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MOVIE

日本行之二-天啊!我的侯孝賢啊!2006.08.21

在台灣我們連想看,都看不到的,侯孝賢導演1983年到1987年的傑出作品,風櫃來的人、戀戀風塵、冬冬的假期及我的最愛-童年往事。

四部經典作品的DVD!請注意!是DVD喔!

天啊!我的侯孝賢啊!在台灣想收集都買不到的說。

厚!但是…但是…但是…日本是NTSC2的。

我一直問…一直問…店員,他都說不行看!

嗚嗚嗚…可惡!我只有央求紀伊國書店的店員;讓我留下他的倩影,以茲紀念。

 

附記:

後來回到家,我不死心想起我去年買的日本版的金基德DVD,一看!昏倒。也是一樣NTSC2日本市場向,可以在電腦看啦(全區的DVD  PLAYER也可以)!不管,不准別人買走它!呵呵!侯孝賢…你要在日本乖乖等我喔!^^

分類
MOVIE

日本行之一-死亡筆記本2006.08.20

我現在人雖然在日本,但是,當然還是會關心電影囉。^ ^

昨天逛著…逛著…被我發現一個關於,台灣正準備火熱上映的電影-死亡筆記本的消息,死亡筆記本,將會有2集。第一集-前篇,日本06/17已經上映,而第二集-也就是後篇,11月份日本才準備上!哈哈~跟大家報告一下囉!^ ^


對不起大家!我後來有去問,DVD還沒出啦,電影在東京還有在演,不過,只剩一天一場,晚上8點到10點15分。看一次成人票一張是1800元日幣,好貴啊!我可能就不看了,哈哈!!然後在日本觀眾已經超過200萬人次囉!呵呵!!DVD在日本還沒出版。
(如圖)這是在架上的預定版空殼子!(之前資訊有錯,對不起…)

附記:有人說照片裡的是製作專輯(我還是存疑,希望有懂日文的朋友為大家解答,呵呵!)。因為本人根本不會日文,哈哈!對不起,當時看到DVD殼子,整個人已經接近瘋狂狀態了,本來想買回台灣跟親友團分享,一打開,啥米!空空的,沒東西!呵呵!才會有一些誤會囉!呵呵!還有人說日本跟台灣會一齊上後篇,目前看到的資訊是台灣2007春天才會上。所以,如此看來,應該是兩集DVD一起推出吧!我想…等到千呼萬喚在…始出來囉!呵呵!

非常期待本片上映!^^

分類
影評

彌勒熊影評 : 本周最推薦之一 : 馬奎斯的三場葬禮 2008.08.18

去年58屆坎城影展中,演而優則導的湯米李瓊斯Tommy Lee Jones自導自演作品《馬奎斯的三場葬禮The Three Burials of Melquiades Estrada》,獲得該年度坎城影展的最佳劇本,及最佳男主角兩項大獎。官方資料有全片於德州西部23天實地取景,並於美國戴維斯山脈及墨西哥邊界進行拍攝的說明。

整部電影的基調也因為在這樣的背景烘托之下,呈現出山谷、高山、沙漠、盆地……等等驚人壯麗的景觀,與電影陽剛、動人的牛仔同袍之情,完美的結合,讓人感受到一種既荒涼又豐沛的力量。

電影敘述從墨西哥非法進入美國打工的牛仔-馬奎達茲.艾斯卡達慘遭謀殺的前因後果,因為一些巧合,而讓他屍體被埋葬了三次:第一次是兇手匆匆將他掩埋於沙地中,在遭到狼隻噬咬之時,才被人發現;第二次因為當地警方的輕忽,讓屍體被草草埋葬;第三次則是因馬奎達茲的好友-牧場工頭彼特.波肯斯(湯米李瓊斯飾)的介入,並在其一連串綁架緝兇、落葉歸根之旅後,成就了所謂『馬奎斯的三場葬禮』。

湯米李瓊斯Tommy Lee Jones一直是我相當喜愛的演技派演員,不管他在螢幕裡化身成警察、老師、狂人,我都一直覺得他是好萊塢目前線上難得的硬漢與性格巨星,尤其他眼神中自然流露出那種鐵漢柔情,很讓我感動。而這部由《靈魂的重量》編劇-吉勒莫‧亞瑞格Guillermo Arriaga及他連手編導的佳作裡,倆人更是開足了火力,重重的評擊了種族歧視與徹底撕破美國人的妄自尊大。目前仍住在德州的湯米李瓊斯提到本片時說:『這是我跟朋友參加打獵之旅時,構思出來的,是一部充滿愛的心血結晶。』希望表現出老家在歷史淵源、種族人民與地理位置上,美墨族裔不可分割的深刻連繫。

在他們眼中的美國警察有三種代表:一是猶如一隻到處行走的陽具,並誤殺馬奎斯的巡警:帶著女友,來到異地,滿腦子性,自私自利,以逞自己獸欲為快,藉執行補抓非法打工墨國人民,使用過當公權力。二是外強中乾,面臨中年危機的警長:外表是公正不阿,嚴厲的執法先鋒;實則是自信心不足的性無能者。三是不想惹禍上身的癡胖巡警隊長:只求明哲保身,平安無事,尚稱善良。警察理應是法律的執行者,更是真理公義的代言人,但是當碰到自家人犯錯時,警察會採取何種手段:隱瞞、欺騙、壓榨弱勢者?電影雖有醜化之嫌疑,不過,對照現實似乎又有幾分相像。

電影採取時空交互穿插的手法,為我們娓娓道來人物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初看時平淡如水,續看時卻驚訝連連,而事件發生的前後巧合,又緊緊扣著不為人知的小鎮八卦,殺人事件連鎖引爆後續效應,終至不可收拾。導演使用一種直觀的手法,在他們起程歸葬途中,安排一位眼盲心不盲的老人,與他們短暫相遇並提供他們所需,還讓工頭彼特處理好被螞蟻螫咬的馬奎斯遺體,我從未在觀影生涯中直視一具屍體那麼久的時間,也沒有看過以這種方式詮釋出一股動人的同儕之情的經驗;那樣的強度完全足以說服我,那樣的友情更是讓人為之動容不已。而真正讓我震撼的,還是獨居老人要求他眼中的這兩位好人(工頭與巡警),親手結束他生命時的肯定語氣及認真表情。

導演以巡警所受的遭遇折磨,似在提醒及測量觀眾們的底線,意在替罪惡的美國人來贖罪一般。我相信身為美國人一定難忘看此電影時,猶如臉部被痛摑一掌的隱隱發燙。湯米李瓊斯從頭到尾,並無意傷害任何人,他好像只為教導我們,人類應該如何和平共存的真諦。

片尾巡警莊嚴神聖的告白痛哭,對照湯米李瓊斯眼中含著的那一滴清淚,才是電影真正最強有力的控訴啊!

分類
影評

彌勒熊影評 : 聯航93( United 93)-觀後感2006.08.16

這是一部描寫2001年9月11日,美國當地遭受恐怖劫機攻擊經過的一部電影。那一天已知被劫的飛機共有四架;其中第一、二架先後撞擊了紐約市中心的雙子星大樓,第三架直接撞擊了美國軍事中心五角大廈,第四架則是沒有命中任何目標的美國聯合航空公司編號93飛機。也就是本部電影主要發生事件的場景、地點及機上機組人員、劫機者、乘客,在那致命的91分鐘中,所發生過程的忠實呈現。

編導保羅葛林葛瑞斯及其製作研究小組,他們除了面對面與該飛機上罹難機組員與乘客的家屬們、飛航管制員、軍方及民間的相關人士、911事件調查委員會成員等等人員訪談之外,還詳細參考小心過濾各種資料,再加上飛航記錄,才完成這部電影的取材來源,所以可見其真實度相當高。整部電影也幾乎採用了記錄片手持攝影機形式的畫面、感覺來組合而成,更增添電影高度的臨場感;並讓觀眾在最後墜機前後的幾分鐘裡,產生有一種同舟共濟,彷彿自身也深陷危機中的參與感。

你還記得2001年9月11日那一天,你人在台灣或是任何一個地方在幹嘛嗎?

我還記得,而且也永遠會記得!

那一天當我看到美國CNN的電視新聞畫面時,是第一架飛機剛撞上去雙子星大樓的時候,也是電影裡畫面重現的那一刻,我當時看著新聞畫面只感覺到荒謬,甚至於還以為美國人拍到沒電影的題材了嗎?竟然拿這個東西來開玩笑,我想,不是電視新聞在開玩笑?不然就是某部電影的預告片吧!可是隔沒多久,當第二架飛機再撞上去的時候,我真的很難形容那種驚訝與慌張的感覺,我真的嚇到了,真的!

看完這部電影,我不知道應該怎麼給他打分數?或是給他幾顆星?因為我覺得那是不敬的;不單單污辱了這部電影製作團隊企圖藉由重塑事件真相,來展現人面對生死交關時的抉擇與勇氣,也讓他背後希望人們能思考檢討整件事情的用心被忽視。這部電影上映的意義大過他藝術上或影史上的成就或票房成績,如果美國人都有勇氣利用電影來思考所有911事件犧牲者(不論是誰),其犧牲的價值來治療傷痛,是否現在仍舊在戰爭的地球上任何一個角落的人們,不應該好好的來省視人類的存在與戰爭的意義是否應該劃上等號呢?我不禁感到一陣心痛……

劇中最弔詭的一幕是一陣劫機者的暴力宣示及乘客目睹機長屍體被搬動時,來自劫機者的驚慌神情與乘客的大聲鳴叫,並開始各自向他們的阿拉還是上帝念念有詞的禱告畫面,他們的祈禱或是為真主的犧牲奉獻,難道真的是偉大的上蒼要人們以真理之名來自相殘殺,或是根本是被政客們利用,假宗教之名而行暴力之實的可憐憫的無知眾生。

我,如此自問著……

本片值得你進場觀賞,並且好好的思考一番……個人本周最推薦的一部好電影。

分類
影評

【偶然與你相遇】影評:彌勒熊

這個符號 ))< >(( 讓你想到什麼?看了『偶然與你相遇』,答案終於揭曉:(我想和你玩大大的遊戲,我大在你的屁屁裡,你再把它大回來給我,就是原來那一條,我們就大來大去,直到永遠。)

※一個剛離婚就來個分手儀式燒掉自己左手的白人男子。
※一個專門在載老人其實她是一個懷才不遇的藝術家的女司機。
※一個不會自己打字而讓年紀可以當他媽媽的女人愛上他的小男孩還有他那個被迫當實驗品的哥哥。

分類
影評

英法情人Head in the Clouds-觀後感2006.07.28


導演約翰杜根於2004年拍攝完成,前譯為『翻雲覆雨三人情』的『英法情人』一片,主要是在描寫三位主角:莎莉賽隆飾演的英法混血兒-吉爾達貝絲Gilda Besse、史都華唐森飾演的英國人-蓋伊Guy、潘妮洛普克魯茲飾演的西班牙難民-米亞Mia,三人橫亙十數年,二戰前後,不同階段,不同地點(英、法、西班牙),所發生的大時代中兒女感情之糾葛。

電影由美麗的英法混血兒-吉爾達貝絲,被吉普賽占卜師,斷言她在34歲那年,將會發生一件屬於她的大事件起始,34歲的吉爾達貝絲終於身陷生命危機而止,鏡頭最後停留在那年蓋伊送她出校園時,她那迷人風情的巧笑盼兮。 

整部電影最讓人著迷的是吉爾達貝絲,一生美麗、不羈、慧詰及才華。也難怪會引得蓋伊、米亞為她如此神魂顛倒,而看似可以完全不理世人眼光及評價的她,終究還是因為愛情付出最大的代價,也許這樣的安排略嫌高調老套,但沒能讓吉爾達貝絲突破強大的國家民族情結下,來破格演出,應是導演欲突顯她面對兩位愛侶自責心態下的些許回應吧! 

 

莎莉賽隆在以女魔頭驚人的變身演出得到奧斯卡肯定之後,再以美美的模樣演出這個角色,已不復是過去花瓶級的演技了,她以實力証明了自己也可以以美麗的樣子折服大家。我在電影中不單因為她的美貌,也為她在不同年齡時,有層次而細膩的表現讚嘆,我覺得這個角色可說是專為她量身打造了。也許是故事的前後轉折,也許是二戰愛情電影已經太多,沒能讓她因這部電影而再獲得其它肯定,個人覺得相當可惜!

 

而飾演英國劍橋高材生蓋伊的史都華唐森,過去也沒太引人注意;不過,在這部電影裡,他也沒有因為跟兩大影后飆戲而相形見絀,反而因他僕實的演出,讓人因他執念於理想及愛情的偉大,更加喜愛他的角色,殊為難得。 

 

然後更難得的是終於在非西班牙導演影片裡,讓我看到有血有肉的潘妮洛普克魯茲米亞,她將一個身在法國,應是卑微的西班牙內戰難民(米亞在低級脫衣舞酒吧表演),因莎莉賽隆-吉爾達貝絲的收留與改造,而變身成為當紅的攝影模特兒,也可說是吉爾達貝絲在堅強外表下,脆弱的感情世界中的另一寄託與顯相,她把這樣一個甚至於身有殘疾的角色,演繹讓人心疼不已。有兩個場景我特別喜愛-米亞不聽吉爾達的要求外出與人約會,不滿足的回到家中,好友為她慶生要求她跳一場脫衣舞,她面帶羞澀的性感演出;以及她在死前脂粉未施,前去見在西班牙征戰的蓋伊的兩人對手戲。 

導演根據考察研究的成果,為我們在電影裡巨細靡遺的建構出一個讓人信服的氛圍,還有本片獲得2005年加拿大吉尼獎最佳攝影、最佳配樂、最佳剪輯、最佳配樂的烘托之下,加上三位演員恰如其份的精彩演技,譜出這大時代裡讓人嘆息不已的浪漫愛情。電影中還有很多讓人印象深刻的安排,讓蓋伊因為一個陰雨連綿的

分類
影評

納米比亞沙漠The Trail-觀後感2006.08.13


葛蕾絲於母親死後,獨自一人從遙遠的英國倫敦,來到她曾經熟悉小時候住過的非洲,為了與父親蓋瑞團聚,兩人短短相聚一夜,即因父親運送藥品至它處,發生墜機意外而分離。葛蕾絲心急如焚的與卡吉(當地土著亦是父親摯友),進入父親失蹤的納米比亞沙漠尋找,歷經大自然對她們身心的艱辛考驗,才終於找到父親。

父親幸運的在風暴意外中沒有生命危險,但卻又不幸進入另一個危機,他被一群正在納米比亞沙漠裡盜採鑽石的安哥拉叛軍救起,對方發現他是英國地質學家,而饒他一命,但是命令他必須幫助他們找到鑽石,否則即對他不利。叛軍頭子曾是一位老師,因為戰爭的殘忍,變成一名殺人不眨眼的劊子手,但他並沒有完全泯滅人性,他將一個被他誤殺的人的孩子帶在身邊。 

葛蕾絲找到父親時,雖然心喜若狂,但是卻也讓對方抓到父親的把柄;父親被逼著帶他們來到他早先發現的鑽石礦區;但是,豐碩的採集成果,最後演變成那群野心家的內鬥,激烈槍戰中叛軍頭子與葛蕾絲碰頭,相似的場景,讓他憶起那個誤殺孩子父親的夜晚。這時,葛蕾絲勇敢的走上前去,推開對著她的槍管,叛軍頭子淚留滿面的放下槍枝轉身離去,沒想到被他趕出去的瘋馬中尉魯賓餵了他一槍,夜色迷茫,飛沙走石,叛軍頭子在死前看著靠近他的那個孩子,將最後剩下偷藏的鑽石送給他,孩子就像一位悟道者一般淡淡的說了一句:「我不需要」。

今晚狂暴的風沙,幾乎讓葛蕾絲他們就快要飛出去了,四人緊握相連,順著一條沙漠邊際海岸線上沉船的錨鐵鍊匍匐前進,隔天他們就像沙雕一樣的躺在沉船旁邊,這時鏡頭圍繞著他們與那艘不可思議的沉船,四人就像小螞蟻一樣向天空降臨的直昇機揮舞求救。 

在看完電影納米比亞沙漠之後,對這部作品的導演艾瑞克維利,有幾點印象特別深刻-敘事手法的平實低調、對大自然力量之偉大禮讚、強調人性關懷及側重情感描寫。因此引發了我對研究他的興趣;立刻去租了他得到很多影展獎項榮譽的前作-喜馬拉雅,來加以比較,以求更加瞭解他的作品及風格。 

結果,在觀賞完讓我不自覺留了幾滴眼淚的喜馬拉雅後,我赫然發現兩部作品,除了表面上主角們在尋求諒解與突破困境,其底層裡流竄的救贖精神,更有著驚人的神似。尤其,納米比亞沙漠在作曲家亞曼阿瑪的音樂配合下,提鍊出讓人深深感動,一股物換星移、滄海桑田的美,與導演艾瑞克維利所提出其道一以貫之的畏天、敬天的終極宗旨。

分類
影評

聯合縮小兵The Ant Bully-觀後感2006.08.07

十歲的盧卡斯是一個孤單寂寞的小男孩,跟正值青春期的姐姐蒂芬妮也不對盤,社區小惡霸史帝夫又常欺負他,史帝夫的口頭禪就是:「I am big,you are small!」,讓盧卡斯不敢與強壯的他對抗,只有每天忍氣吞聲的份;不過,他卻也做了跟史帝夫一樣的壞事--欺負比他還弱小的昆蟲螞蟻為樂。

但是,螞蟻巫師蟻薩克可不會忍氣吞聲,它調製了一種可以將人類變小的魔藥,準備要把他們口中的破壞王盧卡斯繩之以法,抓到螞蟻議會堂上接受審問;在一個月黑風高的晚上,薩克進入盧卡斯的房間,並在他耳朵裡滴上了一滴神奇的縮小魔藥;盧卡斯瞬間不可思議的變成了與眼前的巫師薩克一樣像螞蟻般的尺寸,他平常玩的電動玩具此時發出可怕駭人的聲響,連洋竽片都變成像一條竹筏那麼大,在盧卡斯驚魂未定還搞不清楚怎麼回事前,他已經全身赤裸被一群螞蟻扛著一直往前跑了。

盧卡斯那位一直有被外星人綁架幻想症的奶奶莫莫,答應這幾天出外旅行的盧卡斯父母要照顧他,奶奶這時候被奇怪的聲音弄醒,拿著望遠鏡看著她的乖孫子被螞蟻抓走,嚇得昏倒了。

盧卡斯被丟到蟻窩裡,像食物般被接力送到大眾、議會殿堂及尊貴的蟻后面前,眾人鼓譟要將盧卡斯處以極刑,以懲罰他過去的犯行;但是,大家敬愛的蟻后卻給了他要學習如何當一名盡職,而且懂得與他人合作的螞蟻的機會,來決定他的前途與去留。盧卡斯百般不願意的被強迫抓去上課,負責他的安危及管理他的護士蟻赫娃,給他很大的安慰與幫助。第一天上課盧卡斯就與大家格格不入,也讓他的小組團隊輸了競賽;盧卡斯根本不關心,只抱怨賭氣的站在那邊吃著甜石(軟糖)。

然後,螞蟻們的宿敵大黃蜂突然前來搶食,並且準備抓走蟻群們賴以生存的蚜蟲;赫娃奮不顧身的搶救盧卡斯,卻讓自己身陷危機之中,盧卡斯害怕的看著這一切,不管遠處的薩克如何哀求叫喊的呼救聲,盧卡斯自私的轉身逃走,他怯懦的表現,雖然在混亂當中,但一切都被螞蟻巫師蟻薩克看在眼裡;薩克焦急的看著女友被黃蜂抓走,一切的魔法都使不上了。盧卡斯一直跑一直跑,不知道後面一隻大黃峰早就盯上了他,盧卡斯雖然仍然害怕;但他機警有智慧的引爆了一枚小惡霸史帝夫遺留下的鞭炮,黃蜂群被這一聲巨大的爆炸聲嚇得抱頭鼠竄,逃之夭夭。

盧卡斯不小心立了大功,贏得大家對他的喜愛與尊敬,也不再那麼仇視排擠他,盧卡斯第一次有了團體的認同感、榮譽心與成就感,這也是他從來沒有享有的經驗與感覺。慶功宴上大家都把他視為自己人,赫娃還帶他進入螞蟻史料室裡,觀賞描寫一代代螞蟻歷史的壁畫。盧卡斯看著壁畫裡的大壞蛋-噴煙怪客,猛然想起自己稍早才剛簽了一份與史丹畢爾斯除蟲有限公司的合約,這下子他闖的禍可更大了,連他自己都可能會遭殃啊!他必須回到鐵繭(螞蟻眼中的人類住家)打電話跟他們取消,以消弭這場可預見的災難。

他只好騙赫娃、他的訓練師奇拉、及工兵蟻福克,說要帶他們回家,去拿很多很多好吃的甜石;這居然也是盧卡斯第一次帶朋友來到家裡,他們像劉姥姥逛大觀園一般,新鮮的景像還有難題(又高又大像森林般的長毛地毯)正卡在他們的面前,聰明的盧卡斯利用奶奶在家裡布置抵抗外星人的電風扇,一人抓著一片花瓣飛進了廚房。奇拉福克還在那邊吵著要拿紅的還是藍色的甜石時,盧卡斯卻正奮力的打電話取消,但是他實在太小隻了,平常只要動動一隻指頭的動作,現在他卻要拼了命跳才能完成,他邊跳邊打,一個不小心滑了一跤,要踩七卻跳到四,這下子跟比薩店一陣的雞同鴉講,盧卡斯還以為自己已經完成任務呢?姐姐蒂芬妮突然進來,發現他們這一群蟲蟲,嚇得拿電話猛敲猛打他們。

好不容易死裡逃生,工兵蟻福克還受傷跛著一隻腳,但盧卡斯在回到蟻洞口時,卻被心懷醋意的巫師薩克檔在門外,要趕他出蟻群,還要脅他,要把能讓他變回原形的另一種魔藥丟掉,盧卡斯心中有愧的黯然離去,一個人形單影隻的在黑夜裡遊蕩,知道內情原由的赫娃訓了薩克一頓,大伙兒又急急忙忙的出門尋找,卻不知道盧卡斯被青蛙給吃到肚子裡了。這下子薩克只好拿著幫助消化,可以讓人打嗝的阿卡根,連人帶根一起讓自己被青蛙吃到肚子裡,才好不容易救出盧卡斯。

大家終於誤會冰消,第二天一早醒來,福克看到一隻好大好大的螞后,他很興奮的叫醒大家;而其他的蟻族們,大家也都以為壁畫裡傳說中最早最早的那隻蟻后要來解放大家了。但是,盧卡斯認出那只是噴煙怪客史丹畢爾斯除蟲車上的大模型罷了!盧卡斯提醒薩克,並與薩克來到大黃峰的地盤與他們談合力抗敵的計劃。

經過大家通力合作,人人各盡其職,一場壯烈的戰役,終於打垮了噴煙怪客;經過了這樣的奇遇冒險,盧卡斯不再欺負弱小的螞蟻,也懂得友誼與分享的可貴,更知道對生命的尊重與愛惜。

以上全依本人回憶所寫,雖然已經把電影情節和盤托出,但是也代表我對這個故事的喜愛。以前曾有看同一個製作團隊的小蟻雄兵的陰影還在,所以第一次看本片的心情也是很忐忑的,因為在我看來,動畫片的造型相當重要,也是影響觀眾觀影感受的最大因素之一;迪士尼與皮克斯的動畫電影會受到大家歡迎,人物造型佔了很大比例。過去小蟻雄兵犯的毛病,就是他們在造型上過於成人趣味的菱菱角角,讓人無法接受他們,因為他們一點都不可愛,反而視覺上,會有壓迫、陰森及恐怖感(但像地獄新娘或聖誕夜驚魂則是另類的趣味,我也相當欣賞);而這一次的造型,終於讓人感覺是比較容易親近而可愛的。

另外,有一些好萊塢製作的動畫電影似乎有種迷思,即幕後配音人員很愛找一些大明星來擔任,雖然有更高的票房吸引力對觀眾來說,但是,獻聲有時候是比獻身更

分類
影評

背向波蘭斯基,反史蒂芬史匹柏-(非關命運)作者:686

原文出處:無角度-http://www.wretch.cc/blog/dennischan&article_id=4060894 

歷來描寫二次大戰猶太人受迫害的集中營電影實在太多,這是「非關命運」﹝Fateless﹞這部電影無法迴避的大環境,但卻正是因為在這種狀況下,此時這部電影的出現才格外具有意義。

遠從史蒂芬史匹柏的「辛德勒名單」﹝Schindler’s list﹞,近到波蘭斯基的「戰地琴人」﹝The Pianist﹞,能夠在這種題材中脫穎而出,必有其不可忽視的可觀因素,那麼「非關命運」到底有些什麼不同?在看完電影之後,再看看網路上的相關評論心得,覺得可以出來說說這一點。 

片名其實根本講白了:就是「Fateless」,非關命運。 

不是反抗命運,也不是否認命運,而是根本與命運無關,這一基本看待生命遭逢苦難的態度,就與上述那兩部大片﹝背後所突顯的思考方向﹞產生了根本區隔。 

「辛德勒名單」其實根本沒有呈現任何對所謂命運的思考,史蒂芬史匹柏可說完全沉溺在命運之中,絲毫沒有感受,因之他對於集中營的態度,對戰爭乃至猶太人,都只有簡單而呆板的呈現:集中營就是地獄,戰爭就是罪惡,猶太人就是被迫害。這種想法不能說是錯誤,但是若以為只是這樣,就不免淪為表面,而無法真正深入所有那些陷入苦難的生命心靈;然而當這種浮面思考成為歷史反省的主流,不客氣地說,這甚至可能是對死難者生命真實的一種抹殺! 

深沉的反省則有如波蘭斯基的「戰地琴人」,他進一步思考歷史是如何走到這樣的地步,同時藉由鋼琴師史畢爾曼的個人遭遇,來彰顯個人如何生出反抗命運的意志,同時化為一種需要極大勇氣的行動,這個行動的背後動力是:悲劇必須被超越,而罪惡終將洗滌。 

改編自諾貝爾文學獎匈牙利作家因惹卡爾特斯(Imre Kertesz)的同名自傳小說、由拉尤斯‧寇泰(Lajos Kotai)導演的「非關命運」,則採取了與波蘭斯基相反的思考路線:在苦難之中,個體的命運不是每個個人都能反抗或扭轉的,但是能夠在過程中保持自己的意志,不被苦難一點一滴剝蝕生命原本具有的感受力,甚至不放棄每一個可能感受生命美好的時刻,這也是一種超越。 

進集中營時才14歲的64921﹝導演顯然有意要在最後15分鐘才要觀眾想起他的名字叫卡維﹞其實並不在意「猶太人」這個身分標記﹝史蒂芬史匹柏就是因為太在意了?﹞,他暗戀的小情人為此可以痛哭流涕,他卻只視為一個集合名詞。 

他在年少而慘痛的這幾年面臨了多次可能扭轉命運的選擇:一開始在父親被送進勞動營之後,他大可以回去跟親生母親一起住,結果他仍然聽從父親跟著繼母;第一次到工廠上工,兩個鄰居老伯伯一個跟他說坐火車另一個說坐公車,他選擇坐公車結果中途被警察攔下就此進入集中營;在進入集中營之前,那個警察有點良心不安地對他猛眨眼示意他逃走,他選擇留下來;在通關篩選的時候,有人告訴他要說自己16歲,才能因為被視為有勞動價值而存活,他的同學個子小說16歲被推到一邊,他也說16歲卻被安排到另一邊;等到德國戰敗,美軍進來,有個軍官誠摯地勸他別回匈牙利,到瑞士、瑞典甚至美國都很好,但他仍選擇回匈牙利,結果他繼母家裏卻住著陌生人,最後還是只得回去生母身邊。 

可以說他回到原點嗎?當然不能。上面的每個選擇都可能讓他產生不同的命運,但是64921除了身體遭受折磨而變形之外,他的內心深處始終還是原來那個卡維。即使在集中營裡遭受非人對待,受盡屈辱,但是他仍然保有一顆純稚之心,去感受、體驗、品嚐任何一點可能的美好時光﹝攝影師出身的導演,果然把片中的集中營拍得甚有詩意﹞;甚至在集中營後期,生命受到極大威脅幾乎已在死亡邊緣時,也是如此。片子最終他離開繼母家來到大街上,心裡卻在懷念集中營裡每天放飯的那一小時快樂時光。 

這是寬容加害者、為惡行粉飾嗎?當然不是。64921戰後歸來的態度,讓所有接近他的人都覺得奇怪,他又瘦又襤褸,還瘸著一條腿,外表看起來很慘,每個人都以為他恨透了德國人,恨透了集中營,希望他說出來,控訴不義,而他卻反應冷淡──他的確也恨,然而他卻沒有被這恨所吞噬,因為他還保有最真的自己,以及體驗生命的能力。

一個從死亡邊緣走過來的人,既然所謂命運、悲劇云云,都已不在他眼內,又怎會去想著復仇、清算、正義甚至西方好還是祖國好這些虛妄的意識呢? 

「不能超越環境,就只好在環境中超越。」十幾年前正在當兵的我,在清運垃圾的軍卡上讀著卡爾亞斯培的「悲劇的超越」,惡臭之中只覺一陣陣狂喜,之後便寫下這一句。 

在這一點上,「非關命運」揭示了人在苦難中析出自己生命的本質,有如自岩石中琢磨出晶鑚,而這正是波蘭斯基的另一面,而史匹柏﹝恐怕﹞永遠也看不到的。

分類
影評

玩命關頭:東京甩尾The Fast and the Furious: Tokyo Drift-觀後感2006.08.09



嘿!嘿!嘿!坐穩了,因為要開始
104分鐘讓你血脈賁張的飆車甩尾囉! 

這部由華裔導演林詣彬與劇中演員-西恩(盧卡斯布萊克 飾)、星仔(寶娃 飾)、DK(布萊恩狄 飾)、韓哥(姜成飾)、DK的女友妮拉(娜塔莉凱莉 飾)、DK的叔叔浦田老大(千葉真一 飾),合力打造的尬車電影,的的確確是一場十足感官刺激的視覺饗宴。

雖然我本身不懂賽車,不過電影裡出現很多很棒的跑車,製作單位使用一大部份的預算購買右駕的日本進口車,讓片中主角們分別有3到11輛座車以供拍攝,我查了一下官方資料有三菱EVO九代紅色跑車、02年日產窈窕淑女Fairlady 350Z跑車、94年VeilSide車廠改裝的馬自達RX-7與RX-8跑車、日產 Silvia S13、S15、Toyota Chaser、日產Skyline R33跑車。還有美產的69年野馬跑車、05年道奇蝮蛇跑車、以及男主角西恩在影片一開始駕駛的71年雪佛蘭蒙地卡羅Chevy Monte Carlo跑車。技術指導還說他們一共支解了25輛跑車,撞毀了80輛跑車。另外,他們還開放跑車迷們的愛車試鏡,最後,在銀幕上一共有250輛美國和日本改裝車現身。 

這樣浩浩蕩蕩平常難得一見的跑車群,加上導演對於影片節奏及剪接的精準掌握,還有攝影指導針對飆車主題開發設計各種特殊的角度鏡頭,累積出真實又強烈的螢幕氣勢,相當有效的打造讓人屏息而大呼過癮的速度感。而且片中最後的蜿蜒山路賽車戲,是由日本最頂尖的專業甩尾車手熊久保信重和土屋圭市親自上陣,將驚險的飆車魅力發揮至極致,製造出一波波的高潮。 

而夾雜在鋪天蓋地的動作場面中,難得的是演員們也有稱職的表現,雖然我總覺得男主角過於老氣超齡(笑);不過,片中角色之間的關係發展,也在電影有限的時間中,推衍的相當清楚明白;至少是符合商業電影的標準! 

看著電影整體的成績,我突然想到那位動作片大導麥可貝可能要小心一點了,後浪要來囉!林詣彬真有你的。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