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圖是岸裡社第三任總土官潘敦仔的畫像。
敦仔家族自祖父阿穆起便擔任岸裡社頭目之職,其後潘家一直是當地社會的重要家族與地方菁英。
敦仔曾助清軍平定大甲西社亂事,因此受雍正皇帝召見,賞賜御衣。
此圖基本上符合中國傳統祖先畫的系統,端坐的敦仔身著清朝武官虎補服,這樣的仕宦形象,是漢人社會中祖先形象的理想型態呈現。
不過由潘敦仔耳朵的耳洞痕跡,仍可看到其保留原住民的文化特徵。
======================
岸裡社為清代臺灣平埔族中之「巴則海」群居部落區,號稱共有九社,其中以居今臺中縣神岡鄉之岸裡及大社兩村聲勢最大,故又泛稱岸裡大社。
臺灣中部早期之開發以岸裡大社較早,故其在臺灣開拓史上佔有相當重要之地位。
十八世紀岸裡大社的興起,與其第三代頭目潘敦仔有密切的關係。
敦仔為潘家第三代土官,後來且同時兼任岸裡社第一代總通事。
康熙60年(1721),朱一貴之役,敦仔與通事 張達京率岸裡社眾守禦大肚溪,擔任官兵嚮導,並蒙清廷賞賜六品功職。
雍正9、10年(1731、1732),大甲西社 事件爆發,敦仔與張達京再度率眾效力。
事平,清朝政府又將牛罵、沙轆部份社地劃歸岸裡社,並特免報陞和徭役。
之後,敦仔以此為基礎數度為清政府撫剿反叛,也使岸裡社聲勢大起。
乾隆二十三年,潘敦仔繼張達京後,接任岸裡九社的總通事,並兼管樸仔離、阿里史與烏牛欄等三大部落的事務,將個人勢力推向另一個高峰。
潘敦仔逝世於乾隆三十六年。
清代臺灣中部岸裡社因與官方合作,屢次助清軍平亂有功,逐漸崛起為中部勢力最強盛的原住民社群。
原文出處
岸裡社總土官潘敦仔畫像
國立台灣博物館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