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時評

李竹芬:闖蕩德國的生涯點滴 (續) 20200720


柏林學生宿舍

談到德國的第三次搬家——從柏林學生宿舍,遷移到法蘭克福教職員宿舍,工程是如何的浩大之前,如果不瞭解我在柏林住宅的空間概況,將難以想像。所以,先讓我簡單描述一下,我那時居住的概況。

當時我的住宅,是位於一棟六樓學生公寓的二樓,右邊有一間宿友共用的大乒乓球室。我居住區域的空間配置,除了球室和自宅外,別無其他的住戶。

乒乓球室

每當宿友進入球室,開燈打球的那一刻,只要我待在自家的客廳或廚房,通常都會知道。倒不是因為打球或講話的嘈雜聲打擾到我。住宅的隔音效果相當不錯,屋內總是十分幽靜,甚至連一根針掉落桌上,都能聽見——掉落地上聽不到,因為有鋪地毯吸音。

我之所以會知道,是因為舍友開燈時,我廚房牆面的配電箱,會發出輕輕的一聲「喀嚓」。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我們二樓的居住區域,電源的總開關,就設在我家廚房。從那個配電箱,我甚至能夠切斷球室所有的用電。這是我一搬進學生宿舍時,從「喀嚓」聲的方位,自己尋根探索,為自己的疑問找到了解答。這樣的發現,害我剛遷入住宅時,鬧出一場烏龍。請容我後面再談,現在已經離題了,先言歸正傳。

住宅格局和租金

我的住宅,是一房一廳一廚一浴一衛一陽台的格局。走進屋內的玄關,右手邊就是廚房,有排油煙機和一個雙口檯面爐。廚房對面有兩間隔間,分別是淋浴間和衞生間。走過廚房通道到底,面對的是客廳。客廳十分寬敞,面積相當於臥室的兩倍;前面有個大陽台,長度和客廳一樣長。客廳左側緊連臥室。站在臥室的入口,左邊的角落、窗戶的斜對面,有一間貯藏室。

或許你會好奇,這樣格局方正、採光明亮、通風良好的柏林學生住宅,每月租金到底要多少?答案是只有250€,便宜到令人瞠目結舌的價位,但並沒有附設家具。而之前二手承租的社會住宅,附有家具設備,月租高達980€。之後要搬去住的教職員宿舍,月租也只有500€。這些的價格都「包含」水電及其他所有費用。

烏龍事件

請注意!我的學生住宅有這麼開闊寬敞的格局,生活機能完善,又位於柏林城市快鐵S-Bahn停靠站附近——建在地面以上的S-Bahn與地下鐵U-Bahn幾乎沒任何差別,彼此不僅能互相銜接,而且都使用同樣的車票。這樣交通便利、生活機能佳、格局又超棒的住宅,月租竟然只收250€!所以剛搬來時,我絕對不會相信,如此的租金,竟然還包括水電費用。尤其我才從月租980€的社會住宅搬走,兩邊住宅的房租價差,實在太大。

所以當我弄清楚乒乓球室電源的事情時,我立即去找宿舍管理員——他長得高頭大馬,那種令我有些敬畏的高大。「我住公寓二樓,最靠近快鐵站的那個區域。我發現住處旁邊的乒乓球室,使用我住宅的電。這件事,您清楚嗎?」「沒錯,妳居住區域的二樓,住宅和球室的電源,確實沒有區分開來。」「那麼,再向您請教一個問題,您到底如何計算我住宅的水電費?」他的答覆是「吃到飽,水電包含在內」。終於讓我恍然大悟,原來那時住的那棟學生宿舍,是多麼經濟實惠!

住宅的陳設

剛搬進學生宿舍時,除了廚房本來附有的兩樣設備外,住宅內幾乎空無一物。後來屋內漸漸充斥著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的家具、家電、用品等等,這些全部都屬於自己張羅購置的個人財產。甚至後來連陽台也擺滿了我種植的盆栽,貯藏室內也堆滿我的用具和雜物。個人物品之多,可算是空前絕後。

人算真得不如天算,而計劃永遠也趕不上變化。如果能預料未來還有一次大遷徙,我的住宅根本就不會選擇沒附家具,也不會是一房一廳,更不會塞滿形形色色的物品。當初耳聞留德攻學位,非有長期抗戰的決心不可——住宅的格局和屋內的陳設布置,顯示我的決心無比堅強,再加上在柏林的生活已經安穩,且早已邁入軌道,使我當時誤判形勢,完全沒料到後來會發生那件重大的變故。

柏林宿舍二手拍賣

前面提過,我住的柏林學生住宅,沒附設任何家具,屋內所有家當都是自己的私人財物。但要搬過去的法蘭克福教職員宿舍,屋內不但附設家具用品,在機構精心規劃下,還應有盡有、面面俱到,自己根本無需再勞神費力。兩邊住宅在設備用具的落差,簡直有天壤之別。所以,要從柏林搬走,光是想到要如何淨空屋舍,就讓我腦細胞不知陣亡了多少,更別說還有繁瑣龐雜的清理工作。

這怎麼辦呢?有一天在賣場購物時,清倉二手拍賣會的想法,突然一閃而過。畢竟我住的那棟宿舍公寓,有許多的住宅,都是沒附家具。或許舍友會需要用到我的中古物品,然後就由他們自己設法搬走。這樣等於是由舍友們自行掏腰包,集眾人之力,共同協助我解決出清和搬運家當的個人問題。彼此利益均霑,各蒙其利,何樂而不為?

宿舍管理員

一有想法,我就立即去找宿舍管理員,提出「搬家清倉拍賣會」的書面申請。管理員一副不苟言笑地說:「你拍賣所得必須繳納7%的營業稅,請列出所有的拍賣品項和定價,然後補交一份拍賣活動的收入和稅款估計表。」「噢,天哪!這是真的嗎?」我一時傻眼,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估計表能不能等我拍賣會結束之後,再交給你呢?萬一我連一件東西都沒賣出的話,豈不是白忙一場?」我以一個台灣人的思維,據理力爭。「不行,我們德國人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先擬個計劃並做評估,而且這就是『規定』!」「規定」兩個字,他講話的語調,說得特別重。

「你們的個性還真是一板一眼!」對於這個駭人聽聞的規定,我心中不禁嘀咕著:「德國人怎麼會這麼的天才?還想得出這種麻煩的規定?」他見我一臉錯愕的表情,自認詭計得逞,突然爆笑出來:「開玩笑的啦!」原來這位外表冷酷嚴肅的德國仁兄,也有這麼俏皮詼諧的一面。後來想想,他說的那個規定,如果是真的,應該也要感到不足為奇才對,因為他們就是「不可思議」的德國人。

拍賣前置準備和二手品項

在拍賣活動舉辦之前,屋內全部物品都必須徹底清潔——不管要送人或賣出。此外,還需要一項項標示價格。有些像窗簾、浴簾之類的用品,還多了一道拆卸的工程。望著屋內林林總總的家當,在還沒付諸行動之前,只不過憑空想像一下,自己就已經先累趴了。但聊以慰藉的是,後來拍賣活動十分成功。一連持續兩天,場面都非常熱鬧。

拍賣會中到底陳列什麼品項?主要有風景畫、書籍、家飾、盆栽、桌球組、單車、電視、電話、吸塵器、洗衣機、電視櫃、沙發床、茶几、書架、書桌、電腦椅、梳妝台、床鋪、窗簾、浴簾等等——大多是在贈送身邊友人後,所剩下的物品,也有少數是朋友寄賣的二手商品。要不是最近無意中開啟了以前拍賣公告的電子檔,這些事情的細節,大部分都已淡忘了。同時,也是因為這張拍賣公告還留在筆電,讓我勾起柏林生活的點滴回憶。一口氣完成前面那篇文章,沒想到一發不可收拾,變成洋洋灑灑的長文。

二手拍賣概況

二手貨搶手的情形,真是大出意料之外。那時候充當拍賣現場的自宅,每天都門庭若市,好像在開聖誔派對那麼熱鬧。估計至少吸引來自五、六個國家的學生。除了德國人,非裔和中東人,也來得不少。而他們完全都沒有議價,就阿沙力地直接掏錢購買,並且立馬離開。有些人在付款之後,跟我約好取貨的時間,然後呼朋引伴協助搬運。

有個女孩和她的朋友,一起搬運書架時,不慎撞倒了我漂亮的盆栽。「Jesus, verdammte Scheiße!」她不小心爆了粗口,然後一臉尷尬地說:「妳沒有聽到吧?對不對?」她向我使了使眼色。「怎麼會沒有聽到?不但字字清晰,我還能再重覆說一遍!」我嘴角上揚,故意逗她玩。「妳們日本女孩那麼溫婉含蓄,聽人家這樣子問,禮貌上不是都會假裝沒聽見嗎?」誰是日本人啊?這位正妹搞錯了!

當一位德國男孩正要帶走桌几時,二手家當已經快要賣完了。「請問一下,這是拍賣活動,但為何都沒人討價還價?你能否告訴我,這到底怎麼回事?」我好奇地問他。「東西維護得那麼好,幾乎就是新的。妳等於在半賣半送,哪有必要再議價?」坦白說,當時拍賣的目的,純粹為了淨空住宅,倒不是那麼在意本金回收多少。

最後,還是有沒賣出的舊貨,但幸好也不多。剩下的東西,大多屬於體積較龐大、不易攜帶搬運的物品,像洗衣機之類。最後我再找來二手商店,請老闆過來估價、收購並且運走。終於解決住宅淨空的棘手問題了。能夠輕裝簡行,優雅地離開熟悉的柏林,是一種多麼輕鬆的感覺。

柏林跳蚤市場

逛跳蚤市場,是我住柏林時,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承載著我許多異國異鄉的回憶。穿梭在懷舊的市集人群中,可以讓人體會到最真實的柏林人生活。這𥚃經常令我留連忘返。在準備離開柏林前,那一段感傷的日子中,在柏林博物館島區域出生長大的閨蜜吉絲拉———肯定是對我的即將告別離去,最感悲傷的一位德國朋友——她陪伴著我,重逛兩、三處跳蚤市場,也算是對柏林生活所做的一番回顧。

跳蚤市場是除了博物館、歌劇院、音樂廳、動物園或KaDeWe百貨公司以外,最重要的柏林特色之一。在這裡,你可以望見一大堆貨真價實、五花八門的「垃圾」。真得沒有騙你,他們實際上是真得拿「垃圾」出來販售,難怪德國人要強調「多元美學」。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他們確實將「垃圾」轉變成「寶藏」。在跳蚤市場裡,完全可以實踐所謂康德美學的想像力。看見造型怪異獨特的設計師和藝術家,聽到各式各樣的音樂,品嚐來自世界各地的美食,尋覓你心目中美麗的寶物,然後花少許錢賦予舊物新的生命,往往可以讓你度過一個悠閒美好的星期天假期,而不會感到沈悶無聊。

柏林有一個跳蚤市場之王── Michael J. Wewerka ,在假日的跳蚤市場,叫賣了數十年而成為百萬富翁。有點類似台灣小北百貨的老闆黃卜文那樣。努力做些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情,也能賺大錢。然而,在法律多如牛毛的德國──不僅有開放與工作時間的限制,也有販賣物品和場地的限制,使得柏林的跳蚤市場,較難像台灣夜市那樣篷勃發展。雖然如此,目前柏林的跳蚤市場已超過六十個,銷售額達到數百萬歐元,成為柏林重要的經濟活動。

跳蚤市場是一個尋寶的好去處。各色物件一應俱全,應有盡有。你可以找到德國最上等的廉價品與最難尋覓到的寶物。或許它們的價格並不如你想像中的便宜,但散發一種復古和戀舊的情懷,令人深深著迷。逛跳蚤市場最重要的事情當然是──挑一、兩件你最喜愛的寶物,然後好好珍惜收藏,盡可能地流傳下去,這可以成為一種家族世代私有的典藏或遺產。

舊物使用和環保意識

從德國的二手拍賣和二手市集,讓我深深領悟:一件物品的真正價值,應該在於它能否被充分利用。閒置不用的東西,就等於沒有任何價值,而且還佔據生活空間,徒增困擾。如果不是在像德國一樣重視物盡其用的地方,我沒送走的中古物品,或擱置不用的物件,即使外觀再精美、狀況再良好,只要沒有交易的市場,最後,都可能充當廢棄品被處理,必須消耗地球珍貴的資源。從德國人對待舊物的態度,不難看出他們的生活哲學。

德國的社會風氣,普遍崇尚樸實節儉,推崇實用主義。許多人非常熱衷參與二手市場的淘寶活動。因此,實體和網路的二手店鋪及跳蚤市場的盛行,並不足為奇。 這不但反映出他們民眾務實的作風,也充分展現出環保的理念。德國人節儉愛物的態度,一向頗負盛名,可謂是深植於歴史文化之中。

德國友人曾說,他們從小就被灌輸「買新品形同浪費」的觀念。如果身邊輕易就能取得實用、耐用的二手貨時,幹嘛花冤枉錢再購置新品?即使小至一個購物袋,在買東西時,他們大多是自己準備好而不願浪費金錢購買。以前他們也曾經為了圖個方便,自己花點小錢買。但是甚至像這樣的小事情,都會受到父母的指謫糾正。

在德國人眼中,購買中古服飾、復古家具、二手用品,也能夠成為一種時尚的購物體驗。 穿舊衣、用舊貨、看舊書,應該是一種時髦的前衛意識──同時能減輕荷包的負擔與環境的破壞,並非是次人一等的困窘行為。而使用這些蘊藏歲月溫存的中古寶物時,也可以賦予自己一些美麗的想像。彷彿這是一種顯示榮耀的驕傲時刻,如同獲頒一枚無形的榮譽徽章,上面標記的,正是自己為保護地球,所奉獻的一份棉薄心力。

原文出處 李竹芬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