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TAIWAN

超級運算界黑馬 特斯拉參戰了

Dojo原本用途 訓練自駕車AI模型的超級電腦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今年9月上調了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的評級,從「中立」上調至「增持」,還將其12個月目標價上調60%,至每股400美元,特斯拉的市值可望增加多達5000億美元。而大摩看好特斯拉的原因並非其電動車,而是特斯拉設計建造的超級電腦「Dojo」,不過這也讓人好奇,Dojo到底是做什麼的?為何能讓大摩調高投資評等?更可一舉提高特斯拉整體價值?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於2019年首次提及Dojo,這是特斯拉用來訓練其自駕車AI模型的超級電腦,可進行電腦視覺、影像處理和辨識,特斯拉會從客戶和公司車輛中蒐集一段段影片和資料,來改善現有軟體,並且為全自動輔助駕駛系統(FSD)開發新功能。這意味著Dojo的運算能力,要能夠應付訓練自駕系統所需的大量資料。此外,Dojo還可訓練特斯拉開發的人形機器人「Optimus」。

Dojo內建3000個D1晶片 由台積電代工
至少從2021年開始,特斯拉就不斷提及Dojo將如何使該公司在AI和自動駕駛上具有優勢,特斯拉聲稱,每個Dojo在設計上擁有120個訓練模組,內建3000個D1晶片,擁有超過100萬個訓練節點,算力達到1.1EFLOP(每秒一百京次浮點運算)。

D1晶片是特斯拉自己設計的晶片,傳出是由台積電代工,採用7奈米製程結合先進封裝生產,晶片面積約645mm²,擁有超過500億個電晶體。市場傳出,D1晶片2023年在台積電投片量約5000片,2024年可望拉升至1萬片,2025年若持續擴大晶片用量,投片量也會繼續增加。對此消息,台積電僅稱不評論市場傳聞。

特斯拉在X平台上創建的特斯拉人工智慧(Tesla AI)官方帳號,於2023年6月公布了Dojo的預期規劃,顯示2023年7月就會開始投產Dojo,2024年2月將成為全球前5名的超級電腦,2024年10月算力總規模將達到100EFLOPS。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已在2023年7月告訴投資者,特斯拉計劃2024年底之前砸下超過10億美元,在Dojo的資本支出和研發上,還在最新財報表示,已經開始生產Dojo。可見特斯拉正不遺餘力地,成為超級運算領域的參與者。

特斯拉備多種感測器 須依賴電腦快速判斷
為什麼特斯拉要大力投資在Dojo研發上?這與自動駕駛技術密不可分。目前自動駕駛技術感測器主要有光達(Lidar)、雷達(Radar)、攝影機(Camera)等技術,光達是利用光或雷射來測量距離,雖然比雷達更為精準,但價格相對高昂,且易受天氣變化影響,馬斯克老早就不認可光達,甚至說過:「任何依靠光達的人都注定會失敗。」

價格相對低廉的雷達,雖然沒有光達精準,但雷達可跨越障礙物發現物體,不過雷達的問題在於,它只能發現物體,卻無法辨識該物體是什麼,這限制了其整體用途。馬斯克就曾轉發推文,指出攝影機在辨識物體上,比雷達做得更加出色。

外媒《Volt Equity》曾對此分析,指出在自動駕駛系統中,汽車不僅必須「看到」周圍的世界,還要「知道」它所看到的東西是什麼,對比人類就如同眼睛和大腦一樣,就算眼睛看到了東西,也要大腦來進行應對。

報導認為,不同的感測器各有優缺,雖然有些自動駕駛公司會使用盡可能多的感應器,但當感測器提供的資訊不一致時,自駕系統的電腦,仍必須以某個感測器為主體,因此感測器越多,帶來的正面效果不一定越好。

馬斯克認攝影機 優於雷達
也因為這樣,儘管攝影機雖然在測量距離上,不比雷達和光達優異,但可透過AI訓練神經網路來改善。特斯拉捨棄了光達和雷達,將開發重心將全部放在攝影機上。馬斯克就曾指出,雷達和影像不一致時,影像更為精確,所以比起綜合多種感測器,專注在影像上是更好的方法。

特斯拉才會砸下重金在Dojo研發上,藉此訓練該公司的自駕系統讓其最佳化,馬斯克強調,特斯拉擁有「數量驚人」的影片可供使用,這歸功於特斯拉的客戶使用Autopilot,這是以攝影機為基礎的自動輔助駕駛軟體,以及「全自駕測試版」(FSD Beta)的相關功能,後者已累積超過3億英里(約4.82億公里)的數據。

亞馬遜雲端運算服務 貢獻70%稅前獲利
大摩之所以會把特斯拉升評,就是看好超級電腦Dojo能加快自駕系統開發,其分析師喬納斯(Adam Jonas)在報告舉例,這就像亞馬遜雲端運算服務(AWS)貢獻亞馬遜(Amazon)70%稅前獲利(EBIT)般,Dojo可開啟全新的潛在市場。

喬納斯認為,Dojo被設計來處理訓練自駕系統需要的大量數據,這可望讓特斯拉在這個潛在價值高達10兆美元的市場中,取得「不對稱的競爭優勢」,軟體及服務也可能從此成為特斯拉市值成長的最大驅動力。報告同時指出,特斯拉預計在年底推出的下世代全自駕系統,還有2024年初舉辦的「AI日」,皆值得後續關注。

原文出處 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