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處 :(電影信徒的散場筆記)
十四歲,一個應該還在恣意享受青春的年紀。才十四歲的奧國公主瑪莉安東尼因為政治聯姻而離鄉背井下嫁法國,一七七○年,嫁給了法國皇太子路易十六,純真被迫留在故鄉奧地利,換上了虛假的面具,在充滿政治與性別角力的凡爾賽宮裡武裝起自己……。
曾經拍過《死亡日記》(The Virgin Suicides)、《愛情不用翻譯》(Lost in Translation)美國導演蘇菲亞柯波拉(Sofia Coppola),用鏡頭捕捉了瑪莉皇后的迷失,細膩的筆觸圈住了少女的青春,屬於蘇菲亞柯波拉的瑪莉皇后──《凡爾賽拜金女》(Marie Antoinette),並不是要重現歷史紀錄中的瑪莉安東尼與法國大革命,企圖從女性的角度來重新閱讀瑪麗皇后的內心世界……。
二○○六年五月二十四日,《凡爾賽拜金女》自法國坎城影展首映以來就得到兩極的評價,不滿意該片的影評人多批評蘇菲亞柯波拉並未忠於史實,但盛讚這部片的影人多認為她抓住了女性的心靈,拍出了新觀點。
的確,《凡爾賽拜金女》迴避了許多歷史事件,像是讓瑪莉皇后身敗名裂的「項鍊事件」、法國大革命以及瑪莉皇后登上斷頭臺等真實歷史,影片都隻字未提。
蘇菲亞柯波拉在意的是瑪莉皇后內心的起伏與孤寂,她在宮廷裡被牢牢「看守」的青春年華,關於小女孩的絕望、孤單、寂寥,都是以前「瑪莉皇后」相關電影所忽略的,蘇菲亞.柯波拉拋棄了歷史的座標與人物的位置,對焦她眼中的瑪莉皇后。
《凡爾賽拜金女》以熱鬧搖滾音樂開場 ,第一個鏡頭由飾演瑪莉安東尼的女主角克莉絲汀鄧斯特望著鏡頭,留下一抹微笑的畫面,這個開場揭示導演的主觀手法,也暗示著觀眾會看到不同於過往的瑪莉皇后。
《凡爾賽拜金女》幾乎全在凡爾賽宮實地拍攝,影片拍出了十八世紀法國波旁王朝的奢華,美輪美奐的宮庭、賞心悅目的精緻美食與光彩奪目的華服,更別提那個可以掛上滿滿珠寶的梳高假髮。蘇菲亞柯波拉以極細緻的考究重現了當年瑪莉皇后縱情享樂的年代,這些浮華的宮闈世界,對比了年輕女孩的美麗哀愁。
十四歲的小女孩,變成政治聯姻的祭品,十四歲就要學會宮廷的繁文縟節,還要努力做人替法國王儲留下王位繼承人。這個年紀應該離長大還很遠很遠,婚姻卻埋葬了瑪莉安東尼的青春氣息與微笑,她得學會所有的,然後放棄自己,投入那墮落的深淵、縱情歡樂,這是歷史的謬誤,還是瑪莉安東尼的人格缺陷?!
從《死亡日記》到《凡爾賽拜金女》,身為女導演的蘇菲亞柯波拉都寫盡了女孩的失落與迷失,不同時代、不同性格、不同處境,她們都徘徊在人生的死巷裡希望找到一絲出口。
《凡爾賽拜金女》的瑪莉皇后是一個被眾人窺視的女孩,她更衣、用餐、行房……等等一舉一動都受到注意,其實在看這部電影時,腦海中不時對比著導演蘇菲亞柯波拉在好萊塢的處境,身為影壇大師法蘭西斯.柯波拉之女,她的作品與言行似乎被所有人用放大鏡在檢視,這樣的壓力跟瑪莉安東尼遭似乎遇有些類似,所以蘇菲亞.柯波拉會放棄歷史的角度而以女性的觀點來詮釋瑪莉皇后,並帶著一種憐憫的筆觸,也似乎反映著創作者的心境吧!
《凡爾賽拜金女》並不打算討好全部的觀眾,這部滿載著導演意念的作品,全片幾乎是用英語發音,還鮮少有法國演員參與演出,而配樂更擷取八○年代新浪漫搖滾(The New Romantics)以及十八世紀巴洛克音樂搭襯,還有大量的電子音樂,這樣的音樂組合稱托著華麗視覺饗宴,讓《凡爾賽拜金女》呈現迷離的感官效果與極致的文化衝突。
這些安排勢必會引來非議,歷史題材的電影到底是創作者的創意重要,還是忠於史實重要,的確令人玩味。話說回來,所謂的「史實」到底又有多少可信度呢?撇開歷史詮釋不談,《凡爾賽拜金女》的華麗饗宴絕對需要在大銀幕欣賞,布景、燈光、服飾到美食,都像歷史教材躍上銀幕,光是凡爾賽宮的實景就值回票價。只是我很想知道,導演如果發現她的瑪莉皇后在臺灣居然變成「凡爾賽拜金女」,會有什麼感想?(本文原載於2007年7月號《幼獅文藝》)
《凡爾賽拜金女》資訊站
原本在去年11月就傳出輯將上映的《凡爾賽拜金女》,最後由台灣獨立片商買下發行權,原本排定的檔期是在今年8月後來又更動檔期至10月,真是如同瑪莉,皇后的命運一樣多舛,錯過台北電影節中神秘場的觀眾朋友只能繼續等待了,但是希望最後不是只發DVD而已,因為我還想在大銀幕上看一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