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台灣史

曹銘宗 吃在台灣 : 台灣菜到底有沒有在去XX化 20241031


最近有人說:台灣的各種中國菜,都跟著「去中國化」而一起被去掉了。此話在網路上引起很多質疑和討論,有人問我看法。

近年來,我在分享台灣飲食文化書寫時都會說:「台灣是多元族群、多元文化,既互相融合也共存共榮,表現最成功的是飲食,最困難的是政治意識形態。」

我認為,「去中國化」是假議題,台灣不會也無法去中國化,因為中華文化是台灣的主流文化,但台灣不是只有中華文化。

從歷史來看,台灣先來後到的各種族群,帶來不同的飲食文化,加上引進世界各國美食,在台灣不斷的傳承、融合、創新,形成台灣飲食文化的特色與活力。

現在的中餐廳沒有早年興盛,除了跟市場的潮流有關,也因為台灣的餐廳變得國際化、多樣化,但如果想吃懷舊中菜,都可以找到。

中式菜餚、小吃在台灣可能改變形式,但並未式微,有的還發揚光大。鼎泰豐賣到全世界的小籠包,不就是從台灣起家的嗎?

為什麼要說台灣的小吃「不登大雅之堂」呢?台灣飲食文化的「多元混融」,呈現在多樣、平價、美味、到處都有的日常小吃,堪稱台灣美食的特色,甚至有國際媒體譽為「台灣軟實力」。

今天,台灣餐飲界充滿活力,除了追求展現台灣料理的特色,也重視生態保育、食物里程、永續農業等觀念,台灣人應該覺得幸福而期待。

原文出處 曹銘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