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影評

M I 3:觀後感 2006.05.10

    如果你喜歡湯姆克魯斯,並且,也不會嫌之前他與老婆凱蒂的八卦新聞,是多麼嚴重的霸佔了各大媒體(或者是媒體也超愛八卦他們)。那麼,你將可以在電影裡看到,阿湯哥戲裡戲外是多麼的疼愛他老婆,並且忍不住想讓大家知道。尤其電影裡他們最後互道「我愛你,我也愛你」的時候,真的讓我笑了出來;這麼樣直接將生活情境帶入電影的情節裡,如同在歐普拉秀中的脫序表演一般,我想他是第一人吧!也可以肯定他真的很愛很愛凱蒂,祝福他們……

     既然稱號「好萊塢金童」,當然會善用他的影響力,來左右他的電影;其實,不管他跟那一個導演合作,M I系列電影,我從不把他當成是「虎膽妙算」的復刻版。雖然如此,其基本上的娛樂價值還是存在的。所以,我還是會掏腰包去欣賞……該有的他都有,動作、場面、爆破,只是我也跟一些網友一樣有個疑問,幹嘛跑去上海衝鋒陷陣咧!難道真的只是為了大陸市場而已嗎?還是他也想暗批中共,因為那個「兔腳」……

換了導演差別在於鏡頭搖晃的程度嗎?我想是的。哈哈……不知道有沒有人像我一樣,覺得頭很暈。幾個配角雖然出現時間都不多,倒也讓我印象深刻『發胖到不像話的勞倫斯費許朋<駭客任務>Laurence Fishburne、強納森萊斯梅爾<愛情決勝點>Jonathan Rhys-Meyers(長的真像瓦昆菲尼克斯Joaquin Phoenix)、』……尤其,裡面美豔的Maggie Q,不錯喔!從魔幻廚房後,我有開始注意到她,在這部電影中也是表現不俗落落大方的,希望她能有機會在好萊塢得到一些真正能發揮的角色。最後,當然是大反派-菲利浦西摩霍夫曼,在裡面也算夠狠,可惜戲份太少了點,他那一段俐落爬上爬下的戲,還是讓我蠻驚訝的!變臉的橋段也很精彩。不過,後面與阿湯哥的對峙,有點給他sisy,看他只會把阿湯哥推來推去的,一被逆轉,還蠻好解決的,三兩下清潔溜溜。呵呵!結局跟防火牆、終極人質一樣賣煽情,阿湯哥版本還是好看一些(唉!好懷念他在【七月四日誕生】的演技喔!)。

    幾段的任務,不去細想他的合理性,過程還蠻緊張刺激的,這方面導演表現的算稱職,不過,最後他老婆都進去局裡還被伙伴們祝福,這第四集難道要來個『阿湯哥嫂之史密斯任務』嗎?哈哈……

 
湯姆克魯斯歷年作品:
資料來源-http://movie.kingnet.com.tw/search/index.html?act=actor&r=1119333603

2006【不可能的任務3】(Mission: Impossible III)
2005 【世界大戰】(War of the Worlds)
2004 【落日殺神】(Collateral)
2003 【末代武士】(The Last Samurai)
2002 【關鍵報告】(Minority Report)
2001 【香草天空】(Vanilla Sky)
2000 【不可能的任務2】(Mission: Impossible II)
1999 【心靈角落】(Magnolia)
1999 【大開眼戒】(Eyes Wide Shut)
1996 【征服情海】(Jerry Maguire)
1996 【不可能的任務】(Mission: Impossible)
1994 【夜訪吸血鬼】(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The Vampire Chronicles)
1993 【黑色豪門企業】(The Firm)
1992 【軍官與魔鬼】(A Few Good Men)
1992 【遠離家園】(Far and Away)
1990 【霹靂男兒】(Days of Thunder)
1989 【七月四日誕生】(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
1988 【雨人】(Rain Man)
1988 【雞尾酒】(Cocktail)
1986 【金錢本色】(The Color of Money)
1986 【捍衛戰士】(Top Gun)
1985 【黑魔王】(Legend)
1983 【步步登天】(All the Right Moves)
1983 【保送入學】(Risky Business)
1983 【小教父】(The Outsiders)
1983 【失貞記】(Losin’ It)
1981 【熄燈號】(Taps)
1981 【無盡的愛】(Endless Love)

分類
影評

驚弓森林(Elles étaient cinq)-觀後感 2006.05.01

  

 

    儘管已經過了一個星期,不過,觀影當時的震撼與激動,仍然低迴縈繞在我的心中。雖然我自己或身邊的親友,不曾有過劇中五位女主角及其家屬的那一段不堪回憶的性侵惡夢。但是,我及全場在片尾結束時,鴉雀無聲的觀眾們,的的確確也身歷其境了一場內心洶湧沸騰的療傷。

     這部電影非常適合播放給每一個人看,不論是小女生、熟女、阿嬤。小男生、熟男、阿公。有被性親害經驗的被害者及家屬,或是性犯罪者……每一個人都能從電影當中得到教訓及警惕。

    我永遠難忘劇中女主角「瑪儂親眼看到摯友被害時,臉部痛苦扭曲的五官表情,她並不是選擇遺棄「蘇菲」,而是無法承受自己無能為力的煎熬;她只能尖叫,只能求救,只能跑……,雖然,後來她僥倖存活下來,但卻要花一輩子的時間才能走出陰霾,十五年來連接受異性的約會及愛情,甚或親密的接觸,都是有如揭起瘡疤的痛楚。

    這部電影沒有華麗煽情的手法,選擇了使用平實的影像處理;幾段不斷重覆的性侵過程畫面,不單不使人感到厭煩,反而更顯導演主觀鏡頭的力道。全片簡單深刻的敘述,主角群的自白內省,真正的達到與觀眾共鳴的效果;五位主角自然優秀的表現,也能讓我深深感受到她們真摯的友情、及每個人不凡的昇華歷程;也許如影評人所說,的確定沒有多少的創意。不過,我願意給這部電影極高的評價,因為這部電影所要控訴表達的,正是當今社會應該正視的問題,而我們能夠從中提煉出多少對性犯罪心理的警覺與防範的成績,更是在在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而本片要彰顯的主旨:沒有任何人有任何的理由與資格,可以來對他人不管在言語或肢體上的侵害行為,則是人人都應擁有及實踐的互相尊重。

 

 

分類
影評

終極人質(Hostage)-觀後感2006.04.30


Hostage)終極人質其實是布魯斯威利去年主演的電影了,在美國賣座也還不錯(3459萬美元,資料來源http://www.truemovie.com),為何台灣會整整隔了一年多才上演,按照過去經驗,布兄的電影在台灣賣相一直都還不錯啊!


    這部電影裡,布魯斯威利少了衝鋒陷陣的狠勁,多的是袍澤與親情的男兒淚,(我猜他是想開拓不同戲路吧!這份努力也還蠻值得鼓勵的啦!)不過,跟哈里遜福特在防火牆的情況一樣,少了一個能夠與之匹配抗衡的對手,總是顯得不夠過癮。雖然也有凱文波拉克 Kevin Pollack,但是,他上場沒多久,就被歹徒(套句歹徒戲中對白:我怎麼知道他這麼不經打!呵呵)打昏了;然後,就這樣躺了差不多90分鐘,最後,居然就能神勇的支援布魯斯威利,幫助布兄一舉殲滅敵人,這,未免也太神奇了吧!再加上導演風格的失焦,看著看著,還出現恐怖血腥的趣味,(後半部班福斯特 Ben Foster異軍突起,搶戲極了,還像鬼一樣四處嚇人,不然就四腳著地的追著人質!殺的夠壯烈,死得也夠慘!哈哈。)真是讓人無力啊!

 

 

真是有點可惜了電影前半部所醞釀的氣氛,本來看著前半段畫面呈現出的質感,還有片頭很長的動畫(有萬惡城市的強烈視覺效果),讓我很期待布兄會有突破性的演出咧!(前頹廢、後光頭,有啦!後面脫到剩下一件小褲褲。不過,終極系列裡好像也是每次必脫啊!呵呵),結果我看真正爽到的是裡面的恐怖殺人魔班福斯特 Ben Foster,因為再來,我們就可以看到他在X-MAN3裡扮天使,看劇照還真是英俊挺拔,帥斃囉!!



        最後,要鼓勵一下電影裡面的小男孩Jimmy Bennett (III),真是可愛又聰明(我查了一下IMDB,他居然已經演過20部戲了。),我只能說,如果這部電影有任何的敗筆,
導演Florent Emilio Siri要負最大的責任;不過,反過來說;看一部電影能有兩部電影的感覺跟享受,也算是一種意外的收穫吧!!呵呵……

分類
影評

彌勒熊影評 : 黑社會2: 以和為貴-觀後感2006.04.25

雖然最新的消息,是這部杜琪峰導演的新作,繼去年第一集參加坎城競賽後,又連莊入圍了今年影展正式觀摩單元。

並稱同一位導演的前後兩集電影連續兩年入圍,是坎城影史上少見的特例云云。甚至於文宣資料也說因導演慢工出細活,而來不及參與2月份的柏林影展的說法;不過,眼見為憑,昨晚的首映之後,我還真的很難說服自己,應該喜歡或稱讚這部電影。飛機(張家輝)、還有一位Jimmy仔花錢請來的唯錢是問的搞笑保鑣,是本片主角。劇情容我不贅述,觀眾進戲院自然了解,而大家關心的問題,我也向大家證實,昨晚應該也是所謂的一刀未剪攪肉版,呵呵!這一點台灣觀眾倒是不用擔心。

 

我必須承認我沒看過「黑社會」,所以無法親身體會第一集中所謂不發一槍一彈而能壓迫全場的緊張氛圍,但是黑社會2明顯充滿模仿教父的慢速鏡頭推展、低聲說話、談判場面、暗黑的畫面、殺手面無表情的狠勁、考驗觀眾神精極限的暴力與再暴力。還有片尾我居然看到原來是羅大佑先生擔任的配樂字幕,都無法挽回我的高期待與高失望。我甚至懷疑羅大佑先生是不是只拿兩首配樂的錢啊!全片要不就大提琴陰沉低迷的音符迴蕩,要不就戰鼓擂天,了不起就鼓聲再大一點……只能說我真的很沮喪,也替導演難逃續集魔咒而難過。

 

樂少(任達華)、鄧伯(王天林)、東莞仔(林家棟)、Jimmy仔(古天樂)、

   

而最後贏得選舉的Jimmy仔,跟大陸高官一番義正嚴辭的辨證,還真讓我傻眼;但是,看到Jimmy仔動手揍他,對方居然不還手還謝謝他的安排,才真正讓我雞皮疙瘩掉了一地。

    

杜導演你不知道你這樣安排,內地當然不會讓你上映啊!導演你要加油啊!好不好!

分類
影評

彌勒熊影評 : 窈窕老爸(TRANS AMERICA)觀後感-2006.04.23

    這部電影居然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公路電影,這是第一個讓我訝異的地方。


再來,就是劇中飾演那個渴望變性的主人翁史丹利的費莉希蒂霍夫曼 (Felicity Huffman),讓人嘖嘖稱奇,放得開的演出。在散場時,我聽到非常多女生們切切私語在討論她的真實性別,因為她實在是演的太好了,呵呵!

    最近,因為(斷背山)的得獎與李安另類的處理方式,使得性別議題的電影,由地下浮上台面,並且引起相當多的關心與探討,這應該也是弱勢族群們所始料未及的吧!窈窕老爸也是被歸類於此類型的電影之一。不過,電影用一種自嘲甚至於自虐的口吻,寫跟他未曾謀面的兒子、父母、妹妹、心理治療師的關係,令人爆笑的情境與對白,再加上費莉希蒂霍夫曼慘白而畫著差勁濃妝的一張臉,及隨時會崩潰的眼神與動作,每每令全場觀眾在笑過之後,也不禁給與無限的同情。

    電影從他多了一個兒子開始,對照他正要進行的變性手術,這根本是天大的諷刺;他不敢認兒子,不熟悉與嫌惡讓他無法與他相處,只想早早把兒子交還他的繼父。不過,一趟旅程下來,他終於知道孩子過去悽慘的日子,兩人的血緣關係,也讓他忍不住多管教他一點。於是在旅程中,有很多的互動,也因此建立了彼此某種的信任;而兩人被搶劫之後,還好得到好心的印地安牛仔幫助,也讓費莉希蒂霍夫曼初嚐愛情的甜美,更加深彼此的依賴;最後,在無計可施之下,他被迫帶兒子回父母家,也讓兒子發現真相而逃離他們。總算,在經過了千心萬苦,如願動了最後的那一刀,但是,他並沒有自己想像中的那麼快樂,沒有了家人的支持與原諒,儘管自己外表多麼堅持,內心有多麼渴望,點點滴滴的一路走來,還是有了那麼一些缺憾。

    電影最後並沒有給我們一個切確的答案,但是,我們可以肯定的是,他們(她跟兒子)都在學習,如何接受對方,如何與對方相處,我想這也是有讓你受不了的家人的每一個人都要努力的吧!

得獎記錄:

1. 第78屆(2006)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
2. 第78屆(2006)奧斯卡最佳電影歌曲提名
3. 金球獎最佳女主角獎
4. 法國杜維影展最佳劇本獎
5. 紐約特必佳影展最佳女主角
6. 柏林影展同志雜誌讀者最佳影片獎

分類
影評

彌勒熊影評 : 愛情對手戲(The Life I Want)觀後感-2006.04.20

    電影一開始,我就被女主角-威尼斯影后珊卓希凱蕾麗(Sandra Ceccarelli)的入戲三分所吸引,

 

 

 


    她雖非絕美的類型,但是有一種高貴的氣質靜靜的從螢幕中散發出來,頗為類似英格麗褒曼給我的感覺。所以,在她與男主角-《燦爛時光》威尼斯影帝路奇洛卡西歐(Luigi Lo Cascio)為了戲中戲(
愛情對手戲)第一次對戲之後,會為她神魂顛倒就不足為奇了。

    作為他們倆人第二次合作的影片,其默契自然不在話下,而螢幕上的相互飆戲及化學變化也讓人頗為動容,相當有說服力;觀眾除了在影片中參與了一部電影的拍攝,也得到與男女主角為愛出招的樂趣,真是與片名呼應的太妙了。

 
   
編、導、演、攝、樂配合的恰到好處,真的把一個可能非常老套的故事,變得讓人興趣盎然。尤其時空交疊的手法,戲中戲與現實的交叉切換,讓人也跟著迷惑神移了…究竟是真是幻,是戲還是人生。

    我想這樣一部純愛情的戲,對正在熱戀的男女會有一種心有慼慼之感吧!從一見鍾情、刺探、突破心防、歡愉、嫉妒、佔有、衝突、原諒、改變……也彷彿替我們世間男女上了愛情的一課。

    非常推薦大家看這部精彩的愛情對手戲,可以讓你得到很多的樂趣,一定要跟你另一半去看喔!


PS:男女主角扮相宜古宜今,非常耐看,真是不可多得的好演員呢!

分類
影評

彌勒熊影評 : 安隆風暴──觀後感2006.04.09

    記錄片最近在國內外,真的很興盛,甚至於還影響到主流電影的取材走向與風格。而記錄片的批判性與尖銳的觀點,也每每引起討論進而帶動不少人們的省思,這部電影在此時此刻的台灣上演,真是既諷刺又值得全國人民一看的電影啊!。

 


以下引用電影官方資料:http://movie.kingnet.com.tw/search/index.html?act=movie&r=1142422444

劇情:
【安隆風暴】記錄華爾街有史以來最大的商業醜聞,揭露一群絕頂聰明的高階經理人,如何將美國第七大企業搞掛,輕輕鬆鬆捲走十億美金,讓無數投資人血本無歸,上萬員工失去頭路。本片根據「安隆事件」暢銷書《The Smartest Guys in the Room》攝製,運用訪談畫面、錄音、企業內部資料製作而成,甚至揭露布希家族可能涉案的內幕,內容具有高度政治爆炸性,也是至今仍然無解的謎。安隆案影響甚鉅,不僅使全球五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安達信〈Arthur Andersen LLP〉被美國證期會吊銷執照,百年老店一夕瓦解,也讓國際知名的麥肯錫顧問公司重傷五內,更讓全球各大商學院洗心革面,在高喊利潤至上之外,重新向 MBA 學生傳授「倫理與道德」。全球各大企業也把「公司治理」捧上天,希望能夠贏回投資人的信任。但是此案尚未終結,高潮將可能再度動搖華爾街!2006 年本片獲得奧斯卡獎提名當天,涉案的前安隆董事長與執行長正式被起訴,開始休士頓法院接受審訊,後安隆時代的風暴再度掀起!

導演的話:
和大多數人一樣,我對安隆弊案了解有限,於是我讀了《The Smartest Guys in the Room》一書。從書中我發現,安隆案不僅僅是樁企業弊案,更是人性貪婪的悲劇-人性黑暗面的極致。我認為此片給了我機會去探索關於美國文化、經融體系下的殘酷、以及其中有太多漏洞以致於讓有心人士作假獲得暴利。我越來越對安隆案中的幾位高階主管所著迷。他們就像科幻片的電影工作者一樣,讓你信以為真。他們非常有技巧的讓安隆案看來極富說服力以讓人們所相信。

影評讚賞:
「安隆風暴不只是政治紀錄片,它是一則超級犯罪故事,我給它 3.5 顆星!」- Roger Ebert / Sun Times 芝加哥太陽報
「一部緊湊,讓人目瞪口呆,有關貪婪與自大的紀錄片!」- A.O.Scott / New York Magazine 紐約雜誌
「即使影像資料難以取得,導演吉伯尼成功地展現一則有關企業不法的故事,精彩程度不輸任何好萊塢賣座強片。」- Screen Magazine 銀幕雜誌
「觀看安隆高層搞錢的本事,如同看莎士比亞的戲一樣吸引人!」- Claudia Puig / USA Today 今日美國
「就算財經版讓你覺得無聊,就算你對股票和賺錢沒興趣,【安隆風暴】絕對讓你目不轉睛!」- Michael Wilmington / Chicago Tribune 芝加哥論壇報
「導演將【安隆風暴】記錄的企業貪婪成為一齣德州式的希臘悲劇!」- Christy Lemire / MSNBC NBC 財經新聞網

得獎記錄:
2006
奧斯卡獎最佳紀錄片提名
2006
美國獨立電影精神獎最佳紀錄片
2006
美國編劇公會 WGA 最佳紀錄片劇本獎
2005
法國杜維影展 Canal+ 特別獎
2005
日舞影展評審團獎入圍

分類
影評

彌勒熊影評 : 魔法褓母麥克菲(Nanny McPhee)──觀後感 2006.04.09

看完電影,我也好想有一隻魔法杖喔。呵呵       

 

~~~~~~~~~~~~~~~~~~~~~~~~~~~~~~~~~~~~~~~~~~~~~~~~~~~~~~~~~
~~~~~~~~~~~~~~~~~~~~~~~~~~~~~~~~~~~~~~~~~~~~~~~~~~~~~~~~~

以下是官方的介紹資料:幾乎已經把電影的劇情介紹完了……呵呵。http://tw.movie.yahoo.com/mstory.html?t=movie&id=1587引用如下:

布朗一家的七個小孩-賽門、朵拉、艾瑞克、莉莉、克莉絲、塞巴斯汀和小寶寶小愛-很可能是史上最調皮搗蛋的小孩子,他們的父親布朗先生在葬儀社工作,他是個好好先生,完全拿他們沒輒,也沒時間照顧他們,而他們的母親則在一年前不幸去世。由於布朗先生的收入不多,布朗一家的生活費幾乎都是由布朗太太的阿姨艾黛莉資助,而她要求布朗先生必須在一個月內找到老婆,不然就要切斷他的經濟來源,把他的七個小孩從他身邊奪走。

布朗先生決定不把他的苦衷讓孩子們知道,而這群因為母親早逝變得更早熟的孩子們也變得更頑皮,他們認為他們的爸爸一心只想討個新老婆,不再關心他們,於是調皮搗蛋的行為就更加變本加厲。他們想盡辦法,使出各種賤招,前前後後把十七名被請來照顧他們的褓母嚇得落荒而逃。

就在他們把第十七名褓母趕走的那天晚上,布朗家突然來了一名自稱為麥克菲的魔法褓母,這個長得奇醜無比,卻擁有神奇魔法的褓母果然很有一套,當布朗家的七個小頑童在廚房鬧得天翻地覆,她拿著手杖在地上重重一敲,就把這七個小頑童治得服服貼貼,讓他們乖乖上床睡覺。隔天的情況也一樣,儘管這七個頑童在老大賽門的率領下,想盡辦法要惡整魔法褓母麥克菲,但是她總是能夠輕易地識穿他們的詭計,反而讓他們心服口服地乖乖聽話。

正當布朗家的小孩逐漸變得乖巧聽話的時候,他們的艾黛莉姨婆突然來訪,並要求帶走其中一名小孩,幫忙減輕布朗先生的負擔。深愛孩子的布朗先生當然不願意,但是他卻無計可施,這時孩子們決定向魔法褓母麥克菲求助,她也暫時以魔法平息了艾黛莉姨婆的怒氣,但是她還是要把一個孩子帶走,於是老大賽門就想出一條妙計,那就是讓布朗家的年輕女傭伊凡潔琳跟艾黛莉姨婆走,而一心想要接受良好教育的伊凡潔琳也欣然同意。

但是問題並沒有解決,因為布朗先生還是要在一個月內找到新老婆,他在短短的期限內,只能想到一個對象,那就是俗不可耐的寡婦奎太太,於是他邀請奎太太到他家作客,順便向她求婚。孩子們在得知消息之後再度使出渾身解數,想出各種賤招惡整奎太太,想要把她趕出家門。他們在她喝的茶壺裡放了蟾蜍,在她吃的三明治裡放了蚯蚓,甚至在她的頭髮上放了一隻可怕的大蜘蛛,最後奎太太果然被嚇得落荒而逃。布朗先生在生氣之餘把他必須續弦的苦衷告訴孩子們,這時他們才恍然大悟、悔不當初,最後決定向奎太太求情,請她答應這門婚事。就在婚禮當天,布朗一家人陷入左右為難的處境,布朗先生真的會和奎太太結婚嗎?孩子們能夠靠自己想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嗎?魔法褓母麥克菲又會有什麼驚人之舉呢?這個故事會有一個圓滿結局嗎?

~~~~~~~~~~~~~~~~~~~~~~~~~~~~~~~~~~~~~~~~~~~~~~~~~~~~~~~~~
~~~~~~~~~~~~~~~~~~~~~~~~~~~~~~~~~~~~~~~~~~~~~~~~~~~~~~~~~

這一部電影比起大而無當的納尼亞傳奇第一集可有誠意多了,至少他擺明了是純粹拍給小孩子看的童話電影。裡面沒有真正的壞人,有的是多金而堅持原則傳統的爵士夫人,膩愛孩子沒脾氣的爸爸,灰姑娘般的女傭,七個可愛又可怕的小孩,還有在軍隊服務過的女廚師,再來是厲害的魔法褓母麥克菲,最後是搞笑的儐儀館二人組,及現實的後母候選人,裡面的要角都是英國硬裡子的演員,合力搞笑。看完電影讓我年輕了30歲,輕鬆而愉快,非常值得推薦給父母與孩子同樂。

 

分類
影評

彌勒熊影評 : 第六感追緝令2──觀後感 2006.04.08

    反正,簡單的說,電影就是莎朗史東跟每一個人上床,然後他們都得死,就對了。

 

    我想會去看第二集的人,大概很想看到莎朗史東再現壞女人的性感與慧詰。不過,對我來說,當年除了驚豔於她的壞與美,更多是來自於看第一集中,編導成功的風格塑造與偏峰離奇的劇情,讓我們觀眾像被整的男主角麥克道格拉斯一樣神魂顛倒,與甘願被玩弄於莎朗史東的兩腿之間。喔!不,是編導的股掌之間啦。

    14年並不是短時間,但是也沒讓莎朗史東身上留下多少痕跡。一方面我驚訝於她的保養功力(或是仰賴電腦修片技術的成果,還是她美容有方……我不知道!)呵呵。不過,少了那個可愛傻傻又性感的麥克道格拉斯(至少他比這一集男主角的屁股好看),味道就是不一樣。

    還有第一集裡的虛幻迷離與神秘感,也因為莎朗史東的第一人稱,讓電影最重要也最神秘的角色,魅力盡失(甚至於她還出現了妥協與害怕,這未免也太人性化了吧!)。再加上自以為高明的編導,把觀眾當白癡耍著玩太多次,讓觀眾猜兇手猜到煩,而感覺無聊難耐,我看的0408星期六下午一點半這一場,電影院有人已經睡到把一大盒沒吃完的爆米花全灑在地上囉。

    反正,簡單的說,電影就是莎朗史東跟每一個人上床,然後他們都得死,就對了。

    然後最恐怖的是,最後五分鐘的大轉折。如果結局真的是這樣,那麼連第一集都可以丟掉啦!拜託你,要玩這種東西,請大家參考艾德華諾頓跟李察吉爾的『驚悚Primal Fear』還更過癮一些吧!哈哈。

分類
影評

彌勒熊影評 : 隱藏攝影機—觀影感 2006.01.04

     昨晚我跟一群觀眾,錯鍔的看著『隱藏攝影機』的最後一幕,一直到字幕結束。


    一如他片頭一開始不動那5、6分鐘,很多人覺得不知道結局是什麼。呵呵、、、、片商其實在進場前就發給觀眾一張小紙條,上面寫著:對於結局大家應該要注意最後畫面的左下角!左下角有什麼呢?我告訴大家、、、其實就是一個大人跟一個小孩在講話而已囉。

    電影表面上是關於一對夫妻被人利用隱藏攝影機拍攝錄影帶騷擾,並引發了一連串有關男主角一段了不為人知陷害阿爾巴尼亞籍的長工兒子的過去。但是,我覺得片子根本只是在幫弱勢者對於法國人的一場控訴。導演麥可漢內克也在坎城影展開玩笑說他相信『隱藏攝影機』全世界的版權很快就會賣光,除了兩個國家以外(暗指法國和阿爾及利亞)。而那影片中震撼人心的一秒鐘,雖說我早已猜出。不過,導演的影像力道一如他的舊作『鋼琴教師』中,最後一幕女主角對著鏡頭冷冽的、狠狠的一刀刺向自己也刺向觀眾的心臟一樣,還是讓人震撼不已,而且讓我的同伴幾乎跳了起來。

    據電影發行公司網頁的資料所言,『隱藏攝影機』還引發了去年發生在法國的十月暴動。電影雖包裝了狗仔攝影機及親情、信任,背後卻探討法國人最不願意提及的1961年阿爾巴尼亞種族歧視問題,導演是在法國人的傷口上灑鹽,才會成為引起暴動的瀾殤。

 
   編劇的簡單並不影響到影像震撼人心的地步,導演、演員、攝影、還有幾乎不可聞的背景音樂(或是說根本沒背景音樂?因為我根本沒時間去注意!呵呵)。合作演了一場讓人驚懼的解密過程。不過,對我來說,其實結局是什麼不那麼重要,因為像結局最後一幕一般,世界還一直在運轉,不只你看到的,還有很多你沒看到的!導演從頭到尾最常做的事就是讓我們擔任隱藏攝影機,讓你看著,就只是看著,看著事情一直在發生。

所以,為什麼導演要交代細節:

    最後男主角吃了藥又打電話給太太叫她跟小孩子回家時不要叫他-他自責而自殺了嗎?

 
   為什麼兒子跟亡者兒子在說話-難道他們是舊識嗎?

    為什麼兒子神秘失蹤後對母親發怒-難道母親有外遇嗎?

    還有最重要的-為什麼長工父子都否認錄影帶不是他們拍的呢?是誰?是誰拍的呢?

    等待你去解密囉!!~ ^++++++^ ~

這是電影發行公司的官方網站有很詳細的介紹~http://www.swtwn.com/swfilm.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