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時評

廖奕安 翻譯 : 與「澤西女孩」台灣副總統蕭美琴對談

大多數孩子夢想成為太空人、消防員或專業的冰淇淋品嚐師,但蕭美琴不是,她在三歲時就開始接受國際外交訓練。「我剛學說話的時候,就開始在我的台灣奶奶和美國奶奶之間做翻譯。」蕭美琴在首次擔任台灣副總統接受《時代》雜誌的正式採訪中表示:「我從小就知道,我未來將以某種方式成為台灣人和美國人之間的橋樑。」

從2020年到去年11月,52歲的蕭美琴確實做到這一點,她擔任台灣實質的駐美大使。雖然美國在1979年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斷絕跟台灣的正式外交關係,但美台兩國政府仍維持大量的非正式聯繫。在蕭美琴擔任駐美代表的三年內,儘管疫情封鎖讓美台之間的交流變得非常困難,但蕭美琴仍能指出幾項美台交流的成就。

例如她成為自1979年以來首位參加美國總統就職典禮的台灣官員,當時她參加拜登的就職典禮。

然後是去年簽署的《美台21世紀貿易倡議》,該倡議涵蓋關務行政及貿易便捷化、良好法制作業、服務業國內規章、反貪腐、中小企業等議題。蕭美琴希望該協議的第二批和第三批能包括減稅或免稅,希望能更促進美台雙邊商品和服務貿易,因為2022年美台之間的貿易總額達到1600億美元。

她說:「我們希望對全世界開放,並在國際貿易和商業中蓬勃發展。」

蕭美琴在這過程所做的努力,讓台灣新任總統賴清德選擇蕭美琴成為競選搭檔,也讓民主進步黨連續第三次史無前例的執政。

在台北紅白相間的總統府大樓四樓,蕭美琴於5月20日開始她的新角色,她承認自己「仍在適應」回到台灣的生活,以及對於離開美國時還有許多未完成工作所帶來的複雜情緒。

她說:「確實還有許多未完成的項目,例如取消台美雙重課稅。我本來希望能繼續為台美關係做出貢獻,但當然,其他職責也需要我。」

然而,這將是某種形式的延續。由於中國的壓力,台灣在外交上變得越來越孤立。如今台灣只有12個邦交國,遠低於2016年前總統蔡英文上任時的22個,以及1971年中華民國在聯合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時的56個。因此台灣跟美國之間的關係就變得非常重要,美國雖然不是台灣的邦交國,但雙方維持強勁的非正式雙邊關係,蕭美琴正好可以保障這些聯繫維持穩固狀態。

賴清德在首次以總統身份接受《時代》雜誌採訪時表示:「有美琴的支持下,我們美台之間將在國家安全和國防、經濟以及其他交流方面進行更實質的合作。我相信我們會取得很大的進展,因為美琴在連結台灣和美國方面發揮關鍵的作用。」

很少有人比蕭美琴更適合在美台兩國之間擔任搭起橋樑的角色。

她在台灣南部城市台南長大,但在青少年時期就隨家人搬到紐澤西州北部,在那裡她就讀蒙特克萊爾高中,然後在歐柏林學院獲得學士學位和哥倫比亞大學獲得碩士學位。在蕭美琴2004年自傳的其中一章中,她的父親回憶說,他的女兒避開了受歡迎的圈子,與少數族裔的孩子交朋友,曾在聖誕假期期間帶著來自遠至孟加拉國的17個流浪學生回家,甚至為一位在課堂上被騷擾的亞裔學生挺身而出。

他寫道:「對不同意見的包容並沒有削弱蕭美琴對是非對錯的判斷以及正義感。」

雖然她的母親蕭邱碧玉擁有蘇格蘭、英國和荷蘭的血統,但蕭美琴對自己的台灣身份感到無比自豪,她選擇使用台語拼音的名字,而不是漢語拼音或她的西方中間名Louise。此外,她那柔和的美國東岸口音和讓人感到放鬆的幽默感,跟中國強人習近平所展現的激進「戰狼」外交形成強烈對比。

蕭美琴努力強化這種對比,稱自己為「戰貓」,因為她帶著四隻貓來到華府任職,這種魅力攻勢贏得美國兩極分化的政治圈的雙方支持者。

在賴清德和蕭美琴5月的就職典禮上,美國的支持展現得淋漓盡致,51個國際代表團中包括多名前美國官員。然而隨著美國11月大選的逼近,台灣的地位有可能成為美國投機主義政治人物所利用的工具。現在看起來任何有志於強調自己對中國強硬立場的政治人物都必須在台北拍一張自拍。

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台灣政治學者莊嘉穎說:「如果是川普總統上位或者拜登總統連任,把蕭美琴調到台灣總統府是有道理的,因為她在華府兩黨之間有非常好的關係。」

然而成為美國外交政策的焦點自然會帶來一些風險。上個月的就職典禮還有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出席,他曾經建議美國應正式承認台灣,這一提議將徹底改變台灣地位的微妙現狀,並越過中國的「紅線」。

蕭美琴承認:「我們不能被捲入美國黨派分歧之中,因此我們正在跟政治光譜兩邊互相合作,確保他們對台灣的支持是強大、堅定的、一致又可預測。」

除了她的外交方式外,蕭美琴的新職位也重申台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治理之間的顯著差異,因為去年習近平首次從1997年以來展示全部都是男性的政治局委員。

蔡英文在2016年成為台灣的首位女性總統,也是亞洲首位不繼承男性親屬腳步的女性領導人,蕭美琴擔任副總統的角色更突顯台灣在權力殿堂中對多元化的承諾,尤其是在中國共產黨越來越被復興的漢族男性沙文主義主導的時候,而且蕭美琴是混血兒。

蕭美琴之前曾經擔任花蓮縣的立法委員,她說:「在台灣的我們希望我們的民主制度越來越強大,我們也希望看到我們朋友的民主制度也同樣強大且運作良好。」

自稱「紐澤西女孩」的蕭美琴特別自豪的是,5月29日紐澤西州選擇台灣作為亞太中心的辦公室,希望藉此擴大紐澤西州跟亞太區域的經濟和文化連結。在一份聲明中,紐澤西州長墨菲讚賞說「在台灣成立亞太中心是很關鍵步驟,這將發展成前所未有的機遇、合作、經濟繁榮和文化豐富的領域。」

這將協助強化台灣在世界地位的新聯繫網路,因為台灣的地位不斷受到中國的攻擊。

台灣只在清朝時期部分地區受到中國的控制,並在1895年至1945年間成為日本的殖民地。但在1949年蔣介石總統的國民黨逃往台灣後,中共一直執著於把這個叛亂省份「回歸」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儘管台灣從來沒有被中共控制過。

除了在外交上孤立台灣外,中共還採取例如假訊息戰和貿易禁運等脅迫手段藉此台灣2300萬人民施壓。

根據《經濟學人》最近的統計,至少有28個國家表示支持中國對台灣的主權主張。隨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全球南方許多國家的立場讓一些已開發國家的夥伴感到震驚,因為他們附和普丁關於北約擴張的牽強理由。對於蕭美琴和全體台灣人來說,當務之急就是在全球輿論中贏得島嶼自決權的辯論,並協助避免任何潛在衝突的發生。

蕭美琴說:「我們一直對中國的挑釁感到擔憂,但我們將會是負責任的一方,我們要維持和平與穩定的現狀。」

台灣海峽的穩定是整個亞太地區越來越關注的議題,那些跟美國結盟的民主國家正在強化彼此的軍事和經濟關係。

雖然蕭美琴的成長歲月大多在台灣和美國度過,她實際上出生在日本神戶,她說:這增加我對跨國交友的個人興趣的另一個層次。

上個月,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參觀由台灣半導體巨頭台積電日本蓋好的一間工廠,該工廠由索尼、豐田等當地大公司投資。

中國越來越激進的區域姿態也增加各國對台灣的同情。去年3月,卸任的密克羅尼西亞總統帕努埃洛在一封讓外界震撼的13頁信中譴責中國在太平洋地區從事「賄賂、心理戰和勒索」,並呼籲密克羅尼西亞終止跟中國的外交關係,他也指控中國準備入侵台灣。中國駁斥這封信是「污衊和誹謗」。

5月31日,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安全對話中譴責中國在有爭議南海的侵略行為,同時強調他的國家跟台灣海峽兩岸人民擁有「兄弟般連結」。

的確,台灣也正在亞太地區以外建立連結,部分得益於COVID-19疫情帶來的正面報導。2019年12月31日,當台灣試圖提醒世界衛生組織注意中國武漢市的一種神秘肺炎時,這封電子郵件卻被忽視。

同時,中國被世界衛生組織指責隱瞞有關疫情起源的訊息。至今中國的壓力還是讓台灣沒辦法用觀察員身份加入WHA,雖然在2009年至2016年台灣在親中政府的執政下曾經被中國允許用觀察員身份參與。

即便在奧運等國際體育賽事中,中國的壓力也迫使台灣只能以中華台北這個讓人深感不滿的名稱參賽。

蕭美琴表示:「台灣人不滿於被孤立和剝奪作為世界良好公民的機會,但我們肩負著許多重擔,我們會繼續自信的向前邁進。」

去年,德國教育部長Bettina Stark-Watzinger成為26年來首位訪問台灣的德國內閣官員。她的訪問雖然遭到中國的抗議,但她強調這次訪問是為了加強台德之間的科技合作。

2021年,一位台灣中校被派往義大利羅馬的北約防衛學院參加為期六個月的學術訓練計劃。

前蘇聯衛星國支持台灣的聲音非常響亮。2021年,台灣跟立陶宛達成開設互設代表處的協議後,中國對立陶宛作出降級外交關係、暫停直達貨運鐵路服務並實施經濟封鎖的回應。

蕭美琴表示:「這種霸凌行為只會激起志同道合民主國家對台灣的支持,尤其是在烏克蘭被入侵之後,這件事提醒了很多人,我們不能再把和平視為理所當然。」

她說:「東歐國家非常同情台灣,因為他們擁有跟一個更大且具侵略性的鄰國共處經歷,他們持續努力維持和發展自己的民主體制並捍衛自由,這自然會引起對台灣人及台灣當前處境的同情。」

對蕭美琴個人來說,她身為民選官員的生活遺憾的限制許多國際往來,因為根據既定規範,台灣民選官員只能在過境前往邦交國時順道訪問美國。因此當蕭美琴在三月用個人身份返回華府收拾行李並處理其他事務時,引起中國的猛烈抨擊,稱反對蕭美琴以任何名義或任何藉口訪問美國。

她的媽媽目前仍居住在美國,現在連家庭團聚都成為地緣政治的籌碼,這個現實也需要一些時間去適應。

「當我在華府時,我可以跟許多同行進行交流、獲得回饋並了解世界正在發生的事情,我們都經歷過COVID-19疫情期間的個人隔離,並能體會到人際交往的必要性。」

「所以現在的情況非常不一樣,而這也是我們總是歡迎各國訪客來台灣的部分原因。」

原文出處 割蘿蔔外電譯站 Global News For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