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MOVIE

劉德湧影評 : 這群阿公阿媽教我的事《搖滾吧!爺奶》

原文出處 : http://blog.yam.com/frodo6523/article/19931560(電影信徒的散場筆記)

第一次在戲院看到《搖滾吧!爺奶》(Young@Heart)的預告,,看著一群可愛的爺奶們努力的擺動身體、大聲唱著搖滾名曲,逗的我哈哈大笑,只能說他們真的酷斃了!原本以為所有好笑的片段都在預告裡了,沒想到在戲院裡的《搖滾吧!爺奶》所帶來歡笑卻是預告片裡的十倍,加上她們活力四色所帶來的感動,在觀影的100多分鐘裡,早已分不清是感動的淚水,還是笑到流淚了!走出戲院後,衝去買《搖滾吧!爺奶》的原聲帶已經不能代表我對這部片的喜愛,或許呼朋引伴或是帶著父母進戲院一同體驗這群銀髮族們的熱情,會是更好的選擇吧!!

1982年,指揮家巴伯席曼(Bob Cilman)創建了Young@Heart合唱團,這群阿公阿媽們的年齡自七十三起跳,最年長的艾琳霍爾也高達九十二歲,許多團員至在八十歲之前,從未有過任何形式的舞台經驗。但現在他們卻是另一個層級的「美國偶像」,只是他們的年紀比較大了一點,應該說大了很多很多…。

2005年10月「年輕的心」合唱團在倫敦西區的劇院裡舉辦演唱會,來自英國導演史蒂芬沃克(Stephen Walker)被他們的演唱魅力完全的吸引,當下決定將他們的故事搬上銀幕,而《搖滾吧!爺奶》便是紀錄他們舉辦返鄉榮耀演唱會的彩排以及登台情形,其中還加上導演拍攝數支音樂MV,他們還在安養院拍攝演唱紐約龐克傳奇樂團「The Ramones」的作品〈I Wanna Be Sedated〉,看了這幾支MV整個心情都會愉快了起來。

導演史蒂芬沃克以手提攝影機穿梭在排練教室裡,捕捉他們練唱的神情,六個星期的排練過程,起初充滿著歡笑、趣味以及不服老的韌性。你會看到這群老傢伙面對難記、怪異歌詞時,臉上的表情是多麼有趣,當他們知道要演唱爵士大師艾倫圖桑特(Allen Toussaint)的〈Yes We Can Can〉,歌詞裡共有71個「Can」需要他們記住,對他們的記憶力可是一大考驗,而對他們來說紐約地下天團音速青春(Sonic Youth)的「Schizophrenia」的歌詞,更超出他們的理解範圍。但是當他們演唱靈魂樂之父詹姆斯布朗的經典大作「I Feel Good」卻又隨著音樂搖擺了起來,率真的性情成為這片最迷人的印記。

只是隨著登台時間的逼近,兩位團員面對死神召喚的感傷氛圍,沖散了原本電影前面部歡樂的氣息,但是這群可愛的老人家卻有放棄演出的意思,彷彿他們知道這一天總會來到,就像其中老奶奶艾琳霍爾說的:「如果我能陪你們一直唱下去,我會努力;但是如果走到某一個點、如果我先走了,我可能會化成一道彩虹,在天上看著你們,希望你們能夠繼續為自己還有我唱下去。」。所以原本與戰友佛萊德尼特準備登台演唱酷玩樂團(Coldplay)抒情金曲「Fix You」的鮑伯沙維尼過逝時,團員們依舊前往監獄替受刑人義唱,當他們將搖滾詩人巴布迪倫的金曲「Forever Young」獻給剛過世的鮑伯,讓監獄裡的硬漢們頻頻拭淚。而幾天後,罹患癌症的喬貝那特也跟著離開人世,而好友Patsy Linderme 演唱的「Nothing Campers 2 U」以及提著呼吸器上台的佛萊德尼特唱的「Fix You」更像是催淚彈一樣在戲院裡爆開,這兩首歌不僅是獻給老友的安魂曲,也撫慰著家屬與樂迷的傷痛。

看《搖滾吧!爺奶》絕對會讓人想起德國名導文溫德斯的經典紀錄片《樂士浮生錄》,當年我們透過影像認識那群古巴國寶級的音樂家,他們以歲月的累積唱出生命最動人的歌聲,演奏出充滿張力的音符,在他們樂觀、天真的訪談中,我們不時聽到他們生命的哲學,一同與他們歡笑、哽咽與掬淚。多年後,我們在《搖滾吧!爺奶》中,同樣感受到生命的張力,或許《搖滾吧!爺奶》沒有像《樂士浮生錄》一樣有歷史、政治的背景可以挖掘,但這群老朋友卻以他們的人生堆疊出生命的渲染力,以最真摯的情感唱出最具爆發力的能量。老實說,《搖滾吧!爺奶》不是技法驚人的紀錄片,而且拍攝也只有短短的六個星期而已,但不代表不具深度與內涵,我們在膠捲裡可以看到流洩的生命,以及滄桑歌聲的背後有著歲月的痕跡與熱情,而這樣純真的感動並不是許多劇情片可以提供的,也只有類似這樣草根性的作品,如《樂士浮生錄》或是《無米樂》有著同樣來自生命韌性的動人力量!樸實的爺奶們以行動告訴我們,儘管人生的火苗即將燃燒,但是他們卻可以不停的Can、Can完成許多不可能的事,對他們來說歌聲永遠不死、生命永遠年輕!而儘管面對當下的挫折,我們又豈能輕言放棄生命與希望呢?

分類
MOVIE

劉德湧影評:凝視金色年代的傷痕《4月3週又2天》

原文出處 :(電影信徒的散場筆記

4月3週又2天》(4 Months, 3 Weeks & 2 Days)是一部非得在大銀幕觀賞的電影,因為唯有在黑暗的空間裡我們才能完整的感受電影裡的不安、背叛、掙扎與政治背景下的無奈人生。來自羅馬尼亞的導演克里斯汀穆基(Cristian Mungiu),從一樁違法墮胎的事件,透視了獨裁歲月下的悲涼,兩個女子一天的經歷映照著歷史的傷痕,寫實又充滿力量的鏡頭與無所不在的危險,都教人無法呼吸,讓人難以忘懷,一直到電影嘎然而止的剎那,都教人久久不能自已…

力道狠準的寫實力量
導演說,「我不是要拍一個女性電影,這是關於友情、抉擇、妥協以及關於濫用自由意志的故事…」《4月3週又2天》全片幾乎以手提攝影、跟拍,亦步亦趨的跟著女主角的腳步,去重現那個高壓的年代與緊張的氛圍,即使是夜戲也沒有打光,甚至全片沒有配樂的潤飾。

「寫實」,成為《4月3週又2天》最具張力的基調。導演穆基力道狠準的切開那個獨裁歲月的社會面貌,全片沒有一場廢戲,沒有一句多餘的對白,隨著劇情的鋪成,把官僚的醜陋、人性的難堪、友情的背叛以及歷史錯誤下的無奈人生都投射在白色的銀幕上。

只是導演穆基無意討論墮胎的正當性,也不想呈現女性墮胎的掙扎,是的,你會為了友情付出多少代價?面對背叛、謊言,你會做出什麼抉擇?墮胎只是穆基的引子,審視了歷史的錯誤、觸碰了制度的黑暗,觀看人性的選擇才是導演的目的,冷冽、殘酷的刀法,劃出難以承受的傷口,赤裸裸的遙望過但卻讓現在的我們坐立難安。

在看《4月3週又2天》的時候,讓人回想起當年觀看肯洛區(Ken Loach)《折翼母親》(Ladybird Ladybird)時的激動,兩部片都以寫實的手法記錄了制度與現實的悲涼,也細膩的關照女性的處境,在人道關懷之外有著濃厚的社會批判,只是年輕的穆基沒有前輩肯洛區那樣的溫煦,他比較接近麥克漢內克(Michael Haneke)的鋒利,直指歲月的傷口,攤開人性的自私,像是《隱藏攝影機》(Hidden)所透露的訊息,隱晦而深沉。穆基遊走在兩位大師之間,只是他沒有因為鋒利而失去溫度,反而後座力十分驚人。

來自羅馬尼亞的電影新力
這幾年羅馬尼亞幾乎照亮了坎城影展,今年金馬影展企劃【羅馬尼亞新浪潮】中的《愛在世界崩毀時》、《1208全民開講》以及《加州夢,未完成》都是這兩年征服坎城的作品。只是不會有人相信,這幾年在影壇發光的羅馬尼亞,在1987年自獨裁者西奧賽古垮台以來,該國的電影便跟著經濟迅速的凋零,2000年羅馬尼亞沒有拍出任何一部電影。

但是近幾年,才三十出頭的羅國創作者,以他們在西奧賽古統治下在的成長經驗,或是以對西歐與美國的嚮往當作影片的題材,開啟了這波「羅馬尼亞新浪潮」,克里斯汀穆基亦更把這波浪潮推向了高峰。穆基的處女作《幸福在西方》(West)以三段式的結構俯瞰羅馬尼亞年輕一輩在「去留」間抉擇,絕妙的敘事技巧替三段式電影找出另一種風景,複雜的人際關係則譜出羅馬尼亞當代的風貌;而《4月3週又2天》以婦女尋求密醫墮胎的真人故事為藍本(註1),凝視那段不堪回首的「金色年代」(The Golden Age)(註2),年屆40的穆基證明他是可以被期待的電影新銳。

許多人質疑,《4月3週又2天》只是一部小格局的電影,怎麼有資格得到坎城影展金棕櫚大獎?翻開刊坎城影展歷年的得獎名單,《男歡女愛》、《性、謊言、錄影帶》、《大象》、《孩子》的格局都不算大,《男歡女愛》還是部言情故事,誰說金棕櫚需要格局大來撐場面,什麼又是大的格局?對我來說,在史詩的筆觸外,能夠挖掘出人性又能與歷史共鳴,這樣的「大」格局才會顯得有意義。

況且,《4月3週又2天》就算沒有提到西奧賽古的歷史背景,它卻透過劇情反折出歷史的縱深與黑暗時代的沉痾…,穆基的成功的挖掘時代的傷痛與人性的難堪,極簡風格直擊人心。不僅讓他在今年坎城影展打敗柯恩兄弟等大師,也向我們宣告來自東歐的超新星正式在影壇發亮。

(註1)1966年,羅馬尼亞訂定法律明文規定不能墮胎,甚至規定45歲之前不得避孕,因此戴保險套做愛被視為「犯法」,但是在共產世界末期,約有50萬的婦女因為墮胎而死亡。

(註2)這裡所說的「金色年代」(The Golden Age)是指西奧賽古統治下的共黨歲月,穆基預計拍攝「羅馬尼亞三部曲」並給賦予非常諷刺的標題 「金色年代傳奇」(Tales from the Golden Age),而《4月3週又2天》則是系列的首部曲。

分類
MOVIE

劉德湧影評:當英雄主義不在黑沙灘上《來自硫磺島的信》

原文出處 :(電影信徒的散場筆記

好萊塢的異國風情電影設計了一套「框架」,配合著壯麗的奇觀並混雜著神秘、貧窮、落後、野蠻的異國風情,無疑的是要突顯美式的英雄主義或是白人的本位觀點,從史蒂芬史匹柏的《太陽帝國》、羅蘭約菲的《教會》、貝托魯奇的《末代皇帝》、薛尼波拉克的《遠離非洲》、愛德華茲維克的《末代武士》都是「異國框架」的產物。

所以,當導演克林伊斯威特決定將「硫磺島浴血戰」的《來自硫磺島的信》(Letters from Iwo Jima)在日本演員以日語發音演出下的確震撼電影界了,因為這將是好萊塢破天荒的第一次以原語發音拍攝的「異國」電影,而這個創舉還是來自主流製片廠的華納電影,所以不管這部片可以得到多少獎項的肯定或是觀眾的支持,無疑的它已經寫下影史的紀錄。

《來自硫磺島的信》從找來日語發音開始就替影片定調,《來》跳脫了白人的世界觀、大美國的英雄主義,成為裹著軍國主義的日本片,而這部日本片卻是來自好萊塢、老牛仔克林伊斯威特之手!克老透過一封封家書紀錄、凝視著戰爭的本質、殘酷,演繹著日本軍國主義下被迫面對戰火的無奈,回頭看著歷史的傷痕、看著一場毫無勝算的戰爭…。

戰爭安魂曲
硫磺島戰役被視為二次大戰末期最重要的戰事,整場戰役發生於1945年2月18日到3月22之間。原本美軍計畫五天之內拿下硫磺島,後來美軍在36天後才收服了日本的武士精神。61年後,克林伊斯威特從美、日兩方的角度各拍攝一個版本,替這場戰事重新寫下歷史。而早先在台上映的《硫磺島的英雄們》是美方的角度,克老重新解構、建構了一張著名照片的背後故事,道出美國英雄主義的假象。

而屬於日本面向的《來自硫磺島的信》則用了一封封信,描繪了戰爭的殘酷與百姓的悲哀,也讓觀眾看盡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兩部不同的視野,兩種不同的調性(美方的批判;日方的內斂),克林伊斯威特對電影創作的野心在這兩部電影中表露無遺。

《來自硫磺島的信》由倒敘的手法帶領觀眾回到1945年的硫磺島戰場,一封封家書的獨白,交織了鄉愁、思念與離鄉當兵的無奈。不同軍階、身份與立場在這黑沙灘上死命的抵抗美軍的炮火。一場主將幾乎都橫死沙場的戰役應該要如何還原,一部幾乎滿載著死亡的戰事該如何重現?

《來自硫磺島的信》以接近黑白色的色調來捕捉日本的軍魂,沒有紀錄戰役的天數與死亡的人數,那些數字對克林伊斯威特來說似乎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些埋藏在沙灘下的家書以及其所代表的意義,一如其過往的電影如《殺無赦》、《神秘河流》、《登峰造擊》等作品一樣,他在意的是那些逝去靈魂與傷痕,他在意的還是屬於人的故事…。

他小心翼翼的描寫日本軍國主義以及那些拿著手榴彈自殺的日軍,他沒有嘲笑日本人的堅持與固執,他也沒有拿美國電影中英雄主義來投射日軍的形象,他用極為低調卻又寫實的電影鏡頭,抓住了日軍的孤獨、面對死亡的恐懼以及對日本帝國主義的堅持,那份寫實感成就了《來自硫磺島的信》在影史上戰爭電影的位置。

只是克林伊斯威特的寫實感,跟《搶救雷恩大兵》、《諾曼地大空降》等以偽紀錄、大量手提式的攝影技巧來呈現戰場的真實感,有著不同的面向。《來自硫磺島的信》透過幾封家書傳達主角的內心獨白,克老借由這個版本挖掘了戰爭的本質,那些信念、恐懼、無奈以及日本人的武士精神都在那些唸白中流洩,其實這跟傳奇導演泰倫斯馬立克的《紅色警戒》有著相似的手法,兩部片對戰爭都有著深刻的批判、也使用大量的旁白來傳達影片的文本,傳達導演對英雄主義的與戰爭的批判。

只是《紅色警戒》的手法較為意識流,而《來自硫磺島的信》則是在內斂的鏡頭下,讓導演的創作的意念執行地更加真實與立體。值得一提的是,克林伊斯威特的兒子凱爾伊斯威特與其音樂夥伴麥可史蒂文斯所譜寫的配樂(尤其是鋼琴主旋律),替影片注入了悲天憫人的氛圍,那種悲壯的氣勢,似乎在替著硫磺島的英雄們演奏安魂曲,在片頭響起時就讓人想流淚了!

我很喜歡片中一封書信的詞句,「永遠都要做對的事情,因為這樣才對!」其實戰爭從來就沒有「對錯」的一方,戰場上的官兵們底是為誰而戰?永遠都沒有辦法得到解答!美國的將軍夫人問粟林忠道,「美日開戰時,你會臣服於你的信念,還是國家的信念?」

其實這個問題不僅是在問粟林忠道,也是在問所有的觀眾?!我們投入戰爭的「正當性」為何,當你代表國家出戰時,我們就應該收起自己的良知嗎?克林伊斯威特自《殺無赦》之後,反英雄成為他鮮明的旗幟,《來自硫磺島的信》則同樣的也把好萊塢戰爭電影中那套英雄主義丟棄了,克老大膽的借用一票日本演員與硫磺島的戰爭傷痕寫盡戰爭的殘酷,其實訴說的是他的反戰宣言,只是我很擔心觀眾只在意那群日本演員,而忽略了這部由好萊塢打造的日本佳片!

分類
MOVIE

劉德湧影評:獻給正義、好人與時代的一封情書《竊聽風暴》

原文出處 :(電影信徒的散場筆記

我承認我是個哭包(朋友給我的小名),而通常電影或電視裡那些勇氣、絕望、親密與死亡都能觸動我的淚腺,只是「流淚」還不算什麼,還有某些電影可以讓我感動啜泣、嚎啕大哭,甚至字幕放完後仍無法抑止那激動的淚水,《新天堂樂園》、《郵差》、《阮鈴玉》、《甜蜜蜜》、《麥迪遜之橋》、《情路長短調》(或譯《愛情影片》)、《史丹利庫伯力克/卓別林的藝界人生》、《魔戒首部曲》、《非關命運》、《吹動大麥的風》以及即將上映的《幸福的三丁目》都是屬於我的「哭包榜中榜」。最近這份片單又增加了一部新片,這部你一定要在戲院欣賞的電影,它收納了人性的脆弱,見證了善良、正義的價值,側寫著命運巨輪下的無奈,而並在結尾時借用時代與人生的微妙火花,昇華出恢弘的史觀與人性的厚度。那一刻,就在電影結尾的那瞬間,一部經典就這麼誕生了,而這部經典就叫做《竊聽風暴》!

兩個德國好人
《竊聽風暴》(Das Leben der Anderen)是德國導演賀克唐納斯馬克的處女作,他以1984年東西德分裂為的為時空背景,描述東德國家情報局「斯塔西」(Stasi)的秘密警察衛斯勒上尉被任命去監聽劇作家德瑞曼與其演員女友克麗絲塔所發展出一連串的故事,然而這個看起來頗像真人真事的劇本,其實是導演花了四年的心血。電影的開場用字幕卡標示了一連串的數字,向觀眾介紹了無孔不入的秘密警察組織「斯塔西」,下一幕則是男主角衛斯勒上尉審訊犯人與向年輕的秘密警察授課的實況,這場戲替那段恐怖的竊聽年代做了最好的註解。飾演衛斯勒的歐路奇莫赫的臉孔有著「冷酷」的象徵意義,而全片似乎就跟著他的「冷酷」揮發出一種冷冽的氛圍、寫實的筆觸。在結局上演之前,《竊聽風暴》帶著宛如紀錄片的電影語言呈現了整起竊聽事件,重新複製了那個恐怖的年代。

這部電影是關於那段恐怖年代與兩位「德國好人」的故事,兩個人都有自己的信仰與遵循的理念。衛斯勒將國家、組織視為最高的依歸;德瑞曼擁有高貴的創作的心靈,而為了保有創作的自由,他仍臣服於東德政府的政治思想。但是衛斯勒在監聽的過程中,發現原來他所信仰的「政府」已經摧毀了善良的價值,而那些被扣上「反叛者」的敵人,其實只是政客們向權力中心靠攏的犧牲者。衛斯勒的上級對他說,「希望你還站在對的那一邊?」但誰又是對的那一邊呢?是那些為官祿而賣良知的秘密警察,還是為正義放棄仕途的「叛國賊」?而被視為忠黨愛國的德瑞曼,也是在精神導師雅斯卡自殺後,才自覺到原來他所擁抱的偉大國家是那樣的黑暗、極權,最後他寫了一篇「你所不知道的東德自殺率?」回敬了他敬愛的祖國,而讓自己陷入被調查的危機裡。兩位「德國好人」真的是「叛徒」嗎?他們背叛的應該是正義、還是國家,選擇那一邊才是「對的」那一邊?這些問題這已經不是是非題那麼簡單了!  

反轉人性的力量
《竊聽風暴》攤開了「愛國者」、「叛國者」的道德焦慮;正義與政治正確的選擇;愛情與慾望的遊戲;權力與控制的快感,這些母題與德國電影近年來審視歷史的史觀一同焠煉出一部幽微而深邃的文本。唐納斯馬克不打算譴責「斯塔西」,反而他透過這個故事去縫補柏林圍牆所帶來的歷史傷痕。他聰明地把藝術創作變成反轉人性的力量,冷硬的政治片嵌著人文的關懷。電影中有兩幕是最令人難忘的,一幕是衛斯勒自德瑞曼家偷走了德國左翼作家布萊希特的詩作,他那嚴肅的臉孔,配上溫暖的口白,那個溫暖的口白讓我們明白原來文字的力量可以那樣的震撼。
 
~九月的這一天,灑下藍色月光
洋李樹下一片靜默
輕擁著,沈默蒼白的吾愛
偎在我懷中,宛如美麗的夢
夏夜晴空在我們之上
一朵雲攫住了我的目光
如此潔白,至高無上
我再度仰望,卻已不知去向…~

--布萊希特〈憶瑪麗亞〉

另一幕,則是德瑞曼在聽到雅斯卡自殺的消息時,彈奏雅斯卡送給他的樂譜〈獻給好人的奏鳴曲〉 (這首曲子是根據貝多芬的〈熱情奏鳴曲〉所延伸,由《英倫情人》的配樂家蓋布瑞亞赫所譜寫),當德瑞曼在彈奏時,衛斯勒正帶著耳機邊聽邊流淚,他是替雅斯卡的死而哭泣,還是受到〈好人的奏鳴曲〉的感召?此時,德瑞曼說了相當經典的台詞,「列寧聽了貝多芬的熱情奏鳴曲後,嘆了口氣說,如果他反覆聽到這首曲子的話,革命就無法成功了。…你想過嗎,如果人們曾經聆聽,我是說那些真正聆聽的人會是壞人嗎?」這句話似乎不再只是簡單的台詞,而是替「好人」衛斯勒的出場而暖身。唐納斯馬克藉著竊兩位「德國好人」的「隔空互動」把人性的善良價值慢慢得釋放出來,一步步回應了人類在歷史與制度上的錯誤。片末導演以極短的篇幅,我們躍進了變遷的德國歷史中,兩位「德國好人」儘管都沒有面對面的接觸,但是他們都透過彼此的文字「創作」而救贖了彼此。

歷史無法重新來過,再多的譴責也換不回逝去的靈魂,對於那些獨裁者的手段與極權制度下的荒謬歷史,我們沒有權利去忘記,因為我們不可以重蹈覆轍。電影出現在的竊聽工具、魏斯勒檔案上的指紋與代號「HGW XX/7」、「斯塔西」的名冊以及成千上萬的檔案櫃都是歷史的傷疤之一,而《竊聽風暴》是獻給這塊傷疤與正義的一封情書!

分類
MOVIE

劉德湧影評:影展之後--給台北市文化局長的一封信

原文出處 :(電影信徒的散場筆記

在放完閉幕片《婚禮之後》後,2007年的台北電影節終於落幕了,感謝影展工作人的辛勞,畢竟辦影展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苦差事,更何況前幾屆由影評人聞天祥所打下的招牌,更讓後來接手的新單位有了比較的對象,但是這次影展所引發的不平與抗議,卻也是前所未見。

作為一個參加十多年的影展影迷來說,這次的台北電影節看不到執行單位的專業性,總策劃:游惠貞小姐是一位資深的影評人,也辦過多屆金馬、台北等影展,其專業性應該是有一定的程度,她在接受破報的專訪時,說『我跟他們很多都是在金馬獎、紀錄片雙年展、或是之的台北電影節合作過,我做影展會願意花錢,人力也是用最好的,我的團隊沒有一個人沒經驗的,全部都有經驗!』但是「專業」、「經驗」好像沒有被帶進這個影展裡。

首先在售票之前,影迷拿到期待已久的節目手冊時,卻發現節目手冊上居然沒有承辦單位的聯絡電話(在影展官網上則是隱匿在某個地方),這樣讓所以觀眾反應相關的問題與意見,而官方部落格、官網也沒有設置專門的留言區,儘管觀眾可以反映意見,但是絕大多數的抗議之聲都未能獲得重視。

再者,邀來的影片素質教人失望,儘管當中不乏優異的作品,但是絕大多數再看完之後都讓影迷直搖頭。撇開這各關乎個人喜好的問題不談,今年參展的影片與單元規劃較前幾年都有成長,但是由台灣片商所代理發行的影片卻占了20部之多(這已經扣除了台灣電影),其中立意良善的新單元兒童電影單元「電影未成年」中所放映的七部長片裡,有四部是片商的影片;而所公佈的三部「神祕場」都是片商所代理發行的片子,看到這樣的片單我不太確定這到底是替片商台轎,還是替觀眾服務了!?

畢竟,影展的功能是替觀眾引薦觀眾較無法看到佳作,而不是那些即將在台灣上映的影片,局長您說是嗎?此外,這次「青年導演競賽」影片參展的作品,來的導演們也只有四位,這也是之前兩屆從未發生過的狀況,既然這是一場「競賽」,參加競賽的主角們大部分卻缺席了,這不是十分突兀嗎?

而更較影迷無法原諒的是,去年由大陸第六代導演賈樟柯所揚威威尼斯影展的《三峽好人》與紀錄《東》,所放映的拷貝居然是Betacam的版本,這部精采的作品是用HD攝影機所拍攝的,Betacam的版本勢必減損其觀影的感受,如果因為拷貝無法及時邀到台灣,就應該選擇放棄,而不是執意來湊數,這樣的水準不僅是對影片本身、影展單位與影迷都是汙辱!更何況如果觀眾不識Betacam與35mm之差別,是不是有種被欺騙的感覺!

最後,這是影展的放映品質較人難以領教,拷貝調度導致場次調動頻繁,放映品質更是問題層出不窮。而豪華戲院的隔音不佳,每次放映時都傳來嗡嗡嗡的聲音(樓下的戲院放著好萊塢的電影),儘管有影迷在官網抗議,但仍未見改善,這都是拿觀眾的觀影品質在開玩笑,其中豪華戲院還有放映多部默片呢?這把觀眾的權益放哪呢!

我們都知道台北電影節的策展單位並不是常設單位,而是以招標(兩年一次標)來決定,如此以來經驗永遠都在流失,這樣想要辦好一個影展談容易?我們由衷的希望台北市政府能正視此問題。10多年前,我們都是看游惠貞小姐的影評所長大的影迷,對她的領域以及專業都有一定的尊重,但是這次影展我們卻彷彿經歷了一次觀影的災難,「專業」好像只是個宣示。

《婚禮之後》後,台北電影節終於落幕了;那影展之後呢,誰又替觀眾想想呢?我們希望檢討不是唯一的選項,只希望李局長能給觀眾一個說法,因為明年台北電影節就十歲了!

分類
MOVIE

劉德湧影評 : 青春的眼神,青春的微笑-現代的瑪莉皇后《凡爾賽拜金女》

原文出處 :(電影信徒的散場筆記

十四歲,一個應該還在恣意享受青春的年紀。才十四歲的奧國公主瑪莉安東尼因為政治聯姻而離鄉背井下嫁法國,一七七○年,嫁給了法國皇太子路易十六,純真被迫留在故鄉奧地利,換上了虛假的面具,在充滿政治與性別角力的凡爾賽宮裡武裝起自己……。

曾經拍過《死亡日記》(The Virgin Suicides)、《愛情不用翻譯》(Lost in Translation)美國導演蘇菲亞柯波拉(Sofia Coppola),用鏡頭捕捉了瑪莉皇后的迷失,細膩的筆觸圈住了少女的青春,屬於蘇菲亞柯波拉的瑪莉皇后──《凡爾賽拜金女》(Marie Antoinette),並不是要重現歷史紀錄中的瑪莉安東尼與法國大革命,企圖從女性的角度來重新閱讀瑪麗皇后的內心世界……。

二○○六年五月二十四日,《凡爾賽拜金女》自法國坎城影展首映以來就得到兩極的評價,不滿意該片的影評人多批評蘇菲亞柯波拉並未忠於史實,但盛讚這部片的影人多認為她抓住了女性的心靈,拍出了新觀點。

的確,《凡爾賽拜金女》迴避了許多歷史事件,像是讓瑪莉皇后身敗名裂的「項鍊事件」、法國大革命以及瑪莉皇后登上斷頭臺等真實歷史,影片都隻字未提。

蘇菲亞柯波拉在意的是瑪莉皇后內心的起伏與孤寂,她在宮廷裡被牢牢「看守」的青春年華,關於小女孩的絕望、孤單、寂寥,都是以前「瑪莉皇后」相關電影所忽略的,蘇菲亞.柯波拉拋棄了歷史的座標與人物的位置,對焦她眼中的瑪莉皇后。

《凡爾賽拜金女》以熱鬧搖滾音樂開場 ,第一個鏡頭由飾演瑪莉安東尼的女主角克莉絲汀鄧斯特望著鏡頭,留下一抹微笑的畫面,這個開場揭示導演的主觀手法,也暗示著觀眾會看到不同於過往的瑪莉皇后。

《凡爾賽拜金女》幾乎全在凡爾賽宮實地拍攝,影片拍出了十八世紀法國波旁王朝的奢華,美輪美奐的宮庭、賞心悅目的精緻美食與光彩奪目的華服,更別提那個可以掛上滿滿珠寶的梳高假髮。蘇菲亞柯波拉以極細緻的考究重現了當年瑪莉皇后縱情享樂的年代,這些浮華的宮闈世界,對比了年輕女孩的美麗哀愁。

十四歲的小女孩,變成政治聯姻的祭品,十四歲就要學會宮廷的繁文縟節,還要努力做人替法國王儲留下王位繼承人。這個年紀應該離長大還很遠很遠,婚姻卻埋葬了瑪莉安東尼的青春氣息與微笑,她得學會所有的,然後放棄自己,投入那墮落的深淵、縱情歡樂,這是歷史的謬誤,還是瑪莉安東尼的人格缺陷?!

從《死亡日記》到《凡爾賽拜金女》,身為女導演的蘇菲亞柯波拉都寫盡了女孩的失落與迷失,不同時代、不同性格、不同處境,她們都徘徊在人生的死巷裡希望找到一絲出口。

《凡爾賽拜金女》的瑪莉皇后是一個被眾人窺視的女孩,她更衣、用餐、行房……等等一舉一動都受到注意,其實在看這部電影時,腦海中不時對比著導演蘇菲亞柯波拉在好萊塢的處境,身為影壇大師法蘭西斯.柯波拉之女,她的作品與言行似乎被所有人用放大鏡在檢視,這樣的壓力跟瑪莉安東尼遭似乎遇有些類似,所以蘇菲亞.柯波拉會放棄歷史的角度而以女性的觀點來詮釋瑪莉皇后,並帶著一種憐憫的筆觸,也似乎反映著創作者的心境吧!

《凡爾賽拜金女》並不打算討好全部的觀眾,這部滿載著導演意念的作品,全片幾乎是用英語發音,還鮮少有法國演員參與演出,而配樂更擷取八○年代新浪漫搖滾(The New Romantics)以及十八世紀巴洛克音樂搭襯,還有大量的電子音樂,這樣的音樂組合稱托著華麗視覺饗宴,讓《凡爾賽拜金女》呈現迷離的感官效果與極致的文化衝突。

這些安排勢必會引來非議,歷史題材的電影到底是創作者的創意重要,還是忠於史實重要,的確令人玩味。話說回來,所謂的「史實」到底又有多少可信度呢?撇開歷史詮釋不談,《凡爾賽拜金女》的華麗饗宴絕對需要在大銀幕欣賞,布景、燈光、服飾到美食,都像歷史教材躍上銀幕,光是凡爾賽宮的實景就值回票價。只是我很想知道,導演如果發現她的瑪莉皇后在臺灣居然變成「凡爾賽拜金女」,會有什麼感想?(本文原載於2007年7月號《幼獅文藝)

《凡爾賽拜金女》資訊站
原本在去年11月就傳出輯將上映的《凡爾賽拜金女》,最後由台灣獨立片商買下發行權,原本排定的檔期是在今年8月後來又更動檔期至10月,真是如同瑪莉,皇后的命運一樣多舛,錯過台北電影節中神秘場的觀眾朋友只能繼續等待了,但是希望最後不是只發DVD而已,因為我還想在大銀幕上看一次呢!

分類
MOVIE

劉德湧影評 : 讓記憶與愛情優雅的離去【妳的樣子Away from Her】

原文出處 :(電影信徒的散場筆記

其實「病痛」從來都不是好拍的電影題材,過與不及的分寸都靠導演在掌控,稍不注意就成為婆婆媽媽的肥皂劇,煽情的【腦海中的橡皮擦】、【手札情緣】;喜劇的【我的失憶女友】;沉溺的【記得我愛你】…這些都是關於阿茲海默症的電影,而且都是愛情電影,有的販賣觀眾的淚水,有的出賣患者的樣貌,廉價地博取觀眾的眼淚與微笑。

2001年的【長路將盡】以綿密的情感將英國作家艾瑞斯梅鐸罹患阿茲海默症的經歷與丈夫結識的青春記憶搬上銀幕,青春與歲月交疊出人生的感嘆,節制的情感、精湛的演出讓【長路將盡】成為一部雋永的作品。演而優則導的莎拉波莉(Sarah Polley),不同於理查愛爾的細膩,以詩意詮釋另一段不同於《長路將盡》的阿茲海默電影,她所指導的長篇處女作【妳的樣子Away from Her】成績讓人驚艷與難忘!

【妳的樣子】改編自加拿大作家艾莉絲蒙羅的短篇小說〈The Bear Came Over the Mountain〉,故事描述結縭44年的夫妻如何面對阿茲海默症的襲擊。當阿茲海默症的病情越來越嚴重時,菲歐娜決定住進安養院,但是丈夫葛蘭特卻不願妻子住進毫無生氣的世界裡,也深怕妻子最後將自己給遺忘,但菲歐娜說,「請讓我優雅的離去吧!」

只是住進安養院的一個月後,阿茲海默症侵蝕的不只是菲歐娜的記憶,甚至帶走她的靈魂與四十四年的情感,菲歐娜已經忘記丈夫,而成為另一個男人奧伯利的情人,儘管葛蘭特說「我不會離開我的妻子」,但是菲歐娜卻漸漸走出自己的生命…。
 
  其實【妳的樣子】絕對有資格成為一部超級煽情的芭樂電影,但是莎拉波莉以詩意的筆觸成功的將此題材轉化為一部抒情的詩篇。這位曾與加拿大電影大師艾騰伊格言(他也擔任本片的監製)合作【色情酒店】、【意外的春天】的女演員,學到了幾分伊格言的特有的詩意、細膩與人性描繪。

莎拉波莉從葛蘭特的觀點切入主角的愛情世界,把葛蘭特對妻子捕捉那份對愛情的堅持與對妻子的包容與懷念,透過現實與記憶的交錯烘托出來,關於婚姻的親密、爭執、眷戀都堆積成令人悸動的情感。莎拉波莉並保留了原著小說裡動人的對白,那些富有文學與感性的對話豐沛了影片的靈魂,加上時而出現的記憶切片與菲歐娜迷失的影像,都讓那份已經四十多年的愛更有了魔力。

從演員出身的莎拉波莉似乎深諳來自於演員本身的能量,執導資深演員也未見膽怯,特別善用演員們的肢體、眼神成功的凝結了愛情的力量,加上奧斯卡影后茱莉克莉絲蒂與加拿大資深男星高登馮森用生命所燃燒的精采演出,都豐厚劇本所蘊含的肌理。

【妳的樣子】以清新、誠懇的敘事手法,盡可能的讓技術部門退到幕後,不濫用配樂、剪接與攝影所製造的煽情指數,特別是那些可能催淚的場面都拿捏得宜,反而讓電影更加的真實,僅管電影留在戛然而止的那瞬間仍留給觀眾無窮的韻味。不管是疾病題材還是愛情電影,【妳的樣子】的確真誠又動人,成為【長路將盡】之後另一部動人的小品。
 
很多新導演都很愛一股腦的將所學的電影技法與技巧放在處女作裡,深怕自己的導演功力不會被看見,而忽略了說故事本身,而【妳的樣子】卻告訴我們說好一個故事是那麼得重要,莎拉波莉精采的示範拍電影的「基本工」,也讓自己成功的從女演員升格成女導演!

只是我很好奇這部在英美媒體都獲得極高評價的作品,來到台北電影節的「青年導演競賽」會不會受到評審諸公們的青睞?如果沒有得獎的話,莎拉波莉應該也能諒解,畢竟她才卸下本屆坎城影展評審的職位,知道原來評審並不好當!但是如果您是一位有品味的觀眾,可別錯過這部好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