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縣
二二八事件在台北發生後,屏東民眾已由收音機得知,屏東市長龔履端亦在三月一日接獲長官公署來電,囑應妥為應付。二日,龔氏赴高雄要塞司令部見彭孟緝,商討對策。並囑警察局長徐萁埋葬庫存武器。
三日因高雄、嘉義已有動亂,乃返回屏東坐鎮。下午八時,市長指示應成立對策委員會,以消弭緊張情勢,副議長葉秋木奉命召集地方士紳、名流至青年團開會,到者僅十餘人。四日,大批民眾聚集郵電局前企圖暴動。九時,處理委員會開會,會中決議警局武器由各機關選出代表接洽移交管理。
會議結束後,參議員顏石吉等十一人往見市長,交涉解除武裝之事,為市長所拒,而要求勸告憲兵隊及駐軍解除武裝事亦遭以無權答應而拒絕。此時民眾已湧至市府外。十二時半,民眾與警察起衝突。屏東的三四事變正式展開,部分民眾衝入市府,市長在警察局長護衛下離開市府,轉往憲兵隊。晚八時,葉副議長、秘書簡清榆等四人至憲兵隊見市長,達成憲兵不開槍、收繳民間武器及和平解決等原則。
五日憲兵隊的警戒線外集結不少民眾。九時民眾攻擊憲兵隊。晚八時,市長撤往飛機場。六日下午,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屏東分會正式成立。八日張議長、省參議員陳文石至機場見市長,要求市長回市政府未果。下午三時,二十一師何軍章團劉和嘯營長率軍進入市區,逮捕七人,並至中央旅社釋放二十五名受拘禁的外省人。九日,市區已趨平靜,軍隊佔領屏東市附近各要塞地,市長回市府,各機關恢復辦公,屏東的三四事變至此乃告結束。
東港地區在二二八事件發生時,區長黃平西正好北上開會,警局人員則逃避一空。地方士紳陳江山等為維護社會安寧,乃出面徵召本地的青年、知識份子及服過兵役者組織自衛隊。一般而言亦並未有重大動亂,除有兩名年輕兄弟曾因進入警局放走所有人犯,並打傷警察局長黃金對,事後被黃金對告發遭到處決外。大體上是平靜的。
林邊與南州在二二八事件時,同屬一鄉。南州設鄉長,林邊則設副鄉長。因與鄰近縣市較無連繫,亦無電台廣播,也無報紙可看,消息多靠人傳播。因此,林邊在得到由北南來的學生軍傳來相關消息後,即成立治安維持隊,以保護鄉土為最高原則。而南州青年則欲集合去攻佔崁頂無線電台,林邊部分民眾亦欲前往支援,但為鄉人勸阻。但事後,三月九日戒嚴時期仍有八名治安維持隊隊員被捕。
枋寮雖在台灣最南端,但於三月二日亦已獲知二二八事件的消息,因此外省籍人士多四散逃避。枋寮雖有由海外歸來的原台籍日本兵欲組織起來圍攻屏東機場及枋山槍械庫,但被鄉長勸阻未成。枋寮亦有組織自衛隊維持治安,但在國軍進入枋寮後,水底寮自衛隊小隊長卻在帶領國軍巡視地方時,中途遭國軍槍決。
重大事件:三四事變
三月四日,處委會代表與市長交涉解除武裝事未果後,十二時半,民眾與警察起衝突,部分民眾衝入市府,會同原留在市府內的翻譯莊迎欲挾持市長,市長在警察局長護衛下離開市府,轉往憲兵隊,並拍電向陳儀報告事情經過。而秘書簡清榆組織治安糾察隊監視葉秋木等人的行動,並壓制衝動的民眾。
五日,憲兵隊的警戒線外集結不少民眾,九時,民眾攻擊憲兵隊,激戰後,有警察陳澤春遇害。下午處委會開會決議為防止警民再起衝突,應請憲兵隊暫時撤至機場,但為市長所拒。晚上,市長風聞有原住民數百人將下山,並有群眾已至屏東農校取得槍械,乃率憲兵十餘名及警察二十餘名退至機場。
六日,市面治安已有改善,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屏東分會正式成立。八日,二十一師何軍章團劉和嘯營長率軍進入市區,逮捕葉秋木、莊迎並於十一、十二日分別被處決於圓環及郵局前。
====
屏東市二二八紀念碑
圖片為屏東市二二八紀念碑,摘自維基百科,攝影者為Outlookxp,CC BY-SA 4.0,建立於:2016年7月2日。
屏東市二二八紀念碑是全臺灣第一座,由官方斥資興建的二二八紀念碑。1991年7月,在當時屏東縣長蘇貞昌任內,屏東縣政府編列400萬元預算,興建二二八紀念碑,1992年2月28日在屏東市中山公園舉辦落成儀式,希望能撫慰受難者家屬。
紀念碑設計圖樣,是採公開徵求,最終由臺大教授鄭欽仁所撰寫紀念文,劉如梅與林師碩共同設計紀念碑,採用三角錐體從地底中隆起之意象,代表二二八之事時此時僅冰山一角,還需還原真相,又如竹筍破土而出,象徵臺灣人劫後再生、出頭天的意志。紀念碑落成後,成為屏東縣政府每年2月28日時,舉行追思會的地方。
原文出處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