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處:http://skyiswhitebut.blogspot.com/(ZOMBE CLUB)
1. 在那麼多喜歡的導演之中,大衛柯能堡絕對是最讓我又愛又恨的一位,帶點奇想、超現實的劇情,卻能夠反映出人類心中的恐懼與慾望,就像張愛玲在色戒中提到的:每次跟老易在一起都像洗了個熱水澡,把積郁都沖掉下,因為一切都有了個目的。看完他的電影也能夠獲得相同的治癒效果,好像暗藏心中的小小變態思想不再那麼那麼變態,因為我們有大衛柯能堡。
2. 還是要不免俗的提一下電影劇情,雖然對於你在看電影的時候並不會有什麼特別大的幫助(但如果是心理系的同學又另當別論了)。故事描述一名出身良好的女子莎賓娜,由於精神疾病問題而找上了心理醫生榮格,當榮格使用了聲勢如日中天的心理分析師佛洛依德的治療手法獲得成功,進而成為佛洛依德精神分析理論的活招牌與旗下子弟;就在他與有被虐傾向的莎賓娜越靠越近時也逐漸被她的吸引,進而發掘出深藏心裡的另一個自己(也就是虐待傾向);然而隨著研究方向逐漸偏離恩師佛洛依德時,遵守與破壞的的矛盾拉扯慢慢的讓他覺得無所適從。
3. 大衛柯能堡大概是我看過最精神分裂的電影導演之一,從他描述因幼年恐懼而產生的精神官能的驚悚片童魘;到描繪愛上男扮女裝京劇演員的外交官的蝴蝶君。導演對於人類內心隱藏的黑暗面,有種近乎發狂的著迷,童魘中飽受精神疾病折磨的男子,由於回憶中母親形象的破碎,分裂成慈母與蕩婦兩種角色,造成了他成年後心理對於女性的陰影;蝴蝶君中男扮女裝的女伶面對自己是男性的事實,在外交官的眼中卻是女性的認知,也形成兩者之間的拉鋸。而在本片心理醫生面對偷情與婚姻、醫生與病人、父(佛洛依德宛如他的學術研究上的父親)與子之間的對立與拉扯,也造成劇末他混亂的心理狀態。
4. 本片的女主角綺拉奈特莉,從贖罪、神鬼奇航系列、浮華一世情、傲慢與偏見,簡直就是演古裝演上了癮, 我認真的覺得她已經找到她的人生方向了,要是我以後在路上看到她穿古裝戲服出門逛街,我想我也不會太意外。另外一件讓我覺得相當在意的事情是,她似乎不論在哪布片中都需要露一下她的貧乳,次數之多到我已經不想再提,在本片也是沒有在怕的大露一番,但她小奶奶讓我一度恍神以為榮格醫生怎麼轉性搞上男生了,不過一同電影的好友一致同意她粉紅乳頭仍然值得一看,加分。
5. 她在本片不斷呈現一種歇斯底里的狀態,發了瘋的玩弄食物、跳進滿是污泥的水池、面對榮格的治療時身體不斷抽搐、掙扎,跟她以往在愛情小品或是動作片的表現相當不同,而在影片後半段與榮格的婚外情被發現時,那種介於理智與瘋狂之間危險界線,真是會讓人坐立不安。不過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電影中她過分用力的演技看久了讓人覺得有點可笑,特別是不斷凸出下巴身體僵硬的表現,看來很有往殭屍片發展的潛力(?)。
6. 魔戒裡帥氣的亞拉岡,在本片梳了油頭、帶上假鬍子,一時之間我還真認不出來。而本片也是維果莫天森跟大衛柯能堡合作的三部電影,儼然就是固定班底,不過他在本片的戲份出乎意料的少,扮演功成名就後逐漸故步自封的佛洛依德,四平八穩的沉穩演出其實能發揮的空間不多,讓我感到有點可惜。畢竟他在暴力效應中扮演試圖隱藏過去的精神分裂者,時而兇猛攝人、時而溫柔和善的表現,加上他保持良好的體態(完全就是個帥爸爸!)都比起本片包緊緊、坐穩穩要來的有可看性。
7. 比較讓我感到驚奇的是在黑天鵝扮演訓練舞團總監的文森卡索 Vincent Cassel 居然也參與了演出!在本片,他飾演有精神疾病問題的精神病醫師(?),對於性無法控制的慾望讓他的生活趨於破碎,但他的理論卻搧動了榮格,間接促成了他與莎賓娜的外遇,可惜戲份也不多。 從盧貝松之聖女貞德中近乎執迷的追尋貞德的護衛士兵,到十大禁片(未經證實)其中之一 – 不可逆轉,他好像時常扮演帶些有點變態與歪歪的角色,而在不可逆轉中被強暴的女星莫妮卡貝魯奇 Monica Bellucci 也是他現實生活中的老婆,兩人還曾經為了法國雜誌拍攝了一組全裸入境的照片。
8. 真要說起來,本片的結構與內容其實相當複雜,很難看一次就能了解。我認為大衛柯能堡相較於其他作品以主角本人的回憶或二元對立(男與女、暴力與良善等)來表現主角的掙扎,在本片採用了更多的對照來辯證主角的心理狀態,榮格、妻子與莎賓娜間的三角關係;榮格、佛洛依德與莎賓娜的師徒關係;榮格作為醫生與莎賓娜身為病人的關係;榮格與另一位觀念不同醫生的關係等等(說也說不完!)。更別提彼此之間的影像與互動,佛洛依德有時是他的朋友、又是他的老師、又可以說是默默觀察他的醫生,在某段劇情中,榮格嗆他說他把所有的朋友都當做病人看待,而佛洛依德也不甘示弱的嗆他分不清病人與友誼的差異,更為兩人漸行漸遠埋下伏筆。
9. 作為一個喜歡他作品的觀眾來說,大衛柯能堡在這部新片中似乎就像是主角般迷失了方向。莎賓娜貫穿整部電影的戲份與精神脫序的表現,幾乎壓制了身為主角的榮格;而佛洛伊德應該像是榮格夢中所說:不肯死去的父親魂魄般若有似無的存在,卻因為維果莫天森的魅力搶去了他的風采;甚至還有文森卡索所扮演的浪蕩子醫生來參一角,讓主角榮格有點失焦,影片的結構也有點絮亂與動搖,加上過多的對話與專有名詞,一不專心或失神就可能進入夢鄉而呼呼大睡(就像我看電影時身旁的觀眾)。
10. 作為一段描述心理醫生榮格從理智到迷惘的旅程記錄,電影的結局就是沒有結局,以一般大眾所熟知的史料記錄作為電影的結尾,對照榮格在失神望向遠方的最後一幕,究竟他在想些什麼?到底他是瘋了還是傻了?這些問題,似乎無解。或許就像我當初出入精神病房的經驗,那種恐懼與矛盾相衝突所產生的無助感,才是導演想說的吧。