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用最多勞工的企業 反遭中共清算
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在10月22日獨家報導指出,中國稅務部門近期依法對鴻海集團(2317)旗下富士康在廣東、江蘇等地的企業進行稅務稽查,自然部門對富士康在河南、湖北等地的企業用地情況進行現場調查,引發熱議。中選會 14日公告,郭台銘的連署書有效份數是90萬份,已具備獨立參選的資格, 郭董後續動向,小紛紅也正密切觀察中。
富士康的僱員人數是中國第3大,僅次於中國石油天然氣公司、國家電網,也是在中國員工總數最多的外資企業,員工總數約76.7萬人,旺季高峰期可能達到上百萬名員工,多年來為中國創造就業和出口,這次卻成為中方的調查對象。
鴻海1974年成立於台灣,1988年開始投資中國,以富士康為名在多地設廠,目前在中國有超過40個園區。富士康在當時抓住了中國政府給的政策紅利,加上中國人口眾多、勞動力低廉,幫助富士康一躍成為全球最大電子代工廠。
查富士康殺雞儆猴 不要吃飯砸鍋
隨著中國與西方國家緊張局勢升溫,包括蘋果(Apple)在內的國際科技大廠紛紛啟動「去中化」,富士康在印度、越南都擴大投資。富士康積極轉移產線,也引發中國不滿,認為鴻海創辦人郭台銘能有現在的社經地位是依賴中國市場紅利,這些年來受惠當局各種土地優惠、稅收減免,富士康才能發展成世界第一工廠。
中國近來網路上普遍流傳一個說法,認為在中國大陸賺走了不少利潤之後,富士康又開始跟隨蘋果一起轉移產能,不僅搬空了中國價值3200億的產能,甚至還裁員超過十萬人次。富士康也計劃從2024年開始進一步縮減太原、鄭州的員工人數和產能。
富士康巔峰時期在中國大陸擁有約120萬的員工,如今在中國大陸的員工人數下跌到了100萬左右。最重要的是,富士康的裁員方式也讓人十分的氣憤。
中國業界人士分析指出,當局出手徹查富士康在中國的稅務和土地問題,這一行動應是在警告郭台銘這些台商「不要忘了根」,想要跟中國市場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就應該跟從中國的規定,而不是「吃飯砸鍋」。並放話,中國可以培養出一個富士康,自然能創造更多富士康。
郭台銘早在2019年與網紅「館長」陳之漢直播對談時就曾表示,自己幫中國創造外匯、提供百萬就業機會,中國需要富士康,大於富士康需要中國。富士康佔中國出口的4.1%,強調是自己給中國飯吃,不像有人是需要中國市場,跟中國要飯吃。
國台辦主任諷郭董「背義忘恩」
中國調查台商早就不是首例,但過去當局針對的多為北京認定的「綠色台商」,與這是鴻海富士康面臨的情況顯然不同。郭台銘曾表態接受「九二共識」,並主張台灣應在「一中框架」的基礎上直接與北京談判,因此對於兩岸的立場被認為應為北京最能接受的,但中國卻選在這個時機大動作調查富士康,也讓外界推測,北京應該是不太歡迎郭台銘參選。
據報,中國國台辦主任宋濤8月底曾暗諷郭台銘「背義忘恩」,加上中國台商組織「全國台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會長李政宏也在9月發佈聲明稱,台商對郭台銘參選「感到非常失望和憂慮」,呼籲郭台銘儘早歸隊。
郭台銘在今年8月宣佈投入總統大選後,長期觀察台灣選情的日本東京外國語大學榮譽教授小笠原欣幸也撰文分析了中港媒體的報導,文中指出,從《環球時報》針對郭台銘參選相關報導的標題為「國民黨表示極度遺憾」,以及「郭台銘宣佈參選,藍營立委批評其不守信用」等較為負面的標題。
立場親中的港媒《文匯報》和《大公報》報導,引述北京消息人士稱,郭台銘若是「獨立參選」不但沒有當選機會,反而實際上等同保送賴清德上台,客觀上成為民進黨選舉的「幫手」。小笠原表示,雖然不能只看這些媒體的報導來下斷論,但確實可以感受到中共並不是太歡迎郭台銘參選。
富士康取消加班 佛山廠提前放年假
中國當局調查持續進行的同時,近日則傳出富士康開始採取行動,中國各大社群平台包括微博、抖音、貼吧和小紅書出現消息稱,富士康自10月底開始「嚴格遵守中國勞動法」,實施5天8小時的工作制度,取消加班和夜班。
以深圳為例,富士康底薪為2480元人民幣(約新台幣1萬735元),加班費過去以時薪1.5倍計算、週末以2倍計算、國定假日則付3倍加班費。富士康深圳廠組裝人員平均月薪為3689人民幣(約新台幣1.6萬元),這樣的薪水在深圳只是普通水準,而且在富士康的伙食費,宿舍水電和其他零碎的費用基本上都是勞工自己繳納,若是沒有加班費,員工恐怕很難生存。
近日廣東佛山廠則傳出,員工提早4個月放年假,小粉紅們認為是郭董在抵制中國的查稅措施,但是過去2015年底也曾因為iPhone 6S 銷售欠佳而提早放年假,對於佛山廠提前放年假,應該是因為iPhone 15銷量不佳導致。
面對新政策,不少員工認為富士康是在變相裁員,在員工無法負擔生活成本的情況下,只能選擇主動離職,公司也能藉此省下一筆遣散費。另外也有人推測,如果員工走了、招不到新人,富士康可能就要關閉中國的部份工廠,這樣富士康也能更順理成章的把產線遷往印度。
而針對富士康中國廠工時的問題,鴻海至今並未做出回應。
原文出處 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