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台灣史

翁佳音 / 老番的台灣史 : 旺來,鳳梨從哪裡來


稍知「唬爛Holland時代」(啊,聽說尼德蘭國不要唬爛名了)的人,鐵定知道臺南飛機場往海邊走,那一地帶養了不少羊,是官方首度許可曬鹽之鹽埕;鄭荷交戰時,那裡又埋了不少南明中國解放軍,荷蘭文獻中稱該地為Pijnappel。然而,不知道哪些朋友把她流行翻譯為「鳳梨園」,老番後來介入調整為「林投埔」。老番說過,歷史學很強調語彙考證,同語彙不同意涵,會影響事實認識。

鳳梨在十七世紀已是東西世界熟悉的果物,荷蘭語是Ananas,所以荷蘭人絕不會把灌木的林投誤解成草本鳳梨。荷語Pijnappel雖與英語Pineapple相似,但她大多是指松果類樹木。當時,荷蘭人用Pijnappel來指稱林投,很正常。該反省的,也許是我們文史界不求甚解,又愛搶先解釋的風氣啦。

老番會斤斤計較詞義,並非落於瑣碎或炫耀語言學。這個例子牽涉到自然史之一,即植物學問題:鳳梨何時傳入?目前普遍說法是鳳梨為南美洲產物,於十六世紀東西世界海路交會時散佈到世界,但何時傳到臺灣?先傳到臺灣,還是中國福建??到現在有無比較實證性的說法???這些問題老番一邊等專家賜教,也發表一下以前的觀點,給大家評評理。

一開頭便說荷蘭語鳳梨是Ananas,即表示可用此詞查「唬爛時代」的經濟作物名單(老番有複數資料喔),鳳梨是不在獎勵種作之列,儘管十九世紀時高雄鳳梨「海舶運售廈門,其利甚溥」,甚至到了一九八零年代前,還是利多的農產品。根據大清帝國最初(1684年)派遣來臺的佔領軍團中,一位與馬前總統同籍貫的王姓校級武官說法,臺南以北沒有「橘子柚子龍眼」之類(?),他印象深刻的是「檨仔Mango」與「黃來=鳳梨」兩種水果。由此可見,臺灣在未被滿清中國併吞前,鳳梨已有廣植跡象。

傳入年代,目前還很難從文獻(包括《本草綱目》)直接證明。老番傾向主張鳳梨在十七世紀前後傳入臺漳潮泉一帶,然後再擴展至華南省分,因福佬人在十六、七世紀扮演重要的物流角色。至於先傳到臺灣,還是中國?應該還有得談,臺灣是東西洋海路的中途站,外來物種先傳入中途站再傳到終點站的可能性不應排除。無論如何,文獻言臺灣「鳳梨……果末有葉一簇可粧成鳳,因名,漳泉皆有」,可見鳳梨已為十七世紀後半葉大福佬文化圈的風物詩。

20200106

原文出處 翁佳音 (所有圖文版權皆屬原著作權人所有)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