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白兩黨立委日前憑藉人數優勢,在立法院五度表決杯葛退回行政院提出的預算案,也說不出什麼堂皇理由,擺明就是政治鬥爭。如此荒謬戲碼,讓筆者聯想到:一九四六年九月,時任省參議員的王添灯,在《人民導報》發表的〈為什麼要審議預算案〉。
王添灯在文中指出:所謂的預算案,其實就是政府的工作計畫。當政府「計劃一個工作,就應該同時估計其工作所需要的經費,決定了經費就應該考慮經費要怎樣籌措」;而「如能以最低限度經費,有效地完成最大需要,可以說是合乎理想的預算,合乎國家合乎國民的要求」。也因此,「審議預算案是人民參加政治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和審議各種法律案一樣的重要,是被人民選擧出來的參議員的重要任務」;而倘若無法達成這樣的任務,「根本就配不上叫做參議員,配不上叫做人民的代表」!於是,王添灯直言:「所以我們審議預算案,是應該一面審議其用途與分配的當否,一面審議其經費的籌措方法是否合宜。我們人民要由經費之用途與分配的審議,來理解施政之方針」;因此,倘若「無實質審議歲入或歲出,那是沒有意義的,所謂參議會也不能說是民意機關了」!
既然審議預算是民意機關的重要職責,故而王添灯強調:「政府如果把財政預算案提交參議會盡量審議,他在政治上總可減輕些責任;而參議會也就免不了要擔負連帶的責任。因為如果參議會不能夠好好代表人民和政府合理地解決財政及其他各種政治問題,他就要在次期選擧時落選,甚至被罷免或撤換」!
引述至此,請讀者將王添灯文章中的「參議會」代換為「立法院」、「參議員」代換為「立法委員」,就可以明瞭:藍白立委,究竟有多麼不盡責!一九四六年的台灣,省參議員王添灯就有令人讚嘆的如此高水準,只可惜,在次年的二二八事件中,這位時時心懷國家人民的政治家,卻被保密局的特務給謀殺了。如今,看著藍白立委的脫線演出,不禁令人懷疑:備受在野黨掣肘下的台灣,當前的民主究竟是進步、還是退步了?
(作者是北社社員、輔大歷史學系教授)
原文出處 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