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懷念眷村菜,因為我不是眷村長大的(被毆打)
對這一些外省菜我沒什麼特別情懷,家裡煮飯的是母親,雖然他是屏東出生的,但都在桃園長大,做菜風格…哪有什麼風格,拿包粽子為例子,糯米、蝦米、花生米,五花肉、鹹蛋黃,想包什麼自己放,竹殼跟孟宗竹葉都用過,只是沒有用水煮,都是蒸的。
這應該會被當成妖魔鬼怪吧。不過好吃就是了,我媽的手藝很好,不會限定說哪一種菜系,用現在的講法是本省外省都會,還混合起來,反正好吃最重要。更厲害的是,上館子吃飯,我媽回家後會評論廚師的廚藝,遇到好吃的,隔幾天就能複製一盤上桌。
要說什麼外省菜,其實是我爸過年才會做的,他會自己做珍珠丸,豬肉、糯米用料都自己去市場挑,還有臘肉的菜,跑去認識的同鄉那邊買醃好的回家做。這是我唯二記得的外省菜,也是爸說他還記得的家鄉味,而相同的味道,多年後我已經沒有再嘗過了,不管餐廳標榜多正宗的湘菜。
人本來就這樣,到了一個地方,原料來源會變,風俗民情不同,想要完全一樣很難,久而久之,每一個家鄉味都會與當地結合,變成另一種全新的鄉愁。
所謂的眷村菜沒落,多半是沒有人要繼承,我印象中桃園有一家包子店是老兵開的,我父母很喜歡,常去買回來吃。有一年我開車到附近,想說很久沒吃了,繞了半天都沒看到,去雜貨店買瓶飲料打聽一下,早早就關了。
欸,開店的伯父也比我爸多活幾年,然後兒子女婿沒人要接,做到累了自然收掉。眷村老店,好幾間我小時候常去的,收掉的因素全部都是這樣。
那麼,改建後的眷村,還有我熟悉的地方嗎?沒有嘛。
說實在的,道地的外省菜不見得好吃,我吃慣的是湘菜,川菜還行,魯、蘇菜就普普。所謂的外省菜很好,不如說是吃慣的家鄉味,因為習慣故有情懷。
不然我認為最好吃的眷村菜是我媽改良過的,誰有意見?我不接受反駁。
現在,隨著台灣人消費能力提升,有餐飲證照的人暴增,做這些眷村菜有那麼難嗎?大街小巷都有這些平價菜色,數十年來餐飲業者不停的改變,早就能符合多數人的口味了。
不合的,只有情懷,所謂的家鄉味,小時候的記憶。
這跟去中國化有個屁關係,信不信那些被指稱做不道地眷村菜的廚師,大中國意識形態還更重。
要我來看,這些每年回台兩次,就開始評論味道變差的,都很去中國化,不然你入什麼歐美國籍?
上面講很多抬槓的廢話,對這些人的評價倒很短
台灣人、外國心、中國情。
拿台灣人的身分,心永遠留在外國,身處已為新祖國的異國土地,懷念那早已不存在的大陸尋奇。
原文出處 王立第二戰研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