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影評

朱宥勳 : 解析《聽海湧》第一集

看了《聽海湧》第一集。太好了,我們終於有一部能夠洗刷《斯卡羅》之恥辱的歷史影集了。

《聽海湧》的劇情架構,每一部分都在展示「這才是專業影集」的敘事方法。每一段情節都有功能,並且都會順理成章帶出下一段情節。開場從澳洲軍官的視角,目睹了戰俘營的大屠殺,於是能合理帶出「被俘虜的主角」;而從軍官憤怒的審判與「中華民國領事」微妙的指控裡,又能合理把時空拉回戰爭期間,帶入「台灣人擔任戰俘監視員之尷尬」的主題。

進入戰爭主題之後,各段情節的安排也鬆緊有度,勾連得很準確。比如新海三兄弟的小弟在站哨時害怕,被二哥帶去「聽海湧」,這段節奏放慢,是營造情緒的段落;下一段馬上就接到一名俘虜逃跑,並且這名俘虜還在之前的段落裡,跟二哥有過比較友好的交流,這就是編劇的用心所在——理論上哪個俘虜逃跑都可以,但最好是那個「看過彼此收藏的照片」的那個人來逃跑,才能強化開槍之艱難。在逃跑的俘虜被日軍士官擊斃後,田中徹指揮官的「懲罰」場景不但合理,更可以凸顯他扭曲且殘酷的性格。在這之後,由於全隊已遭到懲罰,所以二哥面對偷溜去送食物的領事羅進福,自然就不敢再手下留情。此時釀成的私仇,又勾連回到開頭的指控,讓我們在第一集結束時困惑:所以羅進福的指控是事實,還是基於報復心態的誣告⋯⋯?

這麼一大串環環相扣的設計,用文字寫來有點笨重,但在影像敘事下就非常順暢緊湊了。

除此之外,《聽海湧》也非常善用少數物件與人物,來使整個故事聚焦起來,以少馭多、剪裁精當(不像那個誰⋯⋯算了)。比如在第一集裡,光是「照片」一個元素,就串接多少場景?一個「語言意外相通」的設定,就影響多少情節?這是把契科夫的名言用好用滿:如果舞台上出現槍,不但要發射,還要射到彈匣全空為止,所有情節最好都要沾到這些設定!

並且,編導顯然決定要集中火力,台灣人方面就只描寫新海三兄弟、日本人方面就只有正副指揮官有戲份、外加領事夫妻這幾名角色,其他人都刻意模糊,以免觀眾陷入「角色好多喔這是哪位」的混亂裡。減少雜訊,就能使焦點清晰,這點《聽海湧》做得非常精確。

以我個人來說,看到「新海三兄弟與領事夫妻語言能通」這一幕,就忍不住笑出來了。這可以說是台灣文學裡,描寫二戰主題的經典場景了——陳千武〈獵女犯〉以此為核心,謝宜安最近出版的《可愛的仇人》裡,也有一篇〈月夜愁〉反轉了這個梗。加上《聽海湧》,已經是「一個台灣話,三種玩法」了,並且各有不同的關懷與意涵。誰說台灣的題材少呢?只要創作者致力挖掘,同一細節就可以開展出無數個不同的世界觀。

總之,《聽海湧》第一集讓我很有信心,可以繼續追,也推薦給還在觀望的朋友!

原文出處 朱宥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