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表示美國企業可以在制定5G標準上與華為合作,這引來一些國家與企業的疑惑,美國政府是否違反去年自身頒布的實體清單禁令,突然對華為政策大轉彎?
這牽涉到比「#中國製造2025」更為進階的「#中國標準2035」。
今年三月,中國公布《2020年全國標準化工作要點》對去年年初提出的「中國標準2035」透露了更多的訊息,希望透過頂層設計、標準化工作戰略定位、參與國際標準治理等方式,參與制定AI、5G、自動駕駛、ICT等國際標準,增加中國對世界商業與政治的影響力。
「中國標準2035」牽涉到許多高層部門——從中共黨中央到人民解放軍——擬定策略,目標是將中國制定的技術標準引入外交、科研、商業、與相關商業契約中,並藉由一帶一路推廣到世界各地的不同產業中,增強中國對於世界技術標準的影響力。這種中國特有的擴張模式,正是美國等西方國家有識之士擔憂的原因。
執行「中國標準2035」最重要的兩個機關是:「國家標準化委員會」與「中國標準化專家委員會」,後者的張曉剛在2013年當選國際ISO主席(ISO一直對台灣並不友善,記得台灣在ISO分類的吃的虧?各國企業或網站,經常因此標記台灣為中國的一省)。
相關的國際組織對於中國參與國際技術標準的制定,一般表示歡迎,認為有助於更通用全球標準的制定。
例如過去中國曾經制定與國際標準不同的Wifi (WAPI) 和3G標準 (TD-SCDMA),這違反了中國當初加入WTO的承諾與規定,因為自行制定技術標準是一種典型的非關稅貿易障礙,使得其他國家較難在中國國內競爭。
但是後來中國自己也嚐到苦果,因為3G標準 (TD-SCDMA)過於獨特的規定,反而拖慢了中國進入4G的速度。因此中國學到教訓,加上認定華為與中興等企業的強大,足以領先國際,因此積極推動5G等的國際標準。
儘管中國在國際標準組織中的力量與日俱增,但是目前仍是美國居於領導地位,如果因為華為而退出相關5G標準的研擬,對美國企業的競爭力反而不利,因此商務部才發布政策,表示美國企業可以與華為合作參與世界組織的5G標準制定。
雖然中國相關的技術專利通常數量龐大,但是高影響力的專利比率較低,這部分是因為中國政府提供的誘因通常強調量超過質,數量越多,越能夠吸引國家補助,因此量的成長會超過質的成長速度。
不過因為中國廠商數目眾多,經常可以透過人海戰術增加在國際標準制定中的影響力,所以目前有些國際組織也在研擬相關的修正辦法,以降低人海戰術的影響力。
原文出處 沈榮欽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