,沒有大卡司,全片演員觀眾最熟悉的恐怕是在【傲慢與偏見】(Pride & Prejudice)表現出色、但鋒頭幾乎全被女主角綺拉奈特莉(Keira Knightley)搶走的男主角馬修麥克費狄恩(Matthew Macfadyen),他飾演死者的兒子,由於知名的小說家哥哥(二十年前以【墨利斯的情人】嶄露頭角的魯伯葛瑞夫Rupert Graves飾演)遠居曼哈頓,他只好獨力籌備老爸的告別式,誰知道一大早葬儀社就先送錯大體(所以別忘了在典禮前確認棺材裡躺的是誰),親朋好友抵達後得知致頌辭的不是哥哥而是他時,那種惋惜的表情及反應,更讓長期活在兄長盛名之下、才開始嘗試寫作的他,幾乎信心全無。
緊張多於難過的不只他一人,他的表妹帶著未婚夫來參加葬禮,最主要的目的是想和一路反對他們在一起的爸爸攤牌。誰叫葬禮成了關係疏遠的現代人好不容易才能碰面的時刻?但是本來就很緊張的未婚夫又因為吃錯小舅子自配的迷幻藥,結果在早就看他不順眼的老丈人面前大演荒腔走板,先是弄翻棺材,又赤身裸體鬧自殺,飾演此角的艾倫圖克(Alan Tudyk)堪稱使出渾身解數又大膽犧牲,表現比他在【鐵男躲避球】(Dodgeball: A True Underdog Story)可觀得多。
而這種聚會總會有不速之客,也許是被刻意忽略的第三者或私生子,也可能是憤怒的債權人或煞風景的檢察官,【超完美告別】也不例外。2004年以【下一站,幸福】(The Station Agent)大獲好評卻與奧斯卡影帝提名失之交臂的侏儒演員彼得汀克萊傑(Peter Dinklage)在本片就扮演了攪局的功能,但他帶來的真相差點為這場告別式多了幾具屍體,倒是出人意外。而在【長日將盡】(The Remains of the Day)演過安東尼霍普金斯老爸的84歲老演員彼得沃恩(Peter Vaughan)就算只坐在輪椅上,也能搶走不少鏡頭。
全片十多名主要演員彷彿默契純熟的接力賽選手,成功地演練出年輕劇作家狄恩克雷格(Dean Craig)緊湊有趣的劇本,而導演法蘭克歐茲彷彿想儘速抹去【超完美嬌妻】被指為浪費又不好笑的恥辱,炫技般地讓整部電影一方面僅繞著一座小莊園發展,但光是從庭院到客房、廁所到屋頂,就能笑點不斷,毫無冷場,觀眾想「嚴肅」一點都沒辦法。
但我覺得更耐人尋味的還是當眾人因為葬禮而齊聚一堂時,那種「生命的不平等」也一併上演的殘酷現實。就像棺材都可能因意外翻倒而讓屍體跌出來,總是有人適時出現搶走你的功勞,或是明明努力了好久卻功虧一簣。人生並不完美,即使走到告別式也一樣,這部讓所有角色的悶氣與壓力伴隨死者全數爆發的喜劇,似乎也在幫忙觀眾一吐生活的怨氣。笑,並非不敬,而是場集體放鬆的愉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