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吃辣🌶嗎?這幾年韓風興起,韓國菜餚熱熱辣辣總是讓人食慾大開,尤其到了冬天,一碗熱熱的神仙霜降雪濃湯,搭上酸辣的韓式泡菜、韓式炸雞或是春川辣炒雞,都會讓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
但你知道嗎❓韓國的胃癌發病率居世界首位,2019 年為 57.4/10萬 人;而台灣在2020年的胃癌為10大癌症死因中的第8名,發生率則為9.9/10萬人。在與飲食相關的💣危險因子中,加工食品、加工肉類🌭、紅肉🥩、酒精🍻、膳食脂肪和膳食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都可能會增加胃癌發生的風險😱。另一方面,多吃水果、蔬菜、全麥、堅果和低鹽飲食則可能會起到保護作用🛡
🔹減少高鹽、辛辣食物攝取,保護胃壁
飲食扮演重要的角色,降低胃癌風險食用豐富的水果、蔬菜和維生素 C 是最好的選擇。相反的,若過度食用鹽則會增加風險。高鹽飲食和辛辣食物也被列為胃癌的危險因素,因持續食用鹹味和辛辣食物可能會刺激胃壁並導致胃癌的發展。辛辣食物中含有的辣椒素可能是一種致癌物質,會導致粘膜損傷、加重胃炎或胃潰瘍的症狀,進而誘發胃灼熱、胃痛和腹瀉,增加患胃癌的風險。其次,胃內高鈉濃度可通過破壞粘膜屏障引起粘膜炎症和損傷,促進幽門螺桿菌定植和其他致癌化合物的滲透而增加罹患胃癌的風險。
通過控制飲食因素,如降低鹽攝入和減少辛辣食物的攝入,可以降低患胃癌的風險。雖然這些飲食因素不是唯一的危險因素,但對於保護自己免受胃癌的影響而言仍然是重要的。
🔹精製澱粉及高頻率進食促使胃酸過度分泌
高頻率的進餐可能會增加胃病的風險。當進餐頻率增加時,會刺激胃酸持續分泌,而胃酸處於高狀態可能會導致多種胃病,包括消化性潰瘍病。另外,若飲食中大量攝取精製穀物和麵食、麵包等,將提高胃癌增加風險;而暴飲暴食不僅傷害胃部,還會因為胃粘膜反復強制擴張,導致胃粘膜受到物理損傷而提高胃癌發生的機率。總而言之,保持健康的消化系統需要適當的飲食習慣,包括限制精製穀物和油炸食品的攝入量,並選擇健康的主食,例如蔬菜和水果。此外,避免暴飲暴食,並保持適當的飲食頻率也很重要。通過這些方法,可以幫助降低患胃癌和其他胃病的風險。
🔹保持健康體重,避免肥胖
研究顯示,年輕時的肥胖可能會增加日後患胃癌的風險。在韓國的一項大型前瞻性研究中,觀察了在8.6年間共計12.2萬名18至20歲或35歲時肥胖的個體,發現35歲時肥胖的男性和女性患胃癌的風險都明顯增加。而在日本的研究則認為20 歲時的高 BMI 與胃癌死亡風險增加之間存在關聯。肥胖與胃癌之間的機制關聯仍不清楚,可能是肥胖導致腹內壓升高,導致胃食管逆流的頻率更高,使得胃酸或膽汁的頻繁逆流,並與上消化道炎症、潰瘍發展密切相關;因此提醒,保持健康體重對於降低患胃癌的風險至關重要。
原文出處 營養師媽媽曉晶的生活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